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_李安刚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_李安刚

李安刚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255400

一、勇敢面对问题

1.教学观念没有实质变革

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精神还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观念系统,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

2.“导学案”设计空洞

目前,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落实不到位,所提供的“学案”基本上没有体现“导学”的思想。

3.预习流于表面形式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

4.课堂展示无目的

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

5.学习小组松散低效

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目前的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

6.反馈不及时

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7.学习评价单一

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

二、积极改进策略

1.转变教学观

引导教师们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的育人观转变,才能实现真实意义上的改革。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研究和调动上,特别关注学生是否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去、自信心是否得到增强、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意志品质是否得到锻炼、行为习惯是否得到养成,注重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精细化

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要达到“精耕细作”的要求,对学生发出的任何一项信息、交给的任何一项任务,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是谨慎的、科学的、深思熟虑的。

(1)关于导学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的要求:一是必须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体现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杜绝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的现象;二是问题的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铺垫性、诱发性、过渡性问题;三是引导过程必须体现学法指导,导学案的语言表达要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收集、联想、记忆、思维、交流、合作、探究、自测等;四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分步达成、学习过程的分层要求、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

(2)关于预习。建议对学生预习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开始阶段和新知识的学习阶段,并建议按这样的程序进行:①教师导学。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设置悬念、激活思维、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等。②学生自学。通读教材,整体感知;按照导学案钻研教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保证安静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及时了解学生学的情况。③学生互学。按照导学案的要求,相互检查自学情况,并相互帮助,尽量解决不懂的问题。互学的两名学生相对固定,并提出帮扶目标。④组内群学。组内群学的主要方式是展示。首先要求组长对组内学生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然后确定组内展示的内容,安排小展示活动,重点解决还太明白的问题,这个过程要鼓励人人参与。同时,组长要及时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部分小组的活动中来。

(3)关于学生展示活动,提出如下建议:全班的展示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挖教材,培养能力,呈现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过程,这是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需要展示的内容主要是:反映重点内容的核心知识和典型问题、在“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是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解决不了但经过全员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4)课堂学习流程。要把过去传统课堂上教师过多的知识传授时间交还给学生,每节课上预习、展示、反馈这三个环节各用多少时间,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打细算并灵活处理。

(5)教学措施落实到位。需要重视这三项工作:一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二是学习评价策略;三是反馈与弥补。

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各小组自主确定奋斗目标和学习常规;明确小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适当组织才艺类的小组展示竞赛活动。

学习评价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个性特点,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反馈是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的一种信息收集,在这方面,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职业敏感,并注意畅通反馈渠道,有适量的作业、检测、问卷调查,确保反馈的信息及时准确。

总之,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不要生搬硬套其他地区和学校的成功模式,只要我们紧紧围绕让学生“会学、好学、学会”这个目标来开展工作,把自己的优势做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才是最大的成功。

论文作者:李安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1月总第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_李安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