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音乐欣赏课新思路论文_林永源

浅谈技校音乐欣赏课新思路论文_林永源

黑龙江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

音乐欣赏课是技工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和专业教学相互联系,而且还有独特的教育价值。音乐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还能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技工院校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是学习音乐作品的感官体验,大多是在乐曲旋律部分,学生们似懂非懂,很难真正的进入音乐的本质。大多数教师认为过于专业的讲解学生听不懂、也学不会,但我认为既然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只要能正确的使用,专业的剖析,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不但能听得懂,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走出头脑中对音乐知识的误区,真正地感悟音乐,享受音乐的美好。

作为一名从事技工教育的青年教师,从师范院校音乐系毕业后一直担任《中外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作。在我的教学中,学生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不能只是听听了事,重要的是让他们知其所以然。所以只有专业的剖析音乐作品,学生才能真正听得懂作品的真谛,切实地学习和体会到作曲家的音乐精神。下面以作品《d小调钢琴协奏曲》为例,阐述能使中职院校学生们学得懂、听得懂、长见识、增素养的音乐课新思路,深入浅出分析该作品。

一、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d小调钢琴协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1785年2月10日创作的,完成于维也纳,它是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被演奏次数最多的一部。《d小调钢琴协奏曲》虽然是部钢琴协奏曲,但其规模和音响效果,完全可以媲美交响曲,不但有庞大编制的管弦乐队,并且在钢琴部分的创作也巧妙的加入了模仿管弦乐队的手法,不论作品的创作还是意境,都达到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巅峰水准,作品内容磅礴大气又不失细腻,形象对比鲜明,是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精华。

二、作品的音乐分析

(一)第一乐章

《d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为快板、d小调、4/4拍、奏鸣曲式,采用了双呈示部。

1.第一呈示部

这一部分77小节由管弦乐队演奏。主部(1—16小节),使用弦乐弱奏进入,由切分音的弱拍进入的三连音伴奏织体,从开始就制造了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之后终止于第16小节。连接部采用d小调,运用主部主题材料结束于属和弦,气氛被烘托的十分强烈。副部始于33小节,结束在44小节,转调进入F,旋律使用木管演奏,欢快中带有一些忧郁,随后转回d小调。45小节进入结束部,旋律始终围绕在主调上展开,并在77小节上结束呈示部。

2.第二呈示部

第二呈示部共115小节,主部以d小调开始于77小节,钢琴由此进入,明朗舒展的旋律使第二呈示部明显有别于第一呈示部,给人以希望和温暖。随后旋律伴随着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材料发展,分别以钢琴和管弦乐器交替演奏,由此产生了戏剧化矛盾冲突的效果。115小节进入副部,首先还是由钢琴和管弦乐器交织演奏,采用F大调。随后持续的十六分音符展开新的旋律(127——143),优美阳光的旋律,替代了之前的紧张和忧郁。

结束部分为两个部分,采用F大调,与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一样。

3.展开部

展开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F大调,开始于192小节,重新回到钢琴演奏部分,完全是变奏伴随着第一主部的动机巧妙地交织创作而成。第二展开部从229小节至253小节,运用钢琴和管弦乐器之间的竞奏引出再现部。

4.再现部

再现部(254—397小节),呈示部的再现,织体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管弦乐队基础上加入了钢琴的演奏。连接部的再现比之前多了两小节。副部再现的创作采用了主调d小调。结束部再现分成两部分,第一结束部的演奏是华彩的乐段,在钢琴独奏后再由管弦乐器从属和弦进入,完成终止式。第二结束部同样采用d小调中,使音乐在忧郁、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采用慢板三部曲式,2/2拍,降B大调。这一乐章为Romance,篇幅较长以抒情的演奏方式为主。

1.第一部分

本乐章的形式清新明朗,旋律悠长悦耳,淡淡的忧郁夹杂其中,在使人有愉悦心情的同时又给人以联想的空间。半音是构成主题旋律织体的主要元素,这是莫扎特作品的典型特质。

作品演奏时,首先听到的是钢琴独奏,随后管弦乐队进入,一唱一和相互竞奏。紧接着,一段由降B大调创作的新旋律由钢琴奏出,弦乐加以伴奏,旋律舒缓悠长,直至重新返回主题。

2.中间部及再现部

作品的中间部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g小调,激亢热烈。钢琴演奏部分运用的是前十六分休止符后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形式且不断级进爬升,管弦乐器与之配合,这样的音响效果使人又意外又惊喜情绪一下就达到了高潮。随后,音乐的节奏逐渐放慢,力度也随之变弱,引出主题再现。

这一乐章前后两段与中间部分的音乐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后两段的创作形式和运用的元素几乎一致,旋律舒展优美,中间部分采用了新的织体和节奏,旋律紧张热烈。莫扎特的这种创作手法可能是想与第一乐章的情绪作一个呼应,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刻意制造出紧张不安的情绪,使整个乐曲呈现出一体感。这种鲜明的音响效果也很好的诠释了三部曲式的创作手法,三个部分一目了然。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采用d小调,快板,2/2拍,奏鸣回旋曲式。本乐章运用小调创作,这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曲式结构为中间加入插部的奏鸣回旋曲式,没有展开部是本乐章的一个特点。本乐章运用了十六以及三十二分音符这种短促极快的速度持续动力十足地向前发展,使得音乐不断变化,富有生命力,即使是小调也没有给人压抑感,而且这里小调调性的运用与第一乐章的调性遥相呼应,这可能也是对第一乐章过多压抑情绪的一种宣泄和总结,同时也加深听众对第一乐章音乐形象的记忆和对比,这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妙笔所在。这一乐章的主题是八分音符的上行琶音由钢琴演奏,使音乐宛如飞机起 飞时不断的爬升,动力十足。这种动力性的音型来源于一种叫做“曼海姆火箭”(Mannheim Rocket)式的传统音乐形式。在钢琴独奏之后由管弦乐队整体重新演奏并有新的织体扩展,在31小节至48小节的演奏中属持续的上方和弦音以半音阶创作进行与在主持续下方音的下行半音阶形成倒影式的对比演奏,以及持续音同音反复的演奏形式,使整个乐曲格外富有戏剧性,音与音不拖沓,极具发展性的进行,这时的情绪又与第一乐章遥相呼应,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和给听众的感受完全相同。这段乐曲以连续下行的音阶作为收尾。

紧接着由钢琴独奏进入副部主题,这段华丽的d小调旋律是由第一主题中的素材创作而成,节奏舒缓主题鲜明,最后终止在F大调。

经过绚丽的华彩乐段以及主部主题的重新再现,乐曲转入D大调,伴随着铜管乐器在明朗的大调上演奏,本乐章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收尾。

三、从音乐作品中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失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直接影响人生的走向。《d小调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中,莫扎特通过音乐直白的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和向往,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勇敢的面对生活。

我们技工院校的学生们通过全新的教学思路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学习,真正地了解音乐作品是怎样构成的,更加深刻地认知音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于心智成长在关键时期的技校学生,音乐作品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样会感染我们的学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及在教学中的运用,张聪,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学分析,曹大为,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

[3]一种尝试性的音乐阐释——对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中戏剧性成份的阐释,黄海,《乐府新声》,2011年

论文作者:林永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月下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浅谈技校音乐欣赏课新思路论文_林永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