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局势喜忧参半_金大中论文

朝鲜半岛局势喜忧参半_金大中论文

喜忧参半的朝鲜半岛形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半岛论文,喜忧参半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韩国和朝鲜新政府相继诞生,给南北关系带来了新的转机。但是,由于朝鲜半岛“停战体制”依然如故,冷战阴云至今未消,世纪之交的1999年,朝鲜半岛形势仍将是希望与困难并存,对话与摩擦、合作与竞争、缓和与紧张仍将是半岛形势的主要特征。

一九九八:喜忧参半之年

一、南北分别迎来新的政治局面。

(一)朝鲜正式进入金正日时代。9月5日,朝鲜召开第十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的特点:一是废除了主席制,称“金日成是共和国永远的主席”;二是金正日蝉联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这是代表朝鲜荣誉和民族尊严象征的神圣职责”,也是“国家的最高职责”;三是播放金日成主席在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替代大会施政演说,表明朝鲜继续执行金日成既定方针的决心;四是改革政府机构,将政务院改为内阁,部委由37个减至31个,并将部改为省,部长改为相,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改为最高人民会议常设委员会;五是实行干部世代交替和年轻化;在443名代议员中新当选的占67%, 在内阁成员中有2/3是新人,且军人干部的地位明显上升,显示了金正日时代在“继承”中“发展”的施政特色。至此,历时四载的政治过渡期宣告结束。

(二)金大中作为韩首位在野党首当选总统上台执政。金是韩国在野党首位当选总统,2月25日正式就职后, 着手稳步实施其政改计划:(1)进行政治改革。精减、调整政府机构,将原来的23 个政府部门减为17个,公务员裁减10.9%,并调整了部门职能,取消了安企部对国内政治的监控职能,将统一问题归口统一部主管,以克服过去在对朝政策上的混乱局面,缩小了总统府的职权和职能范围,使其专注于总统的参谋和咨询作用,成立了劳、资、政委员会,以调整劳资关系。(2 )倡导“第二次建国”运动。其宗旨是匡正国是,实现民族第二次腾飞。内容包括实现广大民众参与的民主,建立彻底的市场经济体系,推崇具有普遍价值观的世界化,建设具有创造性知识基础的国家,营造有利于合作的新劳资文化氛围,建立和解、交流的南北关系。10月2日, 第二次建国泛国民促进委员会成立,揭开了该运动的序幕。(3)“改组政界”,分化在野党,改变“朝小野大”的不利局面。通过调查涉嫌1997年大选期间国税厅募集大选资金问题、行贿受贿问题和涉及大国家党李会昌总裁“请求朝鲜配合扰乱大选事件”问题,使最大的在野党大国家党声誉遭受重创。趁势“说服”该党议员倒戈,同时促成了另一在野党国民新党与金大中的国民会议合并。截至12月初,执政两党已在国会299 个议席中占据158席,超过半数。

二、南北均渡过经济最艰难的时期。

(一)朝鲜粮荒有所缓解,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据韩国估计, 1998年朝人均日供粮为300克,较上年的150克略有改善,但粮食配给制依然不能正常运转。东海岸日照量剧减,影响农作物生长,西海岸海啸造成粮食减产,加上柴油短缺,农机不能开动,严重影响了春耕和秋收的效益。至1997年,朝经济已连续9年负增长, 低迷的开工率未见明显改善,因外部经济制裁等原因,外贸徘徊不前,且出现下降趋势。为此,朝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1)树立明确目标。表示要“自力更生, 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把朝鲜建设成为强盛大国”。(2 )将搞活经济的补充措施法律化。新修改的宪法明确规定,鼓励特殊经济地区创办各种企业,合法经营所得属个人所有,实行独立核算制,允许社会集体单位参与对外贸易活动。(3)重视科技发展。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朝鲜科技水平提高到世界水平”。(4)进行物质奖励。党报强调, 今后“在政治道德刺激为主的同时要适当配合物质刺激”。(5 )克服形式主义。金正日称,“对工作不要搞形式,要追求实效”。(6 )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增加灵活性。重视来料加工,继续推进罗先经贸区的引资招商工作。据朝《对外贸易》统计,截至1998年4月, 朝制定的有关合资、合作的法规已有50多种,合资企业达400多家,涉及15 个领域,产品销售网覆盖法、德、意、中、日、俄、希腊、蒙、东欧及东南亚等国和地区,此外朝还正在申请加入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还开放了民航领空。1998 年朝派往国外研究市场经济的人员达100人,是上年的10倍。

(二)韩已摆脱金融危机中最危险的临界点。金融危机使韩国经受了“朝鲜战争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根据韩国财政经济部统计,经济增长率由1997年第四季度的3.9%降为1998年第三季度的-6.8%;1998年人均收入增长率预计降为-3.2%;失业人数激增,截至1998年7月已由上年的65.8万人增加到165万人,而实际失业人数已经超过250万。为克服危机,重振经济,韩新政府按照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达成的协议,实施了三个阶段的改革:(1)变短期外债为长期债务, 吸引外资,增加外汇储备,以争取IMF援助资金按期到位;修改劳动法, 通过金融、企业结构调整法案。(2)对无复苏希望的银行、 企业实行关闭、合并或出售。(3)推动企业结构调整, 重点是五大企业间的产业合并、重组;扩大内需,刺激景气,促进经济增长。经过努力,韩国经济呈现好转迹象。截至1998年11月3日,外汇储备达到465亿美元,经常项目收支实现顺差,10月已达341亿美元,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韩圆与美元汇率已稳定在1200—1300∶1的水平;出口额11月份出现7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韩政府乐观估计,景气已达谷底。

三、南北外交形势失衡。

(一)韩国外交成果显著。“四强外交”是韩国外交的主线。1998年,金大中访问美、日、中三国取得成功。(1)韩美同盟得到加强。 金大中当选后表示,希望美军在韩长驻,继续保持韩美密切合作。访美期间,韩美双方就巩固新形势下的韩美同盟及加强对朝政策磋商达成共识。(2)韩日关系取得突破。解决历史问题,改善韩日关系, 是韩新政府的重要外交课题。10月7—10日,金大中访问日本, 双方签署了关于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日本首次以书面形式就殖民统治向韩国表示“痛切的反省和由衷的道歉”,金大中正式邀请天皇访韩。韩日关系翻开新的一页。(3)韩中关系稳步发展。 韩希望在经贸合作取得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包括各领域的中韩全面合作关系。金大中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保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及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广泛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发表了“构筑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4)经济外交获利颇丰。在美国, 金大中唤起了美政界和财界对韩国经济的信心,得到美对韩提供“后续援助资金”的承诺,双方就签定投资协定达成原则协议,并从在美国际机构和美民间企业争得180 亿美元的贷款和投资。在日本,金大中除获得日本30亿美元贷款外,还得到日本同意延长韩对日偿债期限的承诺。在中国,中韩双方不仅决定进一步扩大双边经贸、产业合作、相互开放金融市场,还一致同意推动科技、通讯、环境、资源、农业、能源、铁路、基建等方面合作。

(二)朝鲜外交努力受阻。(1)朝美关系一度紧张。8月17日,美《纽约时报》称,朝在宁边以北40公里处,正在建设地下“核设施”。10月,美国防部长科恩要求朝接受核检查,之后,美又威胁说,如果朝不予配合,美将对朝施以“外科手术式打击”。朝针锋相对,给以回击。双方剑拔弩张,威胁着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关国家的不安。中国不赞成对朝强硬,主张朝美应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继续履行核框架协议,早日实现关系正常化。其间,朝美在平壤举行的谈判不欢而散,12月初,又移到华盛顿续开。同时,美国新任对朝政策协调员、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往韩、中、日三国协调立场。15日,美舆论透露说,美朝在11日的谈判中已互作让步,并定于1999年1 月中旬在日内瓦再次磋商。自此,半岛紧张局势得以缓解。(2 )朝日关系陷入僵局。8月31日,朝在咸镜北道花台郡发射一颗人造卫星, 其第二级火箭经由日本上空落入公海。日为之震惊,随即采取“对抗性措施”,抗议朝发射“导弹”,并中断对朝往来和经援。同时,日军方借此压政府追加防卫预算,用以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并计划加速发展火箭和间谍卫星。对此,朝作出反应,指出其发射的是卫星而非导弹,卫星飞越的是宇宙而非日本领空,日是无理指责。双方争执不下,关系骤然恶化,迄今未见缓和。

四、南北均希望改善关系,民间交流有突破。

(一)韩、朝新政府相互发出和解信号。金大中对北方实行“阳光政策”,他在就职演说中称,希望尽早结束冷战状态,以1991年南北基本协议书为基础,重开对话,必要时举行南北高级会谈;尽快实现离散家属重逢;在“政经分离”的原则下,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学术交流。并明确南北关系三原则:“不允许对南方武装挑衅,不对北方实行吸收统一,实现南北和解与合作”。他上台后即放宽和撤消了对韩企业在朝投资的限制。3月9日, 韩政府宣布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组织对朝提供5万吨粮援。与此同时,朝各政党和社会团体也联合呼吁进行新的北南对话。《劳动新闻》指出,意识形态分歧不应妨碍统一大业,4月16日,金正日强调,必须改善北南关系,实现民族统一大业,北、南方以及海外朝鲜人应该实现互访,保持接触,增强对话,加强团结。3月3日,朝宣布对韩民航开放领空。3月27日, 朝红十字会接受韩转交的离散家属名单,并设立了离散家属联络机构。4月4日、6日, 朝两次建议举行北南副部长级会谈,以讨论化肥援助问题。

(二)官方对话中断,民间交流日见活跃。在双方互动下,朝、韩关于化肥援助的副部长级会谈4月11日如期在北京举行。 这是南北双方自1994年以来首次政府级对话。由于双方对于化肥援助是否与离散家属问题挂钩存在严重分歧,历经两轮7天的会谈未取得任何成果。但是, 由于双方都坚持“政经分离”的立场,民间交流的大门并未关闭。其后,韩国“小天使”艺术团成功访朝,南北经济、教育、宗教和舆论界同行间的交流日见活跃,打破了南北交往多年的沉寂。令人注目的是,韩国现代集团名誉会长郑周永4次入朝,先后带去了1001头牛和100辆汽车,还与朝就共同开发金刚山旅游资源等9个经济合作项目达成协议, 金刚山旅游项目现已顺利付诸实施。郑一行还受到金正日总书记接见,成为朝鲜半岛南北经济交流合作的佳话。

一九九九:希望与困难并存之年

一、南北政局不会出现大变化。

(一)朝鲜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理由是:(1 )通过机构改革和人事调整,朝已建立起一支忠于金正日领导体制的干部队伍。(2 )坚持把金日成的主体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3 )各级党团组织和军队在执行金正日指示方面仍发挥骨干作用,并有军队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4)在克服外来压力和制裁的过程中, 内部凝聚力趋于增强。(5)为确保“朝鲜式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朝将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举”的政策。

(二)韩国政局存在不稳因素,但不会失控。金大中总统在继续进行政治改革,推动“第二次建国”运动中,将面临解决内阁责任制问题。因为,早在国民会议与自民联共同推行金大中为总统候选人时两党就达成协议,执政中期修改宪法和实行内阁责任制,并商定改宪后的内阁总理应由自民联方面出任。但韩国舆论普遍认为,内阁责任制恐难顺利实行。主要障碍是:(1)双方在实施时间上发生分歧。 国民会议方面已明确指出,内阁责任制问题既要视经济恢复情况,也要依照国民的意愿而定。自民联名誉总裁金钟泌则强调,今年末一定要改宪、实行内阁责任制。12月18日,金大中和金钟泌在纪念政权交替1周年的讲话中, 又论及此问题,激起了不小波澜。(2 )金大中想争取时间壮大自身力量。韩舆论称,金大中“改组政界”的主要目的在于,联合各地方、党派势力,建立以国民会议为基础的“国民政党”,以便削弱自民联势力,确保国民会议在执政党中的主导地位,故不愿将内阁责任制问题如期提上日程。总之,围绕内阁责任制问题,执政两党难免会有一番较量,但还不至于酿成大乱,影响政局稳定。

二、南北都将致力于走出经济低谷,但也会面临诸多难题。

从朝鲜方面看:(1)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将逐步增加政策的灵活性。今年元旦,朝鲜《劳动新闻》等三家报纸在联合社论中称,今年朝鲜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使经济各部门生产正常化,把国家整个经济推上坚实的轨道,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朝鲜党报、党刊1998年9 月17日联合发表了题为《坚持自立民族经济建设路线》的社论,据此,朝鲜经济政策将突出以下特点: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基本路线;坚持国家对经济部门的统一和有计划的指导;重视煤、电、金属和铁道运输等基干部门的发展;致力于发展科技;狠抓农业。金正日指示,要继续推行“作业班优待制”和“分组管理制”;将“根据环境和条件变化,有伸缩性地开展经济工作”;坚持对外经济合作和交流,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招商引资;继续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研究市场经济。(2)由于受到内外条件的限制, 朝恢复经济的计划不大可能在年内立杆见影。一是扭转经济颓势需要时间。据联合国开发组织(UNIDO)称,1998年朝粮食总产量仅为280—300万吨, 仍然低于其全国最低需求量。加上经济9年负增长, 朝的总体经济不可能马上恢复。朝自己也称,今后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二是朝鲜政府所推出的一些举措,也需要通过实验后才能推广。三是朝鲜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进行更有效的经济合作,还需不断探索与磨合。四是美国尚未解除对朝经济制裁,这将阻碍朝的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五是为确保国家安全,朝不能忽视国防开支,这将分流其政府对经济的投入。

从韩国方面看:经济可望在年内复苏。据韩国官方和IMF预测, 如果继续保持目前发展势头,韩国经济1999年下半年有望走出低谷。韩国开发研究院估计,其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2.2%。但是, 韩国经济复苏,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1)大企业对落实结构调整协议行动迟缓。 政府和金融机关为促进大企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要介入企业活动,多少要影响企业的自主经营,因此大企业对政府不会言听计从。(2 )外债压力沉重。截至1998年12月,韩国外债总额为1507亿美元,还背负着数百亿美元的企业海外融资,其中短期外债占25%,此外每年还要偿还IMF的贷款本息。(3)失业问题不容乐观。随着大企业结构调整,失业人数还将大量增加,势必影响劳资关系的稳定,反过来又给企业造成压力。(4)国际环境不利于韩国的对外贸易。 目前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稳因素,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给韩国的外向型经济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三、缓和与调整将是朝鲜半岛外交形势发展的主旋律。

(一)朝美关系将进入新的磨合期。当前,美国对朝鲜“地下核嫌疑设施”仍揪住不放,美国内强硬派也没有放弃必要时对朝实施军事占领的“5027作战计划”,而且新修改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也含有针对朝鲜的目的。因此,美朝关系的走向将直接影响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值得欣慰的是,有利于半岛和平的因素也在增长:(1 )朝美双方都没有放弃履行核框架协议的努力;(2 )朝鲜依然把改善对美关系作为其现阶段的外交重点;(3)韩国不同意对朝动武, 坚持把合作与交流作为其对朝政策基调,并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4 )中国反对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支持朝美、朝日尽快实现关系正常化,希望朝美积极履行核框架协议,主张美国应该彻底解除对朝经济制裁;(5 )中美俄日四大国相互间进行了空前的关系调整,分别建立了伙伴关系,这将有益于拓展各方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协调空间;(6 )“四方会谈”已为有关各方消除敌意、解决冷战遗留问题拉开了序幕。

(二)调整韩俄关系,发展韩中关系,加强美、日、韩合作是韩国外交的重点。(1)1998 年发生的相互驱逐外交官事件曾使韩俄关系一度紧张。韩国舆论认为,俄驱逐韩外交官并非偶然,而是俄对韩国轻视其大国地位的报复行为。1999年4月金大中总统将访俄, 可望成为修复韩俄关系的契机。(2)韩国期待江泽民主席回访, 以进一步推动中韩关系。(3)与美、日加强协调, 以缓解因朝鲜地下“核嫌疑设施”和人造卫星问题而引发的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积极推动轻水反应堆援建进程,保障核框架协议的落实。同时,继续加强美、日、韩安全合作体制,以保持对朝军事威慑。

四、南北关系将继续趋缓,而建立相互信任则尚需时日。

1999年,南北民间、经济往来将继续扩大,贸易和委托加工的下降趋势可望得到扭转。双方将采取务实态度,可能以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先民后官的顺序处理与对方的关系。今后,南北关系将朝着和平共处、共荣、共利的方向发展,但摩擦和偶发事件尚难避免,统一道路依然不会平坦。这是因为:(1)消除分裂半个世纪以来的恩怨、 建立相互信任需要时日;(2)结束停战状态,建立和平体制需较长谈判过程; (3)为给统一打好物质基础,双方需要时间恢复经济;(4)南北在统一方案上尚未达成共识,对驻韩美军问题也意见相左;(5 )美朝关系仍对南北关系发展有较大影响。

标签:;  ;  ;  ;  ;  ;  ;  

朝鲜半岛局势喜忧参半_金大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