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趋向论文_王维维

探索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趋向论文_王维维

河北省武安市西土山乡西土山小学 056300

摘 要: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赋予新的内涵。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改 要点 策略

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的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有欣喜也有困惑,发现新理念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在此,我想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要点以及我对老师和学生的一些看法。

一、语文教学要赋予“时代内涵”

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打好基础: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如:获取语文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如: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如何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1.自主的教学模式。在美国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很在意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美国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

2.用童心与激情营造语文教学的精神家园。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在师范读书时,我就特别引人注目。写字、画画、唱歌、演讲、合唱团指挥、手风琴弹奏,样样都出色。我实习期间,实习结束时孩子们与我难舍难分的情景总在我眼前浮现。是的,开朗活泼的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喜欢回答各种各样充满孩子气的问题,喜欢那些顽皮而淘气的鬼脸,喜欢听他们用稚嫩的童音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丰子恺先生曾把天上的神明与星星、地上的艺术与儿童当成他生命中的最爱。我虽然不是诗人与艺术家,但她成天生活在童心的世界里,她一直在陪伴孩子走过童年。她说:“岁月可以改变我的容颜,童心却让我青春永驻。”生命与童年相约,我是幸福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问题全解决了”

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四、实施语文开放教学

1.树立信心,让学生敢说。教学实践中,对缺乏自信心、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学生,教师要消其忧、练其胆、给其“机”,帮助他们树立起说话的信心,打破开口难的问题。(1)消其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适感和消极心理。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多给学生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份信任,让学生敢说而无后顾之忧。(2)练其胆。教师要给予性格内向的同学更多的鼓励和关注,要走进他们的课余生活,与他们交谈、聊天。同时,让他们与口语交际能力较强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在玩中增加说话的机会,锻炼说话的能力。

2.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克服学生语无伦次、无头无尾、啰唆重复的语病,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使其掌握基本句式、构段形式和表达方法,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义、言之有序、言之有情。(1)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言之有物。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时有顺序,能抓住事物的特点。(2)教给基本句式,让学生言之有序。教师要教给学生六种基本句式:“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是什么”。指导基本句式加强语言的规范训练,使学生表达达到语言的完整性。同时,让学生把基本句式扩一扩或变一变,使所说的句意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感情。

3.教给学生构段形式,让学生言之有序。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段式结构,掌握组旬成段的规律,使学生能把话说得通顺连贯。要求在说话时,注意说话的连贯性,同时态度要和蔼、热情。

总之,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论文作者:王维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探索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趋向论文_王维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