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声带和歌唱的关系论文_朱学静

也谈声带和歌唱的关系论文_朱学静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七小学 325600

摘 要:声带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歌唱中为了不妨碍健康,尤其是声带的健康,应保证呼吸、发音等的方法正确,保证有效的歌唱时间。本文对如何保护声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声带 保护 歌唱

世界上最名贵的乐器莫过于人的声带,它不像琴弦或吹管乐器上的弹簧随时可以换新的,一旦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可能永远成为废物,不但无法歌唱,而且平时说话亦感困难,或产生其他疾病,影响健康。要歌唱不妨碍健康,特别是声带的健康,须谨守两大原则:第一,呼吸、发音与运用共鸣的方法要绝对正确;第二,歌唱的时间要有节制。方法不准确,除了得不到歌唱的效果以外,最低限度亦会使歌唱不能持久,不能持久即各部肌肉容易疲劳。同样,歌唱的时间漫无节制,也能直接促成疲劳,而疲劳又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一、歌唱方法与卫生的关系

1.呼吸肌肉的发展失去平衡。如果吸气肌肉群体力量衰弱,则呼吸两群肌肉的机能就会失去平衡,呼气亦即失去控制而不平稳,发音时喉肌调节声带的张力就发声困难。呼气过于冲动时,则发音时喉头自然会有一种保护性的收缩,舌部也必定会有退后挡气的习惯。喉头收缩与舌部退后虽有助于呼气的调节,但在呼气极冲动的情形下,声门也会受到损害。声门若时常受到强力呼气的冲击,则其局部会有充血的现象,因此拉紧声带及迫紧声带的喉肌亦皆于疲劳。

2.发音器官与呼气失去功能的平衡。在呼气并未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倘若发音器官的机能与呼气不相配合,则其病态必然会产生。发音时声带的张力是靠拉紧声带的肌肉的力量与呼气扩张声带的力量共同维持的,喉肌力量如不能单独把声带拉到每个音所需要的紧张程度,则多半须借助于呼气的力量,而每个音也都要用中强以上的音量才能发得出。声带经常受到猛烈呼气的冲击,又时常由于呼气过分而膨胀,因此它会发炎、充血,并且也会失去其正常的弹性,而声带的肌肉势必易于疲劳。发音时喉肌功能的失去平衡是造成“失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正常发音的情况下,两个声带不但必须拉紧,而且要互相紧密靠拢,如果批裂肌失去力量,唱高音时声带就不能紧密靠拢;因此一方面声带因受到呼气过分的冲击,而易于发炎,另一方面呼吸肌肉由于不断地漏气而浪费力量,并且易于疲劳,久而久之,呼吸的控制也就会丧失了。

那些单用假声的声音来唱的,即使具有高度控制呼气的技巧,也会造成喉肌的不平衡发展以至于“失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促使两个声带靠拢的肌肉,由于过度利用迫紧声带的肌肉而少用张紧声带的肌肉,张紧声带的肌肉就会逐渐失力而消瘦。这种情况可能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不但歌声低变为“轻浮”无力,高变为尖锐刺耳,而且说话的声音也变得粗糙嘶哑。最后,当环甲肌群极端消瘦无力,声带就失去其正常的伸缩性,此时,连尖锐刺耳的高音也唱不出来了,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自不量力的话,仍然要继续唱高音,那么发音时喉头就会全面收缩而迫使两假声带向下移动,使其压在两声带前部上面。因为此刻唯有应用这样的方法来缩小声带振动的部分,才能发出高音。但是,这样压制声带来发音,势必造成声带前后部的动作不一致,因而养成一种“声带长小结”的病变。

3.调节“发音管”不能配合“音高”与呼气。调节“发音管”,同时还须配合“音高”与呼气。“发音管”除发音的功能外,还能帮助声带抵抗呼气。唱得越高,呼气的力量越强,也就越需要利用“发音管”,作为一种阻力,以保护声带,亦即减轻声带挡气的负担。故唱高音时,如果把“发音管”调节得太宽太短,或者使声带直接冲击在口腔的前部,那么呼气就会很快地从口透出,故意减轻了呼气在“共鸣腔” 的通行阻力,必然增加声带的负担,而声带也时常会被过度地膨胀,若经常用这种方法歌唱,声带就会失去正常的弹性,并且由于时常受到强烈的激动,它会产生经常发炎,长时间呈充血的现象,而批裂肌亦易于疲劳,情形严重者则呈麻痹。

二、歌唱的时间与卫生的关系

1.用大音量唱。有人勉强用大音量唱,或在某种场合非大声歌唱不可。结果是声带受到过度的冲击而致疲劳,而且因为音乐会正在进行,即使感到极度疲劳也是欲罢不能。

2.超音域唱。唱高音时超出自己的音域,或者是连续不断地唱高音,到声音发沙时仍旧唱高音。时常唱超出能力范围的高音,声带的紧张程度不够而必须加强呼气的力量,从而使声带受到过度的冲击,对声带是很不利的,长时间的唱高音,必须使声带长时间地拉紧同时靠紧,所以平时在练习高音的时候,练习一次即当休息片刻。

三、歌唱与健康的关系

睡眠不足容易疲劳,尤其喉肌是极细小的肌肉,略感疲乏即有明显的反应。失眠或睡眠不足的人,多说几句话或多唱几段歌,声音即刻就会失去平时的光彩,不久还会变哑。唯一的治疗是让声带休息一个时期,最好卧床静养,发声器局部不正常或受不正常环境影响的,也容易疲劳。比如患感冒而眼部红肿,倘不节制唱歌,往往会引起长期的失音,吸烟过度也能促发延后粘膜的慢性发炎。

此则可见,嗓子受到损害原因,并不限于歌唱方法的错误或时间的漫无限制,望大家提高警惕,保护嗓子!

参考文献

[1]王艳霞 歌唱发声如何保护声带[J].北方音乐,2015,(1):204-204。

[2]曹意 浅谈如何保护声带及科学用嗓[J].北方音乐,2016,(9):213-214

论文作者:朱学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也谈声带和歌唱的关系论文_朱学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