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论文_龙丽娟

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论文_龙丽娟

昆明市嵩明县教育局教研室 651700

摘要:对于美术教学而言,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供具相应的帮助。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针对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欣赏能力进行培养做出相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为同行业教育人员提供出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欣赏能力;分析

引言:欣赏教学能对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在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这和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所以在美术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欣赏要求,从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高中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1.建设比较完整的艺术课程,积极培养学生利用多视角观察

由于高考方面的压力,高中美术教学通常情况下都让位于其它学科,因为课时上的缺陷,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的享受整体艺术教学,就算从美术高考的角度出发,学生的考试科目主要为素描以及速写和色彩等,也不是每周只有一节四十五分钟美术课便能解决的,所以教师要确定教学计划,尽最大努力让课堂变得完整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将艺术类的高考生以及普通高考生做出相应区别,基于教学目标的不同,比如在对艺术类高考生进行欣赏能力教学时,要重点对学生的素描以及色彩能力积极培养,对其他知识简单的讲解,因为美术类高考生都具有欣赏基础,教师在进行欣赏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只作为教学引导者,但是对普遍高考学生而言,需要进行更细细致的讲解,这个培养也是全方位的。教师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中西美术的经典作品,做好细致性讲解,充分利用课堂讲解的时间,深入探究作品背后时代与作者的想法,通过对作品的全面了解,能对学生多视角观察能力不断培养和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艺术多元化性质积极明确,对学生艺术理解给与肯定

艺术品欣赏主要是一项比较主观的评价,事实上,即时专业的艺术评论家也无法将作品的精神风貌完全的展示出来,但并不是意味着艺术欣赏是一件无迹可寻的事物,具有相应的规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这种欣赏规则,尝试在规则的范围内对作品给与理解,如果进入到作品理论教学范围内,艺术欣赏的多元化性质会逐渐的凸显出来,教师在面对学生理解和专家理解不一致时,要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要在规则的范围内,便是合情合理的。

3.加强课上课下来袭,全面加强教师自身水准

如果只依靠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并不利于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对当地艺术展览馆以及博物馆等资源,从而为学生构建出课堂理论学习以及课下实践欣赏的环节,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自始至终都是动态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可能永远的站在欣赏的高点,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考察,这样对提高学生知识容量以及欣赏水平都具有一定帮助。此外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能将理论学习以及实际操作有效结合,不管是普通学生还是美术考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于艺术作品的了解,加强艺术欣赏能力。

4.美术教师要对课堂情境积极创设

在审美直觉上对学生进行刺激,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术作品欣赏,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引导下,也要在不同情景中由衷的发现艺术作品的美,对自身审美能力进行提高。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通常将美术欣赏以及音乐情景有效的结合,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欣赏能力。比如:在向学生展示关于自然美景的美术作品时,如果教师播放一首音乐营造相应的艺术氛围,让使学生在美丽的画面中体会到自然美这个主题,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伴随着自己的感官从而进入到欣赏状态下。如果教师安排以及组织一些自由绘画的课堂活动会更好,但是这种自由绘画要给出相应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的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会产生展现美的欲望。

5.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

通常情况下在美术教学时,较为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比如解说型、问答型以及讨论型等。具体一点来说,这几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是解说型教学通常情会陷入到一味的由教师讲解,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十分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到知识灌输型教学。所以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参与性。二是问答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将课堂上以教师作为中心的教学模板逐渐转变为师生之间互动教学,但是如果不给学生思考时间而一味提问,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降低,对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影响。三是讨论型教学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发言,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给与正确引导和监督,课堂会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虽然掌握欣赏能力,但还有一些学生无法掌握欣赏能力。所以教师对要对教学模式做到合理的使用,这样才能趋利避害,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性。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在高中艺术欣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品质,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时,将绘画技巧、理论欣赏和其它相关知识有效结合,要求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将新旧知识进行贯通,促进学生形成现代化鉴赏心态,对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能够从容的接纳,只有具备兼收并蓄的学习态度,才能全提高高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鹂.浅谈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17,19(42):153-158

[2]张浩.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12(12):123-129.

[3]余金岚.浅论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07):123-129

[4]殷承耀.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初探[J].中国美术教育,2000,18(05):129-132.

[5]张倩.“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J].艺术评鉴,2018,15(02):140-142.

论文作者:龙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论文_龙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