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24论文_刘旭坤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24论文_刘旭坤

刘旭坤

(黑龙江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的临床诊疗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治疗技术,以期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指导。方法:对某医院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接诊的24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整理,这些患者在具体诊疗中,有2 例患者采用了药物保守诊疗法、2 例患者采用了解剖外血管重建治疗法、3 例患者采用了腔内治疗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治疗、17 例患者采用了单纯的开放性手术治疗法。结果:除了2 例患者在手术之后住院期间出现了病情迅速恶化且不治身亡之外,其余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在患者出院之后每个季度都对患者做了访问调查,经访问调查数据得出,这些患者在术后血管通畅率高达73%。结论:外科下肢硬化闭塞症诊疗中,患者身体状况、运动状况以及血管的病变范围、程度是开展诊疗的主要依据,而血管重建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仍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外科;诊治;诊断;治疗;血管重建术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19-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各种老年病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伴随我国饮食结构和老年化现象的突出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这种病症的病变位置大多都是腹下动脉血管病变,特别是在髋动脉、髂动脉以及股动脉等部位,表现更为突出和明显。这种病症在目前主要表现出下肢短暂性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以及肢体坏死等,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作息,给人们生活质量构成很大威胁。下面就某医院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接诊的24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诊疗情况做了总结和报告,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中共选择了2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4例,女性患者为10 例,这些患者的年龄为59 岁至8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 岁,患者的病程平均为半年左右。所有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经过数字化静脉造影检查,并且还采用了下肢动脉造影检查仪进行了诊断。按照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的临床分期进行了归类,其中I、II 期的患者共有6 例,研究患者的25%,III 期患者为14 例,占58%,IV 期的患者有4 例,占所有患者的1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24 例患者中,13 例患者患有高脂血症,占总人数的54%;12 例患者患有糖尿病,为患者总人数的50%;16 例患者患有高血压,占患者总人数的67%;4 例冠心病患者,占16%;8 例脑梗塞患者,占33%。

1.2、治疗方法

在本次治疗中,1 例患者因为家庭、经济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而采取了保守药物治疗法;1 例患者因为害怕手术而选择了药物保守诊疗法。这种诊疗方法在具体临床中包含了戒烟、血糖药物服用以及降血脂、血压等药物;同时在诊疗中还选用了一些辅助药物,如镇痛药物、溶栓药物等。而其余的22 例患者均根据患者具体生活状况和手术情况进行了诊疗,且采用了不同的外科诊疗方法,并且对所有的患者都进行了抗凝、溶栓以祛聚治疗法等。

2、结果

本组的22 例手术诊疗患者在临床诊疗中,2 例患者采用了通过解剖外途径动脉旁路来重建下肢供血系统的一种手术方式,这种手术在临床诊疗中主要以腋——股搭桥手术或者腋——股深搭桥为主。3 例患者开展了腔内外科或者合并开放性下肢供血系统重建术。其余17 例患者均采用了开放性手术重建下肢供血系统。在具体的手术诊疗中,移植材料选择中有9 例选择了自体大隐静脉;13 例选择了PTFE 人造血管。在手术之后观察得出,这些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百分百,手术成功出院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病症。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在术后住院观察期间出现了问题,具体表现出:1 例患者在住院观察阶段发生脑梗塞、2 例患者出现了心功能衰竭、2 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甚至还出现死亡事故,其中1 例患者因为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的,另外1 例患者因为广泛性椎动脉栓塞而导致死亡。2 例患者发生了腹股沟切口淋巴瘘,但经过几天的临床诊疗得到痊愈出院;1 例患者入院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肢体存在坏疽现象,因此在手术的时候采用了先重建下肢供血系统,然后对坏死组织进行了截肢处理。这些患者在出院之后一个季度之内均进行了回访,随着回访调查发现,患者的血管畅通率为73%,仅仅有两例患者在访问期间出现了患肢再次缺血现象。

3、讨论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当前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类疾病在诊疗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因此在手术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手术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做详细的探讨和研究。本次研究中,有1 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就发生了多发性脑梗塞,1 例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第二天就出现了广泛性椎动脉栓塞,致使患者出现瘫痪,最终导致患者因为供血不足衰竭死亡。另外一例患者则是在手术之后第三天因为消化道大量出血而造成死亡。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分析认为,首先,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手术之后所使用的溶栓性药物有着一定的关系。其次,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与患者手术之后血压过低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短期内往往会有短暂性的低血压状态。最后则是因为这些并发症的产生可能与手术之后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有关。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防治上述各种并发症的产生与扩大,在今后的动脉硬化闭塞症诊疗中我们建议:①腹股沟韧带以上的动脉重建手术,可仅行抗凝、祛聚治疗,可不用溶栓药物; ②术后应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术后血压应保持在140/90mmHg 左右或术前血压的±10% 左右; ③术后抗凝、溶栓药物应做到剂量个体化,同时在用药期间对出、凝血功能加强监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必须进行全身情况和手术耐受力的评估,并根据全身状况和动脉闭塞的范围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Ⅰ、Ⅱ期患者病变相对稳定,如对生活和工作等影响不大,可考虑进行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Ⅲ、Ⅳ期患者,如无手术禁忌,他们是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症。

对于下肢动脉广泛硬化闭塞而远端无流出道者,我们采用动静脉转流术( 深组低位法) 来改善本组3 例患者患肢血液循环。其中有2 例患者通过此手术,促进了足部溃疡的愈合,避免了截肢。最近有报道,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为远端无流出道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开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术后随访是维持血管重建后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给与患者抗凝和防止再狭窄的指导和治疗,另一方面,可早期发现移植血管闭塞的病例,并尽可能的给予及时治疗。彩色多普勒具有无创、方便的特点,是随访观察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 朱云峰,朱永斌,胡新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7 例临床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2(5):591.

[2] 钱爱民,李晓强,段鹏飞,等.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48 例外科诊治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5(6):1045.

[3] 魏敏,李然,郑长英. 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3 例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0(21):2675.

[4] 张静波,张静宇,赵沛玉,等. 前列地尔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溃疡45 例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5(z1):63.

论文作者:刘旭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  ;  ;  ;  ;  ;  ;  ;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24论文_刘旭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