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夏家林, 马景鐗, 甄自刚, 焦德让[1]2004年在《一侧入路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一侧入路显露和观察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2年收治的9例包含后交通动脉瘤在内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15具尸头的30支后交通动脉中,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成功显露15支(50%),后交通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后外侧壁者16支(53.3%),后壁者6支(20.0%),后内侧壁者8支(26.7%)。后交通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74±2.57)mm,后交通动脉主干直径为(1.67±0.39)mm,通常在视交叉前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对侧视神经,即可显露后交通动脉起始点内侧面。1具标本须经过视交叉上外侧,在对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颈内动脉才能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及其起始部。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对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的途径,切开对侧硬脑膜镰状韧带,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9例经手术夹闭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一侧翼点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者3例。结论严格选择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夏家林[2]2003年在《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文献报道颅内多发动脉瘤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14%~34%,其中动脉瘤位于两侧者约为20%~40%。对于两侧多发动脉瘤,如能从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多发动脉瘤,不但可以免除第二次手术,对于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而且也能减低病人的医疗负担确有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研究旨在探讨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多发动脉瘤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参数。 本实验通过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翼点开颅,标本均经福尔马林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显露和观察双侧前循环五个动脉瘤好发部位及毗邻关系,即:眼动脉(OA)起始部,后交通动脉(PCOA)起始部,颈内动脉(ICA)终末分叉,前交通动脉(ACOA)起始部,大脑中动脉(MCA)膝部分叉。通过对上述五个常见部位的显露和观察,可以显示最佳手术入路,并对相应的局部解剖及其毗邻重要结构和关系进行了测量,以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数,指导临床和手术操作。 研究显示:①对侧眼动脉起始部:显露成功率为63.3%,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对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的途径,切开对侧硬膜镰状韧带,对于显露对侧OA起始部,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②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显露成功率为50%,通常在视交叉前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对侧视神经,即可显露PCOA起始点内侧面,有些标本须经过视交叉上外侧,在对侧视神经一颈内动脉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颈内动脉才能显露对侧PCOA及其起始部。③对侧ICA终末段分叉:显露成功率为100%,打开终板池,轻轻抬起额叶,在视交叉外侧即可见到ICA终末分叉。④对侧前交通动脉起始部:显露成功率为100%,打开终板池,在终板间隙内可探查到对侧前交通动脉起始部。⑤对侧大脑中动脉膝部分叉:显露成功率为60%,对侧MCA分叉显露程度如何与分叉部至MCA起始部之间长度有关。只有该长度小于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4们nrn,才能显露对侧MCA分叉。于对侧侧裂池近端的Ml段解剖分离蛛网膜,尽可能充分打开对侧侧裂池。牵抬对侧额叶,便可显露对侧MCA分叉部。 本研究还对各手术间隙及所涉及的神经血管的起源、长度、直径、走行及各种变异进行了显微解剖测量和观察,并结合文献及临床对各种暴露方式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

夏家林, 马景监, 甄自刚[3]2004年在《一侧入路显露两侧眼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两侧眼动脉瘤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参数,以指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通过对15例均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翼点开颅,采用显微解剖技术,显露和观察对侧眼动脉(OA)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997年~2002年期间经治的9例双侧眼动脉瘤资料。结果对侧OA起始部显露成功率为63.3%(19/30),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对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的途径,切开对侧镰状硬膜韧带,对于显露对侧OA起始部,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回顾分析的9例双侧眼动脉瘤,经一侧翼点入路并夹闭两侧眼动脉瘤5例。结论严格选择的双侧眼动脉瘤病人,经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两侧眼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宗庆华[4]2010年在《经额纵裂入路及鞍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鞍区血管、神经众多,解剖结构复杂,又是颅内病变发生率最高且类型最集中的部位。本文通过对经额纵裂入路及鞍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一是为了通过经额纵裂入路研究观察到的解剖结构、显露范围、经额纵裂入路的的优点和应用范围,加深对经额纵裂入路的认识;二是为了通过对鞍区显微解剖学的观察、测量,研究鞍区的重要解剖结构、解剖学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解剖联系、解剖变异,为临床手术及手术入路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术式的设计和改进。方法本实验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经红、蓝乳胶血管灌注的尸头标本模拟经额纵裂入路鞍区的手术,观察该入路中相关的解剖结构、显露范围并测量相关数据;完成手术入路后将所有标本沿眉弓及枕外粗隆上lcm连线锯开,逐层解剖,并在显微镜下对鞍区骨性结构、血管、神经及毗邻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并照相。结果经额纵裂入路对鞍区嗅神经、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颈内动脉及分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穿支等结构有较好的显露,并能显露深部的下丘脑和终板;显微镜下测量鸡冠至视交叉前缘、垂体柄、视神经管颅内口的距离分别为39.48±3.55mm、42.35±3.93mm、35.58±3.51mm;本组有5例标本发现了中床突,前、中、后床突之间常有韧带或骨性连接,3例存在骨性连接;鞍膈厚薄不一,厚的可达1mm,有些仅为一层透明的薄膜,10%的鞍膈缺如,鞍膈孔直径为5.20±1.08mm,40%的鞍膈孔直径大于5mm;80%的蝶窦为鞍型,20%的为鞍前型,未发现甲介型;垂体柄的位置有后置型和游离型,本组70%为后置型,30%为游离型;所有标本中的垂体上动脉均有一恒定的分支向视神经供血;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分为眼段、后交通段和脉络膜段,测量直径分别为7.63±0.75mm,3.78±0.67mm,3.39±0.82mm;大脑前动脉A1近段约3mm内和中段1/3处少有穿支发出,此二处可以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的临时阻断部位;前交通动脉形态变异较大,其中简单型占80%,复杂型占20%,发出2~6支穿动脉,其直径为0.35±0.12mm,这些穿动脉向胼胝体、下丘脑、视交叉和终板等重要区域供血;本组标本每侧均发现有Heubner回返动脉,绝大多数回返动脉的起点在前交通动脉2mm的范围内;正常位视交叉前缘到鞍结节的距离为5.43±0.94mm,正常位视交叉占80%、前置位和后置位分别占10%,视交叉角的变异很大,一般在50°80°范围内,视交叉角大于100°的一般为前置型视交叉,间隙Ⅰ小,小于55°的一般为后置型视交叉,间隙Ⅰ较大;终板到额叶前端的距离为57.62±2.83mm,终板的面积50.92±2.89mm2。结论1.经额纵裂入路经大脑半球的自然间隙纵裂进入,不仅有利于术野的暴露,而且对脑组织的损伤最小;不需切开大脑皮层,无皮层损伤可能引起的癫痫、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经额纵裂入路不仅适用于切除鞍区及向上方、前上方扩展的病变,还可打开终板切除鞍区向叁脑室生长的病变。3.经额纵裂入路能直视下显露叁脑室的前下外侧壁,从而术中有效的保护下丘脑。4.显微解剖学研究提供了鞍区的重要解剖结构、解剖学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解剖联系、解剖变异,为临床手术及手术入路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术式的设计和改进。

张恒柱[5]2006年在《远外侧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远外侧枕髁后锁孔手术入路设计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遵循微创化的原则,将锁孔手术理念融入传统远外侧入路,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枕髁后锁孔手术入路,观察显露的相关解剖结构,探讨其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选用8具经10%福尔马林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湿性连颈头颅标本。为探索最适当的切口长度及肌肉分离方法,实验对比观察了两种不同形状的切口(直切口、“S”形切口)、两种切口长度(5cm和7cm)以及两种不同的枕下肌肉分离方法(纵行切开分离法和游离翻转法)。暴露枕骨的远外侧后,做一直径3cm的枕髁后类圆形骨窗,显微镜下观察显露的解剖结构。总结上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并予以优化组合,设计出一种新颖的、重复性好、可行性强的锁孔入路。 结果:乳突后纵向“S”形7cm长的头皮切口(上缘起自乳突中点向后2cm处,下界至C_2水平)是该锁孔入路的最佳手术切口;采用分层翻转法处理枕下肌群明显优于纵行切开分离法。通过调整头位和显微镜角度,枕髁后直径3cm的微骨窗同样可显露同侧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延髓腹外侧等传统远外侧入路所能显露的解剖结构。 结论:实验设计的枕髁后锁孔入路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可以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在不磨除枕髁的情况下进行椎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较小体积的舌下神经鞘瘤、延髓腹外侧肿瘤等病变的手术。

麻育源[6]2012年在《锁孔手术入路显露基底动脉上段、松果体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眉弓锁孔入路对基底动脉上段显露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量化研究眉弓锁孔入路经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对基底动脉上段的显露,探讨其治疗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的可行性和适应症。并报告我们应用此锁孔入路治疗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8具16侧4%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灌注彩色乳胶,用于解剖研究。完成眉弓锁孔入路开颅后,测量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的宽度与长度、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长度。通过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测量如下数据:1)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2)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延长线最远点到前颅窝底水平的垂直距离。磨除后床突后,再次测量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原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去除眉弓及部分眶顶后,再次测量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延长线最远点到前颅窝底水平的垂直距离。在初步临床应用中,9例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采用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其中包括:7例位于基底动脉(2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例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动脉瘤),2例位于大脑后动脉P1-2段。【结果】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平均宽度为7.6±2.1mm,平均长度为11.6±2.3mm,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平均长度为12.7±2.4mm。基底动脉上1/3段,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1段和部分P2a段)可以通过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显露。眉弓锁孔入路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为5.0±1.2mm,磨除后床突后,距离可增加3.4±1.0mm;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延长线最远点到前颅窝底水平的垂直距离为12.8±2.6mm,切除眉弓及部分眶顶后,距离增加3.3±1.2mm。9例动脉瘤均通过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完全夹闭,无动脉瘤术中破裂。患者出院时均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经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是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的最佳途径。当该间隙宽度大于5mm,长度大于7mm时,通过适度牵拉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可满足对基底动脉上段的显露和操作要求。磨除前床突可增加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移动度,扩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眉弓锁孔入路经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适用于夹闭不高于前颅窝底水平10mm,不低于后床突水平5mm的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磨除后床突和切除眉弓及部分眶顶可分别增加基底动脉近端、远端的显露。第二部分翼点锁孔入路对脚间池及桥前池显露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翼点锁孔入路对脚间池、桥前池的显露范围,并与常规入路量化比较在显露面积、可显露的基底动脉长度和操作角度上的差别,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8具16侧4%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灌注彩色乳胶,用于解剖研究。完成翼点锁孔入路开颅后,研究该入路下进入脚间池、桥前池的手术通道,观察其显露范围,并经颈内动脉-小脑幕间隙测量以下数据:1)显露面积;2)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延长线最远点到前颅窝底水平的垂直距离;3)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4)基底动脉顶端的操作角度。完成测量后,改行常规翼点入路,再次进行上述测量。复位常规翼点入路骨瓣,在锁孔骨窗下磨除后床突,再次测量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原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结果】翼点锁孔入路可显露桥脑上部和中脑中下部的腹侧面、基底动脉上1/3段、双侧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P1段和部分P2段)以及动眼神经。翼点锁孔入路经颈内动脉-小脑幕间隙在显露面积、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延长线最远点到前颅窝水平的垂直距离、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上与常规翼点入路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操作角度小于常规入路(P<0.0001)。翼点锁孔入路下,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延长线最远点到前颅窝底水平的垂直距离为13.5±2.6mm,可观察到的基底动脉最低点与后床突水平间的直线距离为5.4±1.5mm,磨除后床突后,基底动脉显露长度可增加5.1±1.0mm。【结论】翼点锁孔入路可经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小脑幕间隙、颈内动脉分叉后间隙进入脚间池、桥前池,其中经颈内动脉-小脑幕间隙对脚间池、桥前池的显露最为充分,其显露范围与常规入路相仿,但操作角度较小。该微创手术入路可应用于夹闭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切除向鞍后延伸的鞍区肿瘤。第叁部分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按照锁孔手术的理念设计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研究其显露范围,并与常规入路比较在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上的差别,以探讨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的可行性和手术适应症,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8具16侧4%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灌注彩色乳胶,用于解剖研究。采用起于横窦上缘,位于矢状窦旁1.5cm,长4cm的纵行直切口,作为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的手术切口。完成锁孔开颅后,观察显露范围,并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计算显露面积,测量松果体、胼胝体压部正中最低点、可观察到的双侧基底静脉侧方最远点、四迭体十字沟中心点的水平操作角度和垂直操作角度,测量可显露的第叁脑室后部的深度。完成解剖和测量后改行常规开颅,并再次测量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可利用大脑镰-半球间通道与天幕上间隙进行操作,显露范围上至胼胝体压部,下至上髓帆,同侧至颞叶底面内侧的中后部,对侧至丘脑枕,向前至第叁脑室的丘脑中间块。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天幕切开前显露面积为72.05±6.26mm2,切开后显露面积为182.97±14.65mm2,常规入路的显露面积为187.28±20.16mm2,前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后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中,上述5个测量点的水平操作角度和垂直操作角度均小于常规入路(P<0.0001)。锁孔入路下可显露的第叁脑室后部深度为14.7±2.5mm,常规入路为15.1±2.4mm,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枕部经天幕入路相比,枕部经天幕锁孔入路可以更微创的方式处理松果体区以及同侧颞叶底面内侧中后部的病变,但操作角度相对较小。

赵丛海[7]2006年在《Willis环前部动脉瘤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及显微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治疗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手术仍然是最重要的理想方法。神经外科医生个人手术技术和经验与预后关系密切。因此,丰富的相关显微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提倡早期手术已成为趋势,随之早期准确的诊断就成为必要的先决条件。本研究第一部分对10具尸体头颅一侧翼点入路Willis环前部相关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间的解剖关系进行了详细解剖和观察,并测量了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充分磨平蝶骨嵴并使其与骨窗下缘在同一水平可明显扩大入路的外部显露空间,增大显微镜视角15~0,这样在很少脑牵拉的情况下缩短入路到达病变距离1.0-1.5cm,明显扩大内部相关结构的显露范围。通过解剖同侧诸脑池和对侧颈动脉池及侧裂池可显露几乎两侧Willis前部全部血管及其分支,为一侧入路处理同侧及对侧动脉瘤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在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中,通过对310例病人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证实CTA对动脉瘤的特征性评价和早期诊断价值明显优于DSA和MRA。一侧翼点入路不仅可完成一侧Willis环及各级分支动脉瘤的手术夹闭,还可以处理对侧ICAC_2段、ICA-AchA、ICA-PcomA、ICA分叉、A_1段和M_1段的动脉瘤。对伴有明显脑水肿肿胀的aSAH病例,完成动脉瘤夹闭后选择性施行去骨瓣减压术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Hunt-HessⅠ-Ⅴ级的病人均适合早期手术,对72h后由Ⅰ-Ⅱ级转为Ⅲ级的病人延期手术可能结果会好于早期手术,也包括此期间恶化为Ⅳ-Ⅴ级的病人。手术医生对手术时机的正确把握加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经验及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包括以往普遍认为疗效不佳的病例。

孙远召[8]2013年在《下丘脑保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实验一后交通动脉与邻近蛛网膜的显微解剖关系研究背景:术中保护下丘脑供血动脉对于下丘脑的保护十分重要,虽然下丘脑供血动脉的研究较多,但是有关这些供血动脉与邻近的蛛网膜解剖关系尚无文献报道,我们试图通过尸头显微解剖研究明确下丘脑供血动脉与邻近的蛛网膜解剖特征。实验目的:通过尸头显微解剖研究明确后交通动脉与邻近的蛛网膜解剖关系。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对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进行颅内动脉乳胶灌注,采用额颞顶开颅,显微镜下一点一点剥除脑组织,保持软脑膜完整,由浅入深逐步解剖显露颈内动脉内侧膜、颈内动脉间膜、Liliequist膜及环中脑膜前膜,识别后交通动脉及其重要分支乳头体前动脉与邻近内层蛛网膜解剖关系,并拍照,取出后交通动脉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后交通动脉共有分支2-5支,乳头体前动脉由后交通动脉外侧壁发出后,向外后方走行,起源部位距离颈内动脉端5.42-15.3mm,平均直径0.64mmm。起源部位位于Liliequist膜间脑叶的前方占18/20,后方占2/20。Liliequist膜间脑叶向上附着于乳头体前方,两侧为后交通动脉,向下与覆盖鞍背的基底膜相融合。间脑叶向前方与颈内动脉内侧膜、基底膜共同包裹垂体柄,构成垂体柄的蛛网膜袖。环中脑膜前膜即Liliequist膜的中脑叶,由Liliequist膜的间脑叶向背侧于鞍背水平发出,2-3mm宽,有蛛网膜小梁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连接,与基底动脉距离约3-4mmm。环中脑膜的中膜与动眼神经连接,由环中脑膜的前叶向外后侧延伸,于动眼神经下方延伸至小脑幕下方,宽约3mm。颈内动脉间膜共发现3例,阳性率为3/20。颈内动脉间膜内侧与视交叉相连,外侧与颞叶内侧蛛网膜相连,位于后交通动脉的上方,脉络膜前动脉的下方,长约5mm,后界在后床突的前方,平均厚度0.2mm,前界、后界游离,紧贴后交通动脉上表面。颈内动脉内侧膜是成对的幕上内层蛛网膜,牵张于视神经、视交叉及同侧颈内动脉之间,并与基底膜相连续。颈内动脉内侧膜有两种解剖类型,一种为完整的蛛网膜,内侧有丰富的蛛网膜小梁;另外一种为多孔的蛛网膜,内侧也有丰富的蛛网膜小梁。结论:后交通动脉及其供应下丘脑的重要供血动脉-乳头体前动脉的显微解剖特征得到了阐明,同时明确了邻近的Liliequist膜、颈内动脉间膜等内层蛛网膜的显微解剖特征。叁种不同解剖类型的后交通动脉中,绝大多数乳头体前动脉从后交通动脉的外侧壁发出,向后上方走行,进入后穿质。乳头体前动脉的起始端大多数在Liliequist膜的前方,可以作为术中判断乳头体前动脉的参考。Liliequist膜间脑叶与动眼神经、颞叶内侧的沟回、海马旁回之间为潜在的狭窄腔隙,有后交通动脉及其分支、颈内动脉间膜、较多的蛛网膜小梁存在。利用该腔隙可采用磨除后床突、切开Liliequist膜、打开海绵窦动眼神经内侧叁角、切断后交通动脉无穿支段等方法,渐进性的采用以更好的显露脚间池、桥前池病变而避免手术并发症。实验二垂体上动脉与邻近的蛛网膜的显微解剖关系研究目的:通过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试图明确垂体上动脉与邻近的内层蛛网膜的显微解剖关系,及颈内动脉内侧膜等邻近蛛网膜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实验方法及实验材料:对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进行颅内动脉乳胶灌注,采用额颞顶开颅,显微镜下一点一点剥除脑组织,保持软脑膜完整,由浅入深逐步解剖显露颈内动脉内侧膜、Liliequist膜、基底膜及垂体柄的蛛网膜袖,识别垂体上动脉,观察其与邻近内层蛛网膜解剖关系,并拍照,取出垂体上动脉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垂体上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后紧接由内侧壁发出,本组尸头标本中垂体上动脉均由颈内动脉内侧壁发出,75%为多干型,由头端向尾端方向,依次供应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下丘脑漏斗部及同侧视束。垂体上动脉的走行方向均为斜向内后上方。垂体上动脉直径0.16-0.20mmm。单干型者,起源距眼动脉起源为0-3.6mm,多干型者,第一支距眼动脉起源0-2.05mm,第二支距眼动脉起源2.48-3.16mmm。颈内动脉内侧膜是成对的幕上内层蛛网膜,牵张于视神经、视交叉及同侧颈内动脉之间,并与基底膜相连续。颈内动脉内侧膜有两种解剖类型,一种为完整的蛛网膜,内侧有丰富的蛛网膜小梁;另外一种为多孔的蛛网膜,内侧也有丰富的蛛网膜小梁。颈内动脉内侧膜构成视交叉池的外侧壁,颈动脉池的内侧壁,后交通动脉池的内侧壁。视交叉池是幕上单一的脑池,由两侧的颈内动脉内侧膜、颅顶方向的视交叉和颅底方向的基底膜围成,内有两侧的垂体上动脉、垂体柄。垂体柄的蛛网膜袖由颈内动脉内侧膜、基底膜、Liliequist膜间脑叶互相交织,共同形成,包裹垂体柄。结论:我们详细地阐明了垂体上动脉及其邻近的蛛网膜的解剖学特征,如垂体上动脉的起源、口径及走行,蛛网膜的境界。垂体上动脉邻近的颈内动脉内侧膜与垂体上动脉之间有丰富的蛛网膜小梁连接,为了避免垂体上动脉的损伤,轻柔的钝性分离或锐性分离是明智的。实验叁下丘脑动脉与邻近的蛛网膜显微解剖关系研究目的:试图通过福尔马林灌注之尸头进行显微解剖,探索下丘脑动脉与邻近的蛛网膜之间的解剖关系。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10例福尔马林固定尸头颅内动脉乳胶灌注模型制作成功后,额颞顶开颅,剥除额叶脑组织后,显露保留的嗅池、嗅束,拍照,并追踪嗅池内血管走行,观察终板池内终板内侧膜、终板外侧膜的解剖,发自前交通动脉的下丘脑动脉的解剖及邻近的蛛网膜解剖关系。取出前交通动脉,识别并测量下丘脑动脉。实验结果:下丘脑动脉由前交通动脉后壁发出,为1-3支,起源可位于后交通动脉与前动脉A2段汇合部,也可位于前交通动脉正中部后壁,直径0.55-0.63mm。向后方,可向后上或向后下走行进入下丘脑前部。终板外侧膜向上连接于直回下表面,向下连接于视交叉的上表面外侧。其向外侧方向与嗅膜连接,向内侧与终板内侧膜连接,分隔终板池与外侧的颈内动脉池。终板外侧膜很薄,不完整,阳性率5/20。终板内侧膜是很薄,不完整的蛛网膜,为蛛网膜小梁形态的内层蛛网膜,向前连接于大脑前动脉A2段,向上连接于直回的下表面的蛛网膜,向后下连接于视交叉表面的蛛网膜,蛛网膜小梁的主要走行方向为斜向后下,阳性率16/20。下丘脑动脉位于终板内侧膜的内侧,两者之间无蛛网膜小梁连接。结论:前交通动脉及其供应下丘脑的重要分支下丘脑动脉与邻近的终板内侧膜、终板外侧膜、嗅膜的显微解剖关系得到了明确。纵裂间终板入路、翼点或眶上外侧经终板入路术中可分离终板内侧膜以增加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活动度以改善术中显露。

付万新[9]2007年在《枕下远外侧入路到达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颈静脉孔(Jugular foramen,JF)位置深在,通行众多颅神经和血管。JF区疾患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外科挑战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借助某些特定的颅底入路,诸如耳后经颞骨入路(postauricular transtemporal approach)、远外侧入路(far-lateral approach)等,JF区的肿瘤已可经外科手术去除,但危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的风险犹存。迄今为止,对于JF区的解剖学研究已不乏文献报道,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毫无疑问,对JF区解剖学特征的充分把握是手术切除该区域肿瘤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在标本上模拟不同亚型的远外侧入路,对JF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特点进行了探讨,以此寻求JF区恰当的显露方法,并同时可避免该区域重要的血管神经不受损伤。第一部分: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达骨性JF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目的:通过经枕下远外侧入路的骨性JF及毗邻结构显微外科解剖学特征的观察,试图寻求在此入路中可行的JF定位标志及显露方法。方法:在10例成人颅骨干燥标本及10例成人寰椎标本上,借助手术显微镜对骨性JF及其毗邻结构,包括枕髁、舌下神经管、乳突、茎突、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等的形态进行观察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尤其是对上述各毗邻结构与颈静脉孔内外口之间的距离。统计学软件对同一个标本的左右两侧的同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颈静脉孔由颞骨岩部和枕骨髁部围成的不规则间隙,其前外侧边为颞骨岩部,后内侧边为枕骨,其长轴由后外至前内。骨性JF可分为前内侧较小的岩部和后外侧较大的乙状部两部分。两者之间借颞骨岩部和枕骨的颈静脉孔内突(intrajugular process,IJP)不完全分开。在所有标本上均可见到颞突,但枕突只出现在40%的样本中。1侧可见骨桥,占5%。骨性颈静脉孔的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在大部分的样本中,右侧颈静脉孔大于左侧。颈静脉窝位于颈静脉孔内、外口之间,JF向颅外移行过程中静脉部膨大形成的骨性穹隆陷窝,容纳JB。颈静脉窝的深度在左侧13.75+2.30mm,右侧13.62+2.63mm,未见显着性差异。②JF前内侧有恒定存在的岩下窦沟,颈静脉孔后外侧接乙状窦(GSS)。16侧标本中,GSS的后壁有乳突孔,位于上下曲中点附近的后缘处者为80%(10侧),位于上曲、枕乳缝前者5%(1侧),位于下曲以下者为15%(5侧)。JF内侧有颈静脉结节,其厚度在左侧为7.55±1.57(4.67~10.26)mm,右侧为7.48±1.70(4.25~9.79)mm。JF前内侧部的前外上方、颞骨岩部后面内1/3处有内耳门。自颅底内面观察,内耳门、JF前内侧部、舌下神经管内口叁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③枕髁位于JF外口的下内方,形态多为肾形,枕髁在其长轴的长度、最大宽度、枕骨大孔后缘中点距枕髁后缘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同一标本的左右两侧均未见显着性差异。髁窝和髁管位于JF的后内侧,髁管的出现率为90%。舌下神经管位于颈静脉孔的内下前方,其内口可被不同程度分隔,其中一侧被分隔者2例,两侧均被分隔者1例,分隔都位于内口处,没有延至外口。颈静脉结节位于JF的内侧,上面后部有一浅沟,其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颈动脉管在JF前方,内有颈内动脉通过,其与位于后外侧的的JF借助颈动脉嵴薄形骨板相隔。JF外侧为茎突、茎乳孔以及稍远处的乳突。寰椎位于JF的后方,其侧块上面有椎动脉沟。2侧的标本的椎动脉沟出现完全骨管化,另有6侧出现部分骨管化,其出现率分别为10%和30%。其余表现为浅沟。③除颈静脉孔外口的内缘与枕髁的最短距离以及茎乳孔与颈静脉孔外口之间的距离以外,其余的关于颈静脉孔内外口与毗邻结构之间的距离,在同一个体上的左右两侧差异不显着。上述两个指标的数据分别为6.39±1.32(4.27~8.17)mm(左)及5.70±1.46(3.29~7.30)mm(右)、6.21±1.43(4.05~8.93)(左)及4.81±1.23(3.61~7.15)(右)。结论:骨性JF与其毗邻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星点、茎突根部、乳突尖以及SS在体表的投影有助于处理JF区病变时准确定位。切除或磨除枕骨颈静脉突、乳突、颈静脉结节、寰椎横突及枕髁均有助于JF的显露。颈静脉结节的切除存在损伤后组颅神经的潜在危险。第二部分: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达JF区颅外软组织的显微外科解剖目的:观察JF区颅外部分软组织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的特征,从而为经枕下远外侧入路治疗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切口的选择、骨窗的形成、椎动脉与颈静脉球的处理等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动静脉分别灌注红色与蓝色乳胶。模拟经枕下远外侧入路的叁种亚型,在手术显微镜下对JF区相关的颅外部分的肌肉、血管、神经等进行观察并获取相关数据。借此比较上述入路在显露颈静脉孔区及周围结构的优劣。标本解剖步骤如下:(1)头位:头颅Mayfield架固定,侧位,乳突处于最高位置。(2)切口:倒“U”形切口,切口起自颈后中线,约在枕外粗隆下方5 cm处,直行向上达枕外粗隆,然后沿上项线转向外方到达乳突根部后,于颈外侧沿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折向下大约5cm,略低于寰椎侧块在颈侧部的体表投影。(3)分离肌肉:逐层切开枕下区叁层肌肉,暴露枕下叁角,显露位于叁角内的椎动脉及包绕其周围的椎动脉旁静脉丛、C1神经。(4)骨窗范围:以充分暴露JF区为目标,根据不同的远外侧入路的亚型,选择切除寰椎后弓和横突,磨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和枕髁。结果:①头侧直肌位于后组颅神经、交感干、颈内动静脉的前方,椎动脉及其周围静脉丛的后方。②椎动脉穿寰椎的横突孔,行于枕下叁角,该动脉于椎动脉沟处被骨膜鞘所包绕,周围可见丰富的椎静脉丛。椎动脉第叁段的垂直段的分支有肌支动脉、神经根动脉,本组发现神经根动脉出现恒定且发育较好(发现率为100%),多起自颈2神经前支上方的椎动脉后内侧壁,而肌支动脉出现不恒定,且多纤细。在10个标本中,有9个标本的左右两侧的椎动脉直径较接近,另一个标本上,左右两侧的椎动脉严重不对称,右侧椎动脉细小。在1例标本的左侧,可见椎动脉沟完全骨管化。椎动脉穿寰枕筋膜内缘距正中线的距离:左侧为15.64±1.41(13.64~17.54)mm,右侧为15.68+1.55(13.29~17.58)mm。SCS内缘至正中线距离:左侧为12.73±2.17(9.85~16.63)mm,右侧为12.63±2.18(9.64~16.37)mm。颈静脉球及邻近的颈内静脉部分收纳颅内及颅外的静脉回流,包括乙状窦、岩下窦、椎静脉丛、舌下神经管静脉丛以及髁后导静脉等。髁后导静脉的个体差异较为显着,16侧(80%)注入乙状窦末端后缘,4侧(20%)注入颈静脉球后上壁。本组未见髁管缺如,2侧髁后导静脉直径小于2mm(10%),17侧在2-5mm之间(85%),1侧大于5mm(5%)。在10例标本中的7例中,颈静脉球的最高点高于内耳道下壁的水平。上述的7例中,右侧的为5例,左侧为2例。③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共同行于颈静脉孔。离开颈静脉孔后,舌咽神经前行于颈内动脉外侧,至至茎突深面发出分支;迷走神经向下走行;副神经斜向外侧,行于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舌下神经行于舌下神经管的下外侧,出颅后与迷走神经毗邻较为紧密。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前行至腮腺。在腮腺内面神经干为一干者1侧(5%),分为2干者19侧(95%),未见3干者。结论:枕髁的切除对JF的暴露作用有限。切除颈静脉突、颈静脉结节、寰椎后弓及横突孔即可很好地显露JF区相关结构。颈静脉突可借头侧直肌辨认,并于枕骨大孔外缘磨除。颈静脉结节的切除应在骨膜外进行,同时应避免损伤后叁组颅神经。寰椎横突、侧块以及后弓切除时,应切实保护椎动脉及静脉丛。术中逐层削磨骨质并保留一薄片骨质于静脉壁上,有利于颈静脉球的保护。第叁部分: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达JF区颅内软组织的显微外科解剖目的:探讨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至颈静脉孔区的颅内软组织的显微解剖学特征,从而为借此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术中硬膜的切开以及颅内的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动静脉分别灌注红色与蓝色乳胶。模拟经枕下远外侧入路的叁种亚型。解剖操作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其中,硬膜切开选择在椎动脉前方和后方进行,比较其优劣。在手术显微镜下对JF区相关的颅内部分的软组织,包括硬脑膜、颅内的血管神经等进行观察并获取相关数据。与第二部分结果结合,进一步比较上述入路在显露颈静脉孔区及周围结构的优劣。结果:①在颈静脉孔的内口,颈静脉孔借硬脑膜分为叁个部分,前内侧的岩部,后外侧的乙状部,以及两者之间的神经部。硬膜深入神经部将其分为舌咽道和迷走道两个部分,前者内有舌咽神经穿过,后者内行有迷走神经和副神经。18侧(90%)其间被一恒定的硬膜隔分开,其宽度因人而异,约在0.7-5.2mm之间,2侧以骨桥被覆硬膜作为间隔,16侧以纤维桥相隔,2侧未分隔。②20侧椎动脉均走行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根和副神经颅根的前方,其与舌下神经的关系存在个体差异。15侧(75%)椎动脉穿经舌下神经根的腹侧达桥延沟;有4侧(20%)穿舌下神经根丝之间;还有1侧(5%)经舌下神经根丝的背侧。起自椎动脉的小脑下后动脉为18侧,占90%,多发自椎动脉穿硬膜点远侧9.45-26.57mm处。另有2侧的小脑下后动脉起自于基底动脉的起始,起始处直径是左侧1.65±0.70(0.53-2.64)mm,右侧1.59±0.59(0.63-2.26)mm。该动脉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之间的毗邻关系较为复杂,在不同的个体上存在差异。穿迷走神经根丝之间向后的12侧(60%);穿副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向后的4侧(20%);勾绕副神经根下方向上的2侧(10%);勾绕舌咽神经的上面行向下的2侧(10%)。本组20侧均出现AICA,出现率为100%,每侧1支。其中19侧(95%)起自基底动脉中、下1/3,1侧(5%)起自VA。在10例标本中的8例中,右侧乙状窦较同一个体的左侧为大。12侧中发现乳突导静脉,其出现率占60%。③舌咽神经在JF内走行在颈静脉内嵴和JB内侧之间,其头端根丝距舌咽神经根丝约2.0mm,手术时由此可分离两神经。副神经由颅根和脊髓根两部分组成,脑根干和脊髓根干中14侧(70%)两干合并,6侧(30%)被包在迷走神经鞘内,与迷走神经有蛛网膜间隔。舌下神经穿经蛛网膜和硬脑膜后进入分隔开的或完整的舌下神经管,本组标本中发现双舌下神经管左侧发生率为6/10,右侧发生率为2/10,两束神经在舌下神经管内或管外合成一千出颅。结论:在不磨除枕髁的情况下,可在椎动脉后内侧切开硬脑膜,此时,椎动脉无需移位,并可充分显露JF区相关的颅内结构,包括脑干腹侧面的结构以及枕骨大孔,并可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应充分利用脑干外侧的血管神经间隙进行手术操作。全文小结: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远外侧经寰椎横突-髁上-髁旁入路具有以下优点:1.同时暴露JF内外口,以微创的方式弥补了以往入路的不足,可以满足一期全切哑铃型神经鞘瘤的要求;2.倒“U”形切口的使用,便于沿肌间隙分离肌层及术后肌层严密对位缝合,脑脊液漏的机会小;3.有助于血管神经的保护;4.手术步骤得以简化;5.多数情况下无需切除枕髁和侧块,有助于维持颅颈交界的稳定。

李勇刚[10]2009年在《眉间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眉间锁孔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并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眉间锁孔入路模拟手术并结合局部解剖对12具(24侧)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国人灌注尸头标本进行研究。于眉间行“U”形切口,两端延伸到眶上孔(眶上切迹),观察肌肉组织动脉、静脉与神经间的相互关系,并于鼻额缝上10mm的眉间正中部形成约30mm×25mm大小的骨窗,观察其与额窦的关系;剪开硬膜和大脑镰,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颅内各组织结构的显露范围,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颅外大体解剖可见眶上神经、眶上动脉、眶上静脉、滑车上神经、滑车上动脉、滑车上静脉、鼻额缝,额窦等结构;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骨窗内的显露范围:分开纵裂和抬起额叶可达前颅底和鞍区,暴露第一、第二、第叁、第四、第五间隙,可见大脑镰、上矢状窦、胼胝体、前连合、额极、额底、筛板、鸡冠、嗅沟、嗅球、嗅束、蝶骨平台、鞍结节、前床突、后床突、鞍膈、小脑幕、视交叉、视神经、视束、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颞叶内侧、海马旁回、动眼神经、垂体柄、终板和第叁脑室等组织结构。测量双侧眶上孔(眶上切迹)之间距离为(45.92±5.86)mm;双滑车上切迹之间距离为(33.14±4.23)mm;鼻额缝至双内眦连线距离为(16.25±1.52)mm;骨窗中心点至视交叉前缘中点距离为(64.30±3.20)mm;至鞍结节中心距离为(57.38±2.72)mm;至鞍膈中心距离为(67.04±2.89)mm;至终板中点距离为(66.18±3.79)mm;至前交通动脉距离为(60.64±4.61)mm;至左侧视神经入颅处的距离为(57.78±2.25)mm;至右侧视神经入颅处的距离为(57.64±1.46)mm;至左侧前床突的距离为(63.34±2.82)mm;至右侧前床突的距离为(62.36±3.69)mm;至左侧后床突的距离为(66.63±3.44)mm;至右侧后床突的距离为(66.95±2.28)mm;至左侧叁分叉的距离为(68.02±3.43)mm;至右侧叁分叉的距离为(66.24±3.71)mm。结论:眉间锁孔入路手术可较好的显露前颅底及鞍区中线附近的解剖结构。适用于前颅底中线部位的肿瘤,如嗅沟脑膜瘤、蝶骨平台脑膜瘤;适用于鞍上区中线部位的肿瘤以及鞍内向鞍上生长的肿瘤;可用于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与传统的经额纵裂入路可以达到相同的暴露效果。眉间锁孔入路具有切口小、骨窗小、额叶损伤少、嗅觉易保留等优点,但也存在并发感染、脑脊液漏的风险,且不适用于脑肿胀病人。

参考文献:

[1]. 一侧入路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 夏家林, 马景鐗, 甄自刚, 焦德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4

[2].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夏家林. 天津医科大学. 2003

[3].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眼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 夏家林, 马景监, 甄自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

[4]. 经额纵裂入路及鞍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宗庆华. 郑州大学. 2010

[5]. 远外侧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张恒柱. 苏州大学. 2006

[6]. 锁孔手术入路显露基底动脉上段、松果体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麻育源. 苏州大学. 2012

[7]. Willis环前部动脉瘤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及显微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治疗结果分析[D]. 赵丛海. 吉林大学. 2006

[8]. 下丘脑保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孙远召. 苏州大学. 2013

[9]. 枕下远外侧入路到达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付万新. 南方医科大学. 2007

[10]. 眉间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李勇刚. 天津医科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