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为何选择李登辉做接班人论文

蒋经国的一生,留给台湾人民无限的追思与怀念。但是,唯有一件事造成台湾人民对蒋经国存有普遍不满与不解,就是他为何会选择一位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且坚决主张“台独”的李登辉作为他的接班人。也正因如此,对蒋经国不能知人善任的评价,也就不绝于耳了。

蒋经国为何选择李登辉做接班人?

◇吴建国

蒋经国与李登辉

大力推动政治本土化政策

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当时的台湾刚从长达50年日本殖民统治的悲惨命运中,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不过4年而已。在日本实施“皇民化”殖民政策的影响下,台湾人民被迫接受日本教育,大多不识中文,不会讲国语(就是普通话),只会说日语与闽南语。在这种情形下,早年的国民党政府所用各级干部与人才,自然多为从大陆来台的党、政、军人员(即所谓的外省人)。台湾本省人限于本身的学识、能力与条件,确实很难进入政府,担任公职,扮演任何角色。随着教育普及与蒋介石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运动的结果,占有几乎90%人口的台湾本省人,开始逐渐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学识、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已经具备能够跻身政界,担任公职,扮演政治家角色的条件。

底板沿轴向方向上有代表性的节点的位移及其对应的最大等效应力,可以看出节点最大位移发生在传动端的另外一边沿轴向距离挡板约为250 mm处,值为2.64 mm;此处对应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48 MPa(大于Q345钢的70%的屈服强度241.5 MPa,但是小于15MnMoV的70%屈服强度259 MPa),建议设计时在此处采用15MnMoV的铆钉,或者70%屈服强度大于238 MPa的材料。

事实上,蒋经国从1960年代起,已经开始注意到台湾“政治本土化”的问题。他特别交代重庆时期中央干部学校毕业的学生、极受其信任与重用的心腹干部李焕,要在台湾各地发掘未来足以担当重任的本省精英与人才,推荐给他。只要通过蒋经国的面试,确定是可用之才,就可以平步青云,不次拔擢,担任要职,进入中央决策高层。

为了方便李焕能通过适当的职务,接触到台湾各地的人才,蒋经国在1960年代,就任命李焕同时担任“中国青年救国团副主任”(蒋经国自己是主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三大党、政、团要职,目的就是要李焕经由职务关系,多接触、多认识台湾各地的青年才俊,得以向蒋经国引介推荐。就在大力推动“政治本土化工程”的时候,李焕有机会认识了当时在“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工作的农业经济专家李登辉。

1972年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正在筹组内阁时,为了要找一位具有农业背景的本省籍专家学者,出任“政务委员”。那时我是奉经国先生之命,专门负责发掘合适的本省籍人才,推荐给经国先生的这个工作。我最先认识李登辉是在我担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时,发现在“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中,有一位曾经留学日本与美国,得到农业博士的本省籍专家,就特别约见他;见他面貌老实,待人诚恳,加上当时政府亟需农业方面的人才,我因此安排他到省党部讲演,谈台湾的农业问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当经国先生在组阁时,需要一位本省籍的农业专家做“政务委员”,要我推荐人选,我很自然地想到李登辉,将他推荐给经国先生,李登辉从此得以进入政界,才有后来这一切的发展。

根据李焕回忆录《追随半世纪》中的记载:

3)服务性特点。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广大师生,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因此,平台建设应把握服务性这一根本原则,在平台设计时要充分以教师的角度研究其需求,设计方便、快捷的程序和界面,凸显平台相对于以往纸质管理的优势。

所以,可以说李登辉是蒋经国“政治本土化政策”的受益者。在李焕的推荐下,他得以担任“政务委员”,主管台湾的农业事务。等到1978年蒋经国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他又受到蒋经国的提拔,晋升为台北市长。这时蒋经国开始认真看待这位将来有可能身负重任的台籍精英干部,经常在下班后,亲自到李登辉任台北市长的官邸,与他闲话家常,嘘寒问暖,灌输他“大中国思想”,还经常送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的书籍,要李登辉好好研读,要他打从心底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受到年轻时接受日本“皇民化”殖民教育的影响。

一直到2003年,李焕才在笔者的追问下,说出了其中的奥秘:除了林洋港因为几次办事不力,在经国先生的心里埋下不好驾驭的不良印象之外,林洋港出身南投世家,家族成员庞大复杂,如果一旦林洋港更上一层楼,做了台湾地区领导人副手,甚至将来还有机会升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难免整个林氏家族鸡犬升天,形成政治特权,这是经国先生极不愿见的局面。相对于林洋港庞大的家族,李登辉的家族则十分单纯。他唯一的儿子李宪文在李登辉担任省主席时,已因病早逝。唯一的哥哥,更早已在二战期间战死在太平洋战场。

对于李登辉过去这段“数典忘祖”的历史,相信蒋经国是心知肚明,不过蒋经国觉得通过自己的潜移默化,加上对他的重视、重用,可以产生影响,改变李登辉的思想与心态。只是事后证明,蒋经国当年的努力付出,全是枉然。

在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留在台湾的闽南人与客家人,基本上分为两种不同对待日本殖民教育的台湾人:一种是坚决抵制“皇民化”教育,坚持自己是汉民族,是中国人;另外一种则是迫于现实,向日本殖民统治者低头,接受“皇民化”教育的台湾人。李登辉就属于后者,不但接受了“皇民化”教育,还为自己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岩里政男”,认为自己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

顺利接班成功

1984年2月,国民党召开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下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及副手的提名人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毫无疑问,由主席蒋经国继续连任,副手人选会是哪一位,就成为台湾政坛共同瞩目的焦点。在蒋经国第一任期担任副手的谢东闵,因年事已高,健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促成蒋经国决定要提名一位新人来担任副手。

李登辉日渐得到蒋经国的信任。果然,在担任台北市长3年后,李登辉再受到蒋经国的拔擢,升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治理除了台北与高雄外的所有台湾地区。李登辉好整以暇,已登上台湾地区领导人以外的“第一大诸侯”地位,伺机以待再攀事业的高峰。

由于蒋经国自己是外省人,基于政治平衡的考虑,副手自然需要提名一位本省籍、经历完整、资望足以服众的政要出任,方符合各方期待,摆平政界杂音。

BIM技术通过施工流程模拟、信息量统计,给项目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使每个阶段要做什么,工程量是多少,下一步怎么干,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顺序是什么?都变得显而易见,使管理内容变得可视化,增强管理者对工程内容和质量的管控能力(见图1)。

2.5 ACR影响因素分析 Pearson分析结果(表2)表明:ACR与GLU、FINS、FFA、IL-1、TNF-α、IL-6正相关(P<0.05)。以ACR为因变量,GLU、FINS、FFA、IL-1、TNF-α、IL-6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与ACR独立正相关[OR=1.18,95%CI 1.03~1.35,P=0.014]。

当时环顾台湾政坛,曾经担任过台北市长与台湾省政府主席的台籍人士,唯有本来走在李登辉之前、资历较深的“内政部长”林洋港与李登辉两人符合这样的条件。不过,经过蒋经国仔细思考,最后却决定舍弃资深的林洋港而选择资浅的李登辉,这是台湾政界一直不很明白的一个秘辛。

于是,蒋经国很自然地选择了貌似忠厚,在蒋经国面前行为举止中规中矩的李登辉,担任他的竞选副手。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七次会议,是在1984年2月20日在台北市中山楼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举第七任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3月21日,国民大会投票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以1012票,得票率高达95%,顺利连任。3月22日,国民大会投票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副手,李登辉以873票当选,蒋经国还亲自前往李登辉家道贺。

蒋经国这一任期,只做了3年8个月不到,就与世长辞了。从此,蒋经国时代正式结束,走入了历史,也结束了蒋家父子两代对台湾40年的统治。

因为ixx°R*ix和iyy°R*iy,所以据σixx°R*R/σσiyy°可知σixRσiy。故据引理1.2有

蒋经国去世当天晚上7点,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李登辉在“司法院长”林洋港的监誓下,正式宣誓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展开了极具争议的李登辉时代,也是台湾盛极而衰、走向没落的开端,令人感叹。

(摘自《世纪》)

标签:;  ;  ;  ;  ;  ;  ;  

蒋经国为何选择李登辉做接班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