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改推进的必要性研究——以泽州一中课改为例论文_蒋丽军

基于课改推进的必要性研究——以泽州一中课改为例论文_蒋丽军

山西省晋城泽州一中 048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现状,我国教育部门提出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结合泽州一中现阶段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当的改善措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优化教育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改 泽州一中 教育

一、当年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

泽州一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也曾拥有过专属于自己的辉煌。我校于1994年建校,199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教学班。2001年,泽州一中首届高中生毕业生,本科达线率61%,居全市首位,其中文科班本科达线率81%,在全省名列前茅。《太行日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了报道,《山西日报》也撰文报道消息。借此春风,学校硬件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校园由一座孤楼“逸夫教学楼”,逐渐发展成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公寓楼、食堂、餐厅和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等应有尽有,占地面积由53亩扩大至131亩的一所全县规模最大、容纳学生最多的寄宿制高级中学。

然而好景不长,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泽州一中逐渐变成了“二流生源”乃至“三流生源”的集中地,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一直在100人左右徘徊,多年没有突破。不仅如此,管理严格的校风让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大家充满了抱怨。为改变这种状况,时任校长李海勇不得不多方探索,想找到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先是请专家来校讲座,收效甚微;然后又对学生开展学法指导,效果亦不尽如人意。

内外交困之下,李海勇决定破釜沉舟,彻底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真正健康、绿色的发展提升之路。他说过一句话:“跟在别人后面追高考,永远追不上,拼不过。”

二、泽一课改的现状

正当泽州一中课改发展到顶点的时候,2015年4月的一则新闻报道让这一切戛然而止。泽州一中李海勇校长因涉嫌受贿罪,被晋城市检察院立案查处并刑事拘留。所有泽一人懵了。当时的泽一就像一列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对列车行驶速度及行驶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车头突然出现了严重故障,不再运转,依靠其带动的各列车厢不得不被迫原地停止,等待未卜的命运。

泽一课改,随着领头人的意外出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当时,蒙在所有泽一人心头的一句话就是,泽一课改何去何从?随后的一年,学校各项工作几乎停摆,后在各级领导的特别关注之下,具有丰富学校管理经验的常春燕校长到任,泽一这趟列车才开始带着沉重的负担艰难起步。但这时候的泽州一中课改已经严重偏离轨道。

三、我的几点建议

面对现状,我们该怎么办?为了泽一的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并坚定不移朝这个方向前进,这是全体泽州一中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所有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所有人都清楚,课改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当前情境!

那我们该怎么改?我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1.丢失的“学道”要找回来

“学道”是支撑课改的核心,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手里的学道就如战士手里的枪一样,须臾不能分离。所以我们必须把丢掉的“学道”再找回来,但这个是系统工程,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故而,在找回“学道”之前,要想办法找个替补,临时代替。给学生找回手中的“枪”。

2.师生角色要互换

必须坚持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讲解重难点知识为辅,毕竟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控制所讲时间,尽可能地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

3.排坐要改回对坐

排坐是传统课堂下学生在教室的常态坐姿,面向前,直视教师,对应的是传统课堂中的“一言堂”,课堂主体是教师;对坐是我校新课改下学生在教室的常态坐姿,学生和学生面面相对,非必要,不再直视教师,这样坐的好处是可以使得知识传授对象改变,授课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学生,在这个课堂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可作为教师为大家讲解,也都可作为学生听来自某个个体对知识的讲解,对坐对应的是新课改下的“群言堂”,课堂主体是学生。

4.评价学簇要建立

新课改下的课堂展示过程中,评价学簇的建立非常必要,它的存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学习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有意识地培训评价学簇在关键节点上的等级评价技能,做到有的放矢。

5.学校要对课改全力支持

建议学校邀请课改名校专家、学者从宏观层面结合本校实际对课改内容、方式等进行顶层设计,让我校课改内涵于理有据,并及时跟进解决师生在课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遇到挫折的时候要求我们所有人都不能气馁,只要认真查找问题,找准方向,坚定信念,没有任何困难能难倒我们。今天的我们赶上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但机遇稍纵即逝,需要我们以奋斗担起抓机遇的责任。最后,我相信,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泽一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张成林 关淑婷 新课改前后教学实施情况的对比分析——以沙滘小学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6,(11)。

[2]曲晓燕 新课改环境下的音乐教学思路浅谈[J].音乐天地,2017,(02)。

[3]邓晓婉 新课改下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4]谢蕊 新课改下小学教师话语霸权及其消解[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5]俞正强 课改为什么总在形式上打转转[J].人民教育,2015,(10)。

论文作者:蒋丽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基于课改推进的必要性研究——以泽州一中课改为例论文_蒋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