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生为本的讲评课新模式论文_张红

探究以生为本的讲评课新模式论文_张红

——把课堂让给学生

张 红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55200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理论强调教育应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元认知理论的两大要素即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过程,它与新课标中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自我评价与反思的理念是一致的,不仅重视了知识的获得,而且重视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只要我们把元认知理论渗透到讲评课的教学环节中,就能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气氛搞活;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技能,从而把讲评课的效益提高。根据以上理论,把课堂让给学生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常考点的归纳,让学生开口讲

每节讲评课都有一些常考点,都有一些知识点是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的。这部分知识教师讲,学生不愿意听,应该留时间给学生开口讲,目的是为了回顾该部分所学过的地理知识以及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丰富该部分知识内容。不仅要让学生讲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要讲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讲出自己成功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使全班同学都能分享他成功的果实。其他同学也可以参与讨论,使原本零碎的知识通过集体的智慧串接起来,效果远比教师归纳强。比如讲到地理学史,叫几个同学开口讲,你一言我一句,把高中阶段学过的记得的都讲出来,同时把记忆小窍门讲出来,减轻其他同学的记忆负担。同学之间通过互相补充、积极参与的形式,轻松地记住了地理基础知识。

二、典型例题的解答,让学生动笔写

讲评课就是要讲学生觉得最困难的地方,把问题进行归类,重点讲评。如何通过讲评课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典型例题的讲解是关键。大量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被动地看投影或看黑板板书,效果较差。由心理学研究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知,通过教师的教评,学生只能记住内容的10%-20%,又听又看能记住70%,如果积极参与则能记住90%。这说明,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解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为此,我把典型例题的展示采取了让学生动笔写的方法,让具有不同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求解过程展示给大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既是一种艺术享受,又让学生在画画写写过程中感悟、总结,当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后,这种带有感情的脑力劳动不但不疲劳,而且复习效果好。

三、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动手做

讲评课要调整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动手做,真正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靠讲课靠背书,不可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只有真正进行活动探究,才能定下最佳设计方案,才能暴露学生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提高。

四、易错点的纠正,让学生自己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让学生自己反思。通过加强反思积累经验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解题不能只满足于求得答案,还需要对解题进行反思。反思既是问题的一部分,又超越了问题解决的本身。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总要布置学生认真纠错、认真反思,可是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我们做了改革和实践,把纠错与反思从课外搬到讲评课的课堂上来,让全班集体参与。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自己来讲解、自己来纠错,然后在课堂上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最后介绍自己纠错后正确的解题方法。如果是计算题,还可以拿评分标准给学生,让学生给自己评分。这样做,既让学生知道了如何捕捉得分点,又让学生规范了解题,一举两得。对典型例题的解答,要多下功夫认真反思,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做到会一题通一类,一通百通。另外,还要求学生想想障碍是怎么越过的,以便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吃一堑长一智”,如果能做到考后满分,那么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

五、留时间给学生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问题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讲评复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再在课外探究,这就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三讲评课的努力方向。让学生在体验与思考的过程中,在感悟与认知的冲突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构建新知识,比教师传授知识要好得多。要让学生用“问题意识”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科学学习的能力就会提高。只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有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就会是活跃生动的课堂,就是我们希望的效益提高的课堂。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知道了学生怎么想,然后讲学生最困难的地方,花的时间少收效高。根据考纲考法的研究,可让学生自己出题考学生。

总之,高三复习讲评课中,试卷讲评课需教师潜心设计,每次讲评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变化,不能公式法和套路法,从讲评课的效果下功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答题摸查情况,实施有的讲评、针对性讲评,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实惠,使每一位学生的解题能力都得到提高。不能主张课堂容量有多大,只要关注信息量有多大。学生有无进步发展或学生能否构建知识网形成能力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以生为本,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评在易错点。不是看课堂上讲了多少,而是看这堂讲评课学生收获了多少、感悟了多少。不管讲评课的模式如何,只要学生积极性提高了,重点难点突破了,讲评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就是好的讲评课模式。

论文作者:张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探究以生为本的讲评课新模式论文_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