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题目练习设计教学论文_冯小山

小学数学课堂题目练习设计教学论文_冯小山

冯小山(伊宁县阿热吾斯塘镇喀尔墩小学 新疆 伊宁 8351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练习题目的选择是支撑课堂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且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当前小学教学中,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已经逐渐由练习题的数量转向关注到练习题的质量,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练习题目,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具体到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题目的趣味性、层测性、针对性与多样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090-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能够对整个课程的发展发挥着支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以辅助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问题的设计既要能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接受范围,照顾到趣味性、直观性等;也要照顾到作为数学问题的生动性、逻辑性,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于课堂练习进行巧妙的设计构思,以期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启示。

一、设计有典型性和生活化的课堂练习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练习具备典型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各种商品及标价)。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认识商品标价,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源于生活。因此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可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等,亦是一举数得。

二、练习的设计要有示范性,全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问题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平常的练习设计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发现和总结知识的规律,还应设计一系列的典型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构建和完善知识的体系。例如,在对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复习课上,我们可先设计这样一组基础题。

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半径为10分米,高20分米。

①给这个水桶加个箍,求箍的长度是求什么?

②求这个水桶的占地面积,是求什么?

③给这个水桶刷层漆,是求什么?

④求这个水桶装水的体积,相当于求什么?

紧接着,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另外一组题目:

一根圆柱形的木头,半径为10分米,高20分米。

①将这根木头横着放,滚动一周,求滚动面积。

②将这根木头削成最大的圆锥体,求该圆锥体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削掉部分占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

④沿着底面直径切割圆柱,表面积增加多少?

⑤沿着圆柱底面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加多少?

像这样多方面、多角度的练习设计被开发和解决后,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会更全面、更彻底。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现实生活的问题的解决不仅需 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 能力。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 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如:学习了“百分数 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 如果买 3 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 票,按原价的 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 1000 元。 (1) 如果你家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 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家庭去旅游有什么建议呢?

四、自主性练习,成为知识的构建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练习环节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教学“百分数”一课时,教师布置以下预习作业:(1)读:阅读课本P77-78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查:查一查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了解百分数的应用。(3)读写:读一读、写一写你身边的百分数。(4)理:理解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辨析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5)惑:提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在这份练习设计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练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果说平时的新授课像“栽活一棵树”,那么,复习课则是“育好一片林”。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和查漏补缺。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复习”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环节:(1)回忆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2)同桌合作回顾各个平面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并写在小纸片上。(3)梳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4)展示合作讨论的成果,反馈梳理。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先生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别把学生看作什么都不会的白纸,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要向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大胆地把学习任务教给学生,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必能达到教师的期待。本课中,学生从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的过程、面积计算公式的变式、各个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和其他几个计算公式的关系等方面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复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既增长知识,发展智能,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五、题目设计的多样发展

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目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对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逐渐增强题目的难度,并且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一定的基础知识的计算,如学习分数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计算“16×5/32=”,“3/10×5”,这些内容能够使学生打下基础,但是缺乏变数,学生难以发挥变化。进一步的,组织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探究,如“一张报纸的厚度是1/5mm,100张这样的纸落在一起,厚度大约是多少cm?”,在这道题中,学生需要转几个弯,需要运用分数运算计算出答案,再将毫米转化为厘米等,这样的练习题目的形式就更为丰富了,使学生更有探索的欲望。在一节课的课堂练习中,也是忌讳平淡无奇的,缺乏挑战性往往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到课堂练习题目的探索中,将其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实现教学的发展。随着新课标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反思,逐渐实现教学的突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更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结合教参中的数学知识,将现有的练习题目进行生活化包装,运用于教学中。

论文作者:冯小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题目练习设计教学论文_冯小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