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知识教学之我见论文_代志美

小学音乐知识教学之我见论文_代志美

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 山东 青岛 266700

雨果说过:“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他的话充分表达了音乐的魅力。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学以其内容自带的美感吸引着学生、感化着学生,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最放松、也是最喜欢的校园生活之一。但是也应该看到,小学音乐教学的现实情况中,知识和技能教学已成为其中的短板,老师们重视歌曲演唱教学、轻视欣赏能力的培养、忽视或者忽略乐理知识的教学已经成为常态。2011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的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音乐知识的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成《课标》要求,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我们教学中的短板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有效融入音乐知识教学呢?

一、既重视音乐审美功能的传承,又重视音乐时间能力的培养

课改以来,音乐课上学不学音乐知识就成为一线音乐教师不断挣扎地一个问题,一段时间里人们片面强调音乐的体验、审美功能,仿佛在教学中提起识谱教学、加上音乐知识教学就会让人觉得是在灌输、是在“填鸭”。在不断地争议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教学是有前提条件的,它是针对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重视技能训练而言的,淡化音乐知识的教学并不意味着不要知识教学了。离开了音乐知识的音乐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导致音乐教育走入死胡同,小学毕业甚至中学毕业的学生不识谱、不能自学歌曲,缺乏基本的音乐素养成了普遍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的理念先行、从思想意识上认清音乐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将音乐知识教学作为自己课堂教学必备环节加以贯彻,是我们进行教学改进的基础。

二、挖掘教材内涵,科学裁剪、梯度递进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由易到难、梯度递进将音乐知识穿插在歌曲和欣赏题材中有序展开。如在识谱这一知识与能力板块中,教材的梯度安排是这样的:一年级:认识五线谱或简谱音阶;二年级:学会手势音阶,认识简单音符、认识附点,认识字母谱,用唱名唱出旋律;三年级:会识谱唱歌、复习附点音符知识,并将附点音符唱准;四年级:能够识谱整首歌曲乐谱,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五年级:熟练掌握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唱准装饰音和带记号的音;六年级:能够很快识谱唱歌。各年级段目标清晰、难度层层递进。

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挖掘教材,紧扣教学进度,做到教学裁剪、梯度展开,使音乐知识的介入不突兀、不冒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力所能及可以接受的内容是我们进行音乐知识教学的必备条件。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将音乐知识融入教学各环节

音乐教学是灵动的、具有美感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又是极具理性的。教师方法得当就能让音乐课堂刚柔相济、水到渠成。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

1.创设教学情景,自然进入音乐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应创设适当教学情景,将音乐知识的教学渗透融入到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对音乐的欣赏中,使他们轻轻松松地接受、掌握知识。

如在《西风的话》的教学中,认识渐强和渐弱这一力度记号是这首歌曲的知识点。我设计了“西风老人来访”的教学情景,紧扣歌曲内容,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了聆听西风老人乘坐马车由远及近来访和访问结束由近及远离去的情节,请学生模拟这两种音乐效果,并适时出示两个音乐记号。让学生在模拟后说说两种不同效果的声音都是怎样发出来的?气息和力度的控制方法是什么?使知识点在歌曲学习前就先呈献给学生,在后面的音乐教学中,又根据两个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不断地进行练习,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习得了这一演唱技能。

2.以游戏为载体,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需要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去吸引他们,才能让他们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音乐游戏就是这样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如在教学《其多列》时,初次聆听歌曲后,我请一组学生用XX的节奏跟着音乐走路,引导其他学生注意聆听和观察。第二次聆听时,再请另一组孩子用XX X的节奏尝试“跑跑走”。让学生对这两个节奏进行表现。第三遍听音乐后,让学生用XX XX 的节奏尝试“跑跑 跑跑”。音乐结束后,我出示了包括以上三种节奏的多张节奏卡片,让学生从中选择刚才自己做跑走游戏时用了哪种节奏,孩子们都能很快选择出来,在这种游戏中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几种节奏。

3.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学音乐知识的能力。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将多媒体运用到音乐课堂上、音像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除了教材自带的音像材料外,我还将微课这一新生事物运用于音乐教学中,针对各知识点制作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微课,根据需要投放到班级互联网平台中,让学生点击学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学习音乐知识是给学生“授之以渔”,而非仅仅“授之以鱼”。不断地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只要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方法上巧于设计,使音乐知识的教学妙趣横生,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轻松地学,在唱好歌的同时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论文作者:代志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小学音乐知识教学之我见论文_代志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