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用数学文化充实小学数学课堂论文_张珺华

浅析如何用数学文化充实小学数学课堂论文_张珺华

张珺华 山东省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山东 诸城 262200

【摘要】数学文化现在正与其他各种文化一样,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谈。数学文化并不是只有成年学者才能接触的领域,小学课堂同时也需要它的加入。通过数学文化充实的课堂,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爱上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故事,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接触数学文化的冰山一角,对数学领域产生好奇心,就会自愿用心接触数学,学习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数学文化加入的课堂,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还提升了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也有帮助。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课堂;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14-01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创新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内容。数学文化作为一个经常被数学研究者提起的词语,现在正在慢慢的融入课堂。小学正是人们开始正式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利用数学文化,提升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数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当然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甚至它的文化也有着专门的研究团队。在数学的大体系中,数学文化不应该被忽视,它对初学者理解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的魅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篇笔者将就数学文化充实小学课堂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运用数学文化,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一、简述数学文化

(一)数学文化的内容

数学文化与平日生活中大家经常提到的家国文化类似,但内核却不同。“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决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技术,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的基本工具,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包括理性思维、严谨素质和创新精神等,都是数学文化的重要体现。从一般的道理看,文化即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数学则既是人类精神文明又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尤其要关注到,数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数学不仅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而且,数学也最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为真理而孜孜以求乃至奋不顾身的精神,以及对美和善的崇高追求。[2]数学文化包含了数学中的思想、方法、观点,以及这些观点的形成和方法的发展。正如我们要了解国家的文化,增加爱国情感一样,了解了数学的文化,才有助于学生爱上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二)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在懂数学的人看来,数学是一种艺术。数学文化渗透进了他们的生活中。对他们来说,数学的魅力在于不断地求知,不断的了解这些数字的奥秘。数学文化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愿意自己走进数学世界,提起笔来计算,而不仅仅把它当成工具。“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显性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史实与故事、人物与著作……,还包括隐形的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策略、数学精神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成绩提高,史实与故事、人物与著作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对一个符号,或者公式的来由感兴趣,或以某位数学大师为榜样,都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热情,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不再枯燥。

二、数学文化如何充实小学课堂

(一)在课堂上引入数学历史趣事

小学生年龄尚小,由故事开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一些数学小趣事,以及数学史上的一些事,比如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或者与当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小故事,将成语与数字相结合引入课堂,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注意的是要用有趣的语言描述出来,在故事中可以加入提问,让学生从故事环节就加入思考。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展示一些数学工具模型,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数学先祖的发明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的典例,可以适当给学生解释一些原理,古人如何发明的工具,当时的时代背景,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我国古代的数学学科发展,介绍一些有名的数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九章算术》首次提出负数的概念并且加入了负数四则运算的方法。还有《周髀算经》,其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都值得我们现代人思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古书中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既了解数学文化,又接触了中国文化,还可以发散思维,增加热情。

(二)在课堂中用数学联系生活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聊的,就是10个数字的运算,解决了课本上的问题就算完成了学习。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师要负责把这种想法纠正回来。将数学与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应用带入生活。明白数学的实用性,学生也会更加的原意主动学习数学。将数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也让学生能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还有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对方法的背诵,不需要自己再去思考,从而产生“数学就是背诵”的思想。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更加需要教师用数学文化去感染和熏陶。数学的乐趣在于研究、探讨,没有自己钻研过的数学思维不是自己的思维。自己动手运算,才能感受数学的文化与魅力。教师要及时制止“死记硬背就能学好数学”的思想,鼓励学生自己运用方法,自己创造新方法。

(三)动手与思考相结合

数学不仅是一门动脑的学科,更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科。在学习小学数学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动手计算,尽量不要心算。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算掌握得不熟练,经常会算错。并且小学生使用心算,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感到自信,而是懒得用笔纸计算,有时候没有算出结果就直接填上一个答案。教师一定要鼓励他们多用稿纸,从小培养运用稿纸的习惯,并且做整齐的草稿。数学的奥妙只有在稿纸上才能体现出来,数学的思维在草稿中体现得更加完善。

课堂上也能采用这种手脑结合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折纸体会空间;用硬币、骰子等让学生感受概率;用盐、苹果等让学生感受重量。亲自动手留下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让数学文化渗透课堂。

结论

数学作为一个庞大的学科,衍生出了自己的文化,数学文化包括了数学中的许多方面,要学好数学,了解数学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用数学文化来充实小学课堂,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使增加学生数学热情。有趣的故事,奇妙的模型,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探讨数学的乐趣。数学文化的加入也可以使课堂不再枯燥,学生愿意投入课堂,思维跟着老师走,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数学文化传承的思想也可以被学生领悟,逐步爱上数学,愿意在数学学习上花时间思考,创造新方法,开拓新思维。数学文化是小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张荣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1-32.

[2]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1(03):1-4.

[3]刘用彬.小学课堂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2(Z1):18-19+116.

[4]蔡江平.数学文化点缀小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4):135.

论文作者:张珺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用数学文化充实小学数学课堂论文_张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