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的经验浅析论文_谭玫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的经验浅析论文_谭玫

重庆市潼南区龙形镇檬子小学 402672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加强学生课堂的参与感,发展学生的解题思维。本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从“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启发性”“明确发问目标”“掌握发问时机”“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重视对学生回答内容的点评”这几方面论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 教学设计 教学经验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虽然实施了课堂提问教学,但是由于关注点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使得提问教学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进提问的方式和策略,总结经验,制定正确的提问教学模式。

一、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启发性

个体之间一定存在差异,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关于层次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问题的层次性。对于问题的设计,要做到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脚踏实地、慢慢进步,切记不要将过多的难题抛给学生,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降低语文课堂回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层次性。教师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定,并分为优、中、及格这三种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问题难度。这样每个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会因为问题过难回答不出,也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没有得到锻炼,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适合的问题进行回答。提问的本意就是启发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教师的问题设计可以根据课本拓展到课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二、明确发问目标,掌握发问时机

每节课教师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课堂提问的设计就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展开,这也决定着问题是否具有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发问,而是要针对知识重点进行提问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换位思考,明白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可以学到什么知识,从而更好地明确发问目标。

把握提问的时机也能有效促进提问的有效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学生似懂非懂、想要回答问题但是又不好意思主动表达的状态下进行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可以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给予学生一定的解答思路,这样学生就能有解题的想法,这时在进行提问最有效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主动和其他人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时,可以对该学生进行提问;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点也可以展开提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抓住正确的时机,当学生在“愤”和“悱”的情况下进行提问,才能达到提问的最好效果。

三、灵活选择提问方式

由于受到当前教育环境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思想往往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上课进度,在提问时往往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希望利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这一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在选择学生回答时,只选择举手的学生。这两种情况会忽略对成绩较差和性格内向、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培养,使其成为提问教学过程中的旁观者。这样的教学无法顾及所有学生,还可能打击部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好学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选择提问方式,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和舞台。叫答方式对提问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叫答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含举手叫答、集体叫答、随机叫答、规则性叫答等等。不同的叫答方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因此,教师在实施叫答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境采用正确的叫答方式。

四、重视对学生作答的总结归纳

当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会给予一定的反馈,而对学生回答的深度并没有进一步的展开和深究,这样的做法不能将提问的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给予反馈的同时还要对问题本身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总结,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确保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制定问题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文本解读的关键点进行问题设计,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掌握正确的发问时机,利用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总结。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意义,学生才能从中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丁夕 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19。

[2]姜智魁 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开展与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29。

[3]钱怡心 消“刻板印象”,除“马太效应”——优势视角看小学生写作的心理水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90。

论文作者:谭玫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的经验浅析论文_谭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