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罗马艺术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文_卢阳倩

从古希腊罗马艺术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文_卢阳倩

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出的火花,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站在古希腊罗马文化这一西方文化源泉背景下,探讨蕴含东方古典文化魅力的孔子思想:以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一人生追求为例,寻求思想内涵上与古希腊罗马哲学艺术,审美角度上与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契合点,感受东西方文化魅力之伟大。

关键词:和谐,美学,内心

一、引言

古希腊罗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西方文化起源的摇篮,在这古老的废墟上残存的艺术,却给以人类永恒的魅力。科学、雕塑、建筑、艺术、哲学各自都担负着刻画这一伟大时期的历史使命,至今无一不灿烂夺目。而被视为东方文化起源的孔子思想也同样熠熠生辉。孔子语录可谓博大精深,脍炙人口的哲理名言太多。他提出一生应当追求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莫不是在审美的人生构建中采撷出智慧的结晶。追溯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在东西方的文化思潮中,寻找那闪光的汇合点。

二、解读思想内涵

(一)“兴于诗”

初读这句,我们自然会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读诗使人兴奋。当然,孔子在这里强调的远非这么简单。首先,他所强调的是一种诗教的思想。

“兴于诗”即诗可以唤起人的感兴,而感兴“是人的精神在总体上所起的一种感发、兴发,是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升腾洋溢, 是人的感性的充实和完满, 是人的精神的自出和解放。” [1] 简单说来就是诗歌对人的精神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这种作用强调的就是一种感情的生发。“兴, 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也。”(《论语章句》)因而读诗最重要的是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正因为“诗本性情”,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才会让我们觉得“诗是有灵性的”;正因为这种与生俱来与人相通的独特“灵性”,让诗成为了开启人类智慧的关键之物,所以孔子主张教育要从诗歌开始。诗教是其它一切教育的基础, 再精确的教育没有情感教育做支撑,它只能是一盘散沙,凝聚不了一个人的整体思维,也激发不了一个人感知知识的灵性。

自小开始学习语文,我们首先会接触到唐诗三百首,尽管当时不能全面理解其中的内涵,但是摇头晃脑地熟读那些著名诗句,我们会感觉在靠近李白、杜甫那些大诗人们,想象着他们当时的姿态,情感上会有一种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从深层次对诗歌进行把握,从朝代的兴盛衰亡看到诗人的忧国忧民,感受浓烈的爱国热情,感受诗人想保家卫国却愤愤不得志的无奈,感受诗人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这些虽相隔世纪之久的情感却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放眼古希腊罗马文化,这被称之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我们也能找到和孔子思想的汇合点。雅典的奴隶主子弟7至14岁入学校,就要求学习诗歌和朗诵诗篇。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就提出了要开设诗歌类课程。他认为神话、传说、和诗歌之类的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的多。此外,孔子的“兴于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性灵的解放。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把最本质最初的自己解放出来,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孔子就曾回答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能安于最简单的生活,坚持最初的自我,内心达到一种通透与和谐,这已经是在贤德的道路上了。而“和谐”,是古希腊最早形成的审美观念,由最初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是具体的,一种看的见的, 慢慢过渡到德谟克利特一种哲学范畴“看不见的和谐”。[2]也就是一种自身和谐安定的状态,一种精神上充实完满,不争不抢,淡定从容的状态。

诗歌是美的,它外在的结构、韵律、节奏足以给我们带来审美的享受,“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侵入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柏拉图)

诗歌是美的,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和谐之美,我们会感到万事万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很和谐的画面:山水辉映、溪涧鸟鸣。置身于这样的诗歌氛围中,周围的喧嚣宛如一片片浮云,早已随风飘去,从内至外都感受到了和谐之美,这其实就是诗歌对人心灵的一种塑造。

(二)“立于礼”

对于“礼”,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孔子的“克己复礼”至今仍脍炙人口。“礼”,起源于祭祀,是一种巫祝活动,也是人与神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所谓的“立于礼”是从对礼的遵从中接近“仁”的过程,这也是孔子重要的礼教思想。

“兴于诗”让我们抒发自己的情感,解放自己的性灵,可是凡事有“度”,我们不能完全放任自己的情感甚至是欲望。礼教的目的则是教育人节制和约束个人的欲望和情感, 在具体的活动中如何“立人”。这就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颜渊》)孔子提倡的礼教并非只是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刻板的大道理,而是“循礼归仁”,掌握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他的“礼教”更多的是“理”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纵观古希腊文化史,人们曾形容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向人间”的人。可见,他在西方哲学界的地位并不亚于东方的圣人孔子。翻阅著名的“苏格拉底的对话”,不难发现他颇为强调的“德性”概念,而这其实与孔子《论语》中的“仁”有着一致性。苏格拉底在他的著作《申辩篇》中曾引用德尔菲神庙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强调要在心灵中寻找一个“最强的原则”。无可置疑,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 一生都在追求人心中的道德原则,即 “德性”和“仁”。

他们都没有框定出具体概念,却告知我们如何努力达到“德性”与“仁”境界的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性就是知识”……这实际上也是做到“立于礼”的一个必经过程。

(三)“成于乐”

曾听得“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对于孔子酷爱音乐的这股劲十分佩服,也感叹孔子不仅思想出众,更精通乐理的才能。现如今再次理解“成于乐”,便不难发掘孔子的乐教思想。

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就将音乐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亚里士多德说:“从前,音乐所以列为教育的一门是基于比较高尚的意义的。所以,我们的祖先把音乐作为教育的一门。”孔子强调“乐”来涵养自己的性情,在自然与快乐中追寻“尽善尽美”的“仁”的品性,这便是人格修养的最高阶段,。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用音乐、用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 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这其实也是之前“兴于诗”中提到的“和谐之美”,用音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此达到情感的平和。柏拉图也就得出与孔子乐教思想相似的结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音乐是“一点点地渗透、悄悄地流入人的性格和习惯, 再以渐大的力量由此流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再由人与人的关系肆无忌惮地流向法律和政治制度。” [3] 因而,“成于乐”实际上是将“兴于诗”的情与“立于礼”的理融合,达到一种情理相融,圆融合一的和谐状态。

三、品味审美文化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这句话也出自孔子语录。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很容易地就理解为孔子是在谈论音乐,但其实可以看作从音乐的角度阐释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中有诗,刚开始,即“翕如也”,是一种感性的喷发;音乐中有礼,即“纯如也,皦如也”,节律更加清晰,完整;最后要成为乐,达到“绎如也”,既非单纯的诗,也非单纯的礼,而是两者和谐相处,浑然天成。

显然,这句话在乐理的阐释中充满了一种艺术气息,同时借鉴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美学,更是产生了一种美感。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形成了历史悠久的神话和荷马史诗,透过荷马史诗的描绘我们看到古希腊雕塑、建筑、音乐、绘画这些文艺相当发达。而后从建于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色雷斯的波塞冬神庙等一系列艺术作品中演变出了“美是和谐”的美学思想,这也成为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总体特征,为古希腊罗马美学奠定了基调。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个对仗工整的词本就在形式构建上有一种和谐之美, 而所要传达出的最终意境可以理解为一种“诗意地栖居”:试想一位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古代文人,为人处事尽谙忠恕之道,在山涧鸟鸣处弹奏高山流水般的雅曲,逍遥栖居。这样怡情养性的生活画面,岂不能带来一种和谐曼妙的意境,岂不是一种从文艺本身的和谐上升到了一种内心的和谐?

四、结论

“兴于诗”让我们寻回最初的本真,在最纯的情感中解放自己;“立于礼”让我们在理性态度下规范自己;“成于乐”是上升到另一个维度,从内心深处去完善自己,实现情感和理性的和谐统一。在内涵上,它契合了古希腊罗马哲学艺术的精髓;在审美上,它契合了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基调,如此简单朴素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不寻常的力量,足以令我们叹服东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阎国忠等著.《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129.

[2] 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3] 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M]. 王晓朝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4] 李煌明. 论儒家传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结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 .

[5] 叶秀山.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6] 印晓红. 孔子美育思想新解[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作者简介:卢阳倩,女,汉族,1993年3月,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论文作者:卢阳倩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从古希腊罗马艺术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文_卢阳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