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圣人观论文_郑晔

浅析孟子圣人观论文_郑晔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摘要:“圣人观”是儒家文化的一大核心内容,在“圣”的显现和发展中,“圣”成为一种理想的人格所代表的意义,“圣人”也逐步开始平民化,圣人观也慢慢演变成系统的理论思想。儒家的圣人观从产生,到后续不断发展壮阔,对其时代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乃至今时今日,其影响力犹存。先秦儒家的圣人观以孔孟为代表,确立了后期圣人观的基本面貌,积极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质量,并奠定了后期诸子百家圣人观的基调。

关键词:圣人观;仁政;孟子;性善

圣人,原本指存在于古老时代的伟大英雄人物,当我们提起“圣人”,一般会联想起一些形象伟大且开天辟地式的人物形象,例如尧、舜、禹等,但是后来“圣人”也逐步变成人人都可以自由追求并通过努力可以成为的形象标志。“圣”和“圣人”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圣”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优越的完备的能力统称,而“圣人”,是“圣”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圣”的一种实在结果。“圣人”是实际存在的,尧、舜、禹,便是一种圣人形象的象征。这就意味着,圣人逐步走向人间,是可以被追求,甚至可以达到的一种目标。从已经具体存在的事物中抽出共同特征,总结为经验教训,便成为到达目标的一大有效途径。

先秦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便已提出并论证了“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的道理。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进行人格的修养,普通大众也是可以成为理想人格意义上的圣人。圣人不再是高高在上可遇不可求的传说存在。圣人观逐步演变成一种概念,诸子百家都预设了属于自己的圣人观,其目的在于通过自己所认可的方式,便可以成圣。

在儒家思想中,以道德修养为核心,他们的“圣人”是“博施济众”(《论语·雍也》)、“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的圣人。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一种思潮——圣化运动,是对圣人文化设立的一个认同标准。有了统一的价值判断,通过一个恒定的标准,来改变社会秩序。同时,圣化运动以先贤为标榜,通过各种宣扬和美化手段,加工出理念上的圣人,从而确立了圣人的导向作用和主体地位。

圣人观,是对圣人的观点、看法或者判断圣人的标准。但是,圣人观作为一种观念,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一定是依托于实物的存在而衍生,所以,圣人观的完善与成熟,也意味着圣人的特征有了清晰的标准。

先秦时期,孟子是更加完备发展前期孔子圣人观的节点。孟子生活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孟子希望各国之间停战,实行他的政治举措:“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他认为只要实行他的“仁政”政策,无论哪一国的君主都可以统一天下。孟子认为“仁”是“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见别人的痛苦,“仁政”就是统治者根据自己的“不忍人之心”“推己及人”的结果。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这是孟子认为“为仁”的主要方法。齐宣王说自己好货好色时,孟子说:“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只要“举斯心加诸彼”,仁政同样可以实现。

对于君臣二者之间的关系,孟子说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将君臣之间的相互要求缩小了差距,告诫国君用仁道进行治理。但在孟子思想中:“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这个君主只是一个职位,并不是最高拥有者。能被天选中做君王的人,必定都是圣人,在这个圣人年老的时候,要选一个年轻的圣人来接替他的位置,但是如何来检测天意恩赐,却要看是否被老百姓所拥护。这实际上是民意替代了天意。归结下来,“民”是孟子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因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便是出自孟子。“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在农业时代,土地和粮食是最重要的,土地和粮食就是国家的象征,世世代代,没有万古不变的,一切都会存在,但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能变换的就是“丘民”,这充分说明了老百姓才是根本的存在。孟子虽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但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阶级性,他认为,人的社会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需要“通功易事”,孟子想用社会分工来证明阶级对立的合理性。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在这里阐述了剥削阶级的合理性存在,立场与劳动人民完全相反了,但是孟子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立场本身就是站在剥削阶级立场,能够提出“民为贵”的主张,已经足够使他的思想在当时社会现状中起到作用。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仁政”,孟子还主张井田制:“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是针对贵族富豪们强制占用大量土地,老百姓流离失所而提出的。在老百姓们按照孟子的政治方针实现了物质基础的满足之后,孟子认为还要接受教育:“设为庠序学习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养,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老百姓们不但吃饱喝饱,生活有保障,还懂得礼义,这才是孟子理想的“王道”的完成。

“性”是人的本能特征,是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孟子“性善”的“性”,是作为个体的“人”独有的属性,孟子认为性善是人天生具备的,没有阶级种族之分的,不是后天学习或者环境给予的,但也不是说,每个人生来就是道德完全的人,而是,每个人生下来,他的本性里面含有善的因素,孟子也称为“端”。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小孩子自觉自动的知道要爱父母,敬兄长,无需刻意去学习道德的理念。孟子还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便是“四端”,这四端发展即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人人都有四端,圣人就是将四端发展为四德完备的人。

孟子与告子之辩严谨而详细的阐述了其人性论。《孟子·尽心上》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强调了善都根植在心内。孟子把人所专门拥有,且先天就存在的性质称为人性,而人的这个人性在孟子看来,本质是善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且高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拥有“性”。《孟子·告子上》:“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人绝不能因外在的诱惑丧失自己的良心,那样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和禽兽便没有区别了。

孟子的性善不光是一种天赋,还是一种可以实现的能力,即圣人是可以追求实现的。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舜居住在深山里,与树木、石头作伴,与鹿、猪相处,他区别于深山里不开化百姓的地方是很少的。可是等他听了一句善言,见了一种善行,就会立即照着去做,像决了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势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可见性善是人人具备的基础,如果人人自以为性善而不去行动,那么性善的存在价值便没有真正得到实现。孟子之所以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有性善的根源,而向善是选择。

性善是本性,向善是动机,而真正去做到善,是实现性善的重要环节。孟子强调:“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只有真正去做了,才是完备的善。

《孟子》中记载到:“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在这里认为,凡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能力和欲望就是性,他将人的本能视作性。孟子则不赞成这个观点,他认为性是人的本心,是仁义礼智四端,如果告子的说法是对的,那么人之性和牛之性就没有差别了。生理上的本能确实是人和动物共同拥有的,但是相同的属性是不能区分事物的,如同“白羽”、“白雪”、“白玉”都是白的,但羽、雪、玉在本质上却是不同的,就像人和动物,所以孟子要求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去区分人不同于禽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用人性善来驳斥告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有性善的本质,是为人所独有的,人如果丢是了自己的本心、良心,那么和禽兽也就没有分别了。在孟子看来,人与人之间也是有分别的:“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君子与庶民之分,成圣的路径才得以通透。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眼夫!”

告子认为:“人的本性好比杞柳树,义理好比杯盘,把人的本性纳于仁义,就好比用杞柳树来制造杯盘。”告子的核心是仁义不是生来具备的,而是要把原来的人进行一番改造,人才会有仁义,就像杞柳树改造后才能产生一个器具,因此仁义是在后天形成的。然而孟子则问到:“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制成杯盘呢?还是毁坏杞柳树的本性来制成杯盘呢?”想要制成杯盘,当然不能够顺着杞柳树的本性,而是要将杞柳树进行改造,这一点告子是承认的。接着孟子又问:“如果要毁坏杞柳树的本性来制成杯盘,那么不也要毁坏人的本性来纳入仁义吗?那告子你的意思就是要率领天下人来破坏人的本性仁义了。”告子认为人性无仁义,而且人没有仁义的欲望,都是要靠外界环境和力量来进行把握,孟子用人性固有的“仁义礼智”进行反驳,主张“人无有不善”、“仁义内在”,这四端经过发展最后会变为四德。

儒家的圣人境界论之所以能为人们普遍接受,并流传至今,影响千百年,有它自身的价值所在,首先,儒家的圣人观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而不是遥不可及,和其他类似于仙人、神人的圣人有着本质区别。在儒家的系统理念中,圣人也是人,外在的物质基础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圣人与凡人的人生境界。而达到圣人的路径也并不是不可寻,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境界,离圣人的距离便在逐渐缩短。这样一来,圣人是值得被歌颂和追求的,人人都有和圣人一样的本质属性,成圣就是个人的修为问题了。

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便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虽然毛泽东从根本上反对“圣人”的提法:“我们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圣人?要说是圣人嘛,圣人就多得很;要说不是圣人嘛,我看圣人也就一个都没有。人总是有缺点的,总是要犯错误的,只是不要错的太多就是了。”但仍然不能否认毛泽东是没有圣人之号,确有圣人之实的现代中国圣人。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为实现解放普天之下所有民众这一崇高理想而努力。“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潜意识以圣贤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并未完全抛弃“圣人”这一说法,并且希望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深受儒家思想渲染熏陶。先秦儒家圣人理想人格使身处同时代和不同境地的人们,都可以塑造自我人格。

结语:

通过对“圣”与“圣人”区别的简要阐释入手,浅析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圣人观,将神化的圣人去除神秘,带回到民众的视野,让圣人不再是遥远而不可求,而是“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儒家重视自我的修养,德行的培养和提高,不论方式方法的不同,结果都是为了成圣。这一传统思想可以说延续至今,对今天的社会也有巨大影响,并值得现代人反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陆建华.告子辨析.[J].孔子研究;2008

[5]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王因.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7]王文亮.中国圣人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论文作者:郑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析孟子圣人观论文_郑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