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论文_李谷政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论文_李谷政

李谷政 弥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云南 弥渡 675600

摘 要: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绝大多数教师正在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开始以新课程标准要求和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正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向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政治 教学

目前,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势态,很多教师都在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开始以新课程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因而教学行为也随之多样化。但是,由于教学行为的复杂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的偏差、课改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新课程改革的单向诉求和教学实践相脱节的局面。而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避免围绕“应试教育”打转,从而将“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

一、新课程理念教学的内涵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1.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方向。

学生的素质发展,从时间上来说,有学生的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关键。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可持速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与内容脱节。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定的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和学情服务的,而当前存在为课改而课改的“形式主义”的现象。如问题引导变为满堂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简单为形式讨论,课堂上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面对新课改的推进,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所以“扬弃”才能更深入地推进课程改革。

2.目标与认识出现偏差。新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而当前出现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现象,如过程和目标“游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贴标签”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途径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采用哪些教学途径呢?我将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转变学生的生活方式、设置有效的提问等三方面,结合相关案例进行阐述。

1.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课堂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生活情景,其目的是为了在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使新学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快地融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促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内容。我们推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为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修筑学习的“跑道”,将文本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现象,使学习由难变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快地进行文本知识的学习。

如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内容时,从日常生活入手,大家在食堂吃的蔬菜、市场买的水果,在什么情况下昂贵?在哪些情况下便宜?引导大家讨论思考是哪些因素影响价格的高低,从而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贯彻“三贴近”的原则,要求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寻找文本与生活的共鸣。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法就是要转变过去课堂中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如在讲授“投资的选择时”,根据案例“如何选择投资富余的10万元”,学生自主分组,向案例中的主人公介绍投资方式,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方式都各有特点和优势。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以往教师全盘讲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更快地了解和牢记了知识点。

3.设置有效的提问。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思维,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突破口。

如在讲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内容时,教师举了一题招聘的考题,是“如何向和尚推销梳子”,问题一出立刻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大家争相发言,想出来的点子自己都感到惊讶。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做法正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我在亲身体验新课程改革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无所适从的困惑。我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跋涉。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我真正感到获益匪浅,深受启发。

参考文献

[1]吴永斌 《激发学生潜能的“生命”课堂》.《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6)。

[2]路焕宁 《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11)。

[3]鲁新民 《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1)。

论文作者:李谷政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论文_李谷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