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

“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

孙丽巍[1]2001年在《“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艺术哲学领域中,康德和克罗齐均为承上启下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人物。克罗齐的美学显然是对康德美学思想的一种继承。本文从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入手,以“主体性”为视角,以人类美学思想发展的整体流变为背景,不仅考察了美学在双方各自哲学体系中的定位,而且详尽地剖析了二者美学思想的异同。在比较这两种具有形式主义色彩的主体性美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了双方均认为艺术不是功利活动,艺术不是逻辑活动,艺术不是道德活动,而且认为,在审美过程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的,情感在美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二者所张扬的都是生命力的洋溢,精神的生生不息,情理的统一,都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和人的尊严的认可。二者昭示出,美学和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然成为承载着人的自由本质的重要支柱。

张燕楠[2]2012年在《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批评是英、美文学理论界乃至整个西方理论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影响相当深远,它的一些基本论点和方法已在西方文坛,尤其是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留下了无可消除的印记。兰色姆是美国新批评的领导人物和主要理论缔造者,他的本体论思想是新批评派的最重要的理论起点和源头。兰色姆的本体论新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叁个阶段:“逃亡者”时期、重农运动时期及《肯庸评论》时期。“逃亡者”时期兰色姆开始了对“物性”、“世界”和“诗歌本质”的思考从而设定了其本体论思想的起点;重农运动时期,兰色姆构建了以重农主义为起点的本体论美学和本体论诗歌理论;《肯庸评论》时期兰色姆放弃了重农主义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诉求,将其学术视界聚焦于文学批评领域,不断充实其批评理论,构建起了一个独特的“文学共和国”,开始了对美国文学界长达二十多年的统治。兰色姆的本体论是他的美学思想、诗歌理论和批评理论的基础。他的本体论并非是中国传统学界所认为的自相矛盾的理论,也不仅仅是某些学者提出的“方法论”,而是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之上的现代本体论。传统本体论是“实体本体论”和“逻辑本体论”,在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它所存在的弊端就能显现出来。现代本体论颠覆了传统本体论,摧毁了“实体”对于本体存在的束缚,让本体向人的世界敞开。但是,对传统本体论的挑战也使现代本体论中产生了“自我相关性”的悖论,即存在者作为存在的一部分对包涵其自身的存在加以观照。现代本体论从各个角度试图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兰色姆的本体论就是走出这个困境的途径之一。兰色姆本体论对世界本体的追问不是指向其终极绝对的存在,更不是对那种抽象的概念化的真理的追求,而是借助艺术的超越特性以人的感性直观洞悉此在在世语境下的世界本体。兰色姆心中的世界是流动的,充满鲜活个体的,具有特殊性的和偶然性的异质性、差异化的存在,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有机体。兰色姆的本体论新批评理论的形成受到众多哲学家影响,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克罗齐、柏格森、叔本华等。在非理性主义的引导下,兰色姆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发起了攻击。兰色姆认为柏拉图主义先行预设了抽象本质。他反对柏拉图式主义,并将理性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作用归罪于柏拉图式的、抽象的、掠食性的认知方式。兰色姆认为由于现代性的遮蔽,世界本体早已迷失,自然的躯体残缺不全。理性的“祛魅”打破了传统社会的自足性和整体性,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统一的世界图景分崩离析,社会文化处于分裂状态。现代性由于其自身的悖论与分裂无法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只有艺术、审美才能遏制现代性所带来的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和破坏,帮助人们借助感性直观的认知方法洞悉世界的全貌,发现世界的本体,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走向人们曾拥有的浑融的宇宙,重获纯真的自由。兰色姆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前提之下。兰色姆提出了“第叁契机”理论以恢复现代社会中人类失去的纯真和原本浑融的生存状态。第叁契机不是简单地退回到简单、原始的社会生活,而是在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精神层面的艺术审美回归,进入了“第叁维度”。兰色姆的新批评本体论是语言本体论的一种,但是,这种划分的根据不是新批评理论的形式主义属性。实际上,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和其他形式主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兰色姆本体论的语言本体论的属性在于其诗歌的语言超出了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和指称性,通过诗歌语言的隐喻性观照世界的本体。兰色姆的本体论是在再现本体论美学和表现本体论美学之间走出的一条全新的道路,是将诗歌视作存在本身和世界本体的理论。从这种意义上,兰色姆的本体论的确是一种语言本体论美学。兰色姆的本体论诗歌理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具有玄学诗的特征,由构架和肌质组成。诗歌的构架包含着逻辑内容,而肌质则是具有文学性的、不规则的、超出逻辑框架的内容。诗歌是独立自足的整体。诗歌依靠张力将这些异质性的组成部分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重要的是诗歌的这种特征使之与世界形成同构的自足性。正是以诗歌的这种异质性,才使被理性所破坏的世界本体得以复原,恢复了其丰富的、差异的和无限的本真面貌。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理论反对心理主义批评、道德主义批评,反对历史传记研究式批评,主张以文本为中心的本体论批评。兰色姆极力限制科学的领域和影响,划清科学、艺术与道德的界限。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既是一种文学批评,又是一种哲学批评;既是审美批评又是社会批评;既是文本批评又是文化批评;既是形式批评又是价值批评。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是在工业化社会困境中产生的,必然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文化理论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胡俊[3]2010年在《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蔡仪的美学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乃至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意义,蔡仪一生忠诚地信奉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作学术工作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事业紧密相联,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长河中,蔡仪美学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个案。本文试图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蔡仪美学思想,正确对待和公正历史评价这些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事业而奉献终生的老一辈美学家,并从中总结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中国经验,在这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资源中找寻真正有价值、有活力的因子,从而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未来发展有所启发和贡献。据此,论文分为叁个部分,即上中下叁编,内容共有九章。上编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叙述,有叁章的内容。主要是客观叙述和概括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背景和内容,包括蔡仪的人生历程,学术发展道路,学术思想的鲜明特色,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理论依据及其主要内容体系。第一章是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概观,分为四节。先介绍蔡仪的生平及学术生涯;接着叙述蔡仪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成就;然后概括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鲜明特色;最后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是蔡仪美学的方法论研究,分为叁节。第一节是蔡仪对叁大旧美学方法的批判。第二节是关于蔡仪新美学研究的新方法。第叁节是论述蔡仪美学新方法的哲学基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或唯物辨证认识论。第叁章是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分为现实美论、美感论和艺术论叁个部分。现实美论部分是蔡仪关于美的存在和本质的,包括蔡仪批判旧美学的“主观的美”和关“美本质”的看法。美感论就是关于“美的认识”,在批判旧美感说的基础上,有美的认识论、形象思维论、美的观念论、美感性质论和美感形态论。艺术论是关于“美的创造”内容的,包括艺术论的理论前提、艺术的根本性质、艺术的认识规律和艺术的典型形象理论。中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下蔡仪美学思想之评判,内容共有叁章。本编把蔡仪美学思想放回历史场,从20世纪叁次美学论争来进行定位和批判,主要是弄清楚蔡仪美学思想在这叁次美学论争中具体呈现什么样的形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成和确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公正、客观地评价蔡仪美学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乃至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位置。第四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美学论争——双峰对峙中蔡仪美学的构建路径,共有叁节。第一节是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潮及美学论争的概述。第二节是双峰对峙的两大美学构建路径,主要是研究朱光潜和蔡仪所代表的不同美学研究的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以及两者不同的美本质观点和分析路向。第叁节是第一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贡献,其《新美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着作,意味着中国形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启航,其在20世纪40年代的两本专着中彻底地批评了西方美学思想体系,开拓了哲学美学的新方向。第五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美学论争——四大美学形态中唯物认识论的影响,共有叁节。第一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的概述,包括背景、过程和成就。第二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四大形态的论争焦点,主要有关于美本质、美感问题和自然美等的论争。第叁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价值,蔡仪美学思想给建国后中国美学思想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和批评的初本,第二次美学论争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美学研究中哲学基础的地位,此外由于蔡仪美学思想的影响,第二次美学论争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则在新中国美学得到坚持和宣传。第六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叁次美学论争——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体系确定,共有叁节。第一节是第叁次美学论争的概述。第二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围绕《手稿》展开的主要方面,有关于《手稿》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美学论争、“人化的自然”的美学论争、美的规律的论争、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之论争、美和美感关系、自然美等的论争。第叁节是第叁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意义,蔡仪在这次美学论争中批判了实践美学,同时坚持、丰富和完备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认识论美学体系。下编是论述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当代续承,从而认真挖掘蔡仪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和学术生命力。有两章的内容。本编一方面把蔡仪思想放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美学发展中来观照,来重新认识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当代的学术价值和拓展空间,以及围绕蔡仪美学思想展开中西当代美学对话和沟通的可能;另一方面,还要把蔡仪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案,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经验和问题,给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以借鉴和启示,这也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和生命力所在。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试图寻找出蔡仪美学思想中,对于中国美学的当代发展仍然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地方。这一章的内容既包括蔡仪美学带来美学学科知识增长的学术贡献部分,这一部分是从蔡仪美学的内部思想和特征进行挖掘的,论述了蔡仪美学还有哪些内在价值在当代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包括对于审美研究对象的重视、对于审美认知过程的科学探索、对于审美教育作用的续承等。此外本章还论述了蔡仪美学在当代的拓展空间和学术生命力的续接所在。蔡仪美学在新世纪是可以焕发新生命的,蔡仪美学的拓展应该直接对接当代美学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蔡仪认识论美学可以通往科学主义的认知美学;另一方面蔡仪的自然美论是可以和西方的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自然美学进行对话。蔡仪美学的内在价值和拓展空间,这两者都对当代美学发展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第八章是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角度来研究蔡仪美学。因为蔡仪美学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所以本章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蔡仪美学结合起来研究,把蔡仪的美学思想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建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九章是结束语,是蔡仪美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未来展望,一方面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道路、发展现状和未来愿景;另一方面是蔡仪美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推动和未来发展路向。上中下叁编之间关系和研究思路是这样的:上编是从蔡仪个人本位出发,围绕蔡仪自身,介绍他的生平、学术建树和美学思想体系;中编是从历史角度出发,把蔡仪与他同时代人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完整、真实还原他们的美学论争,从而理解蔡仪美学的独特贡献和价值;下编是从当代视野出发,把握在当下和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中,蔡仪美学可以提供的经验总结、学术因子和拓展空间,从而把蔡仪美学的生命力融入到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中去。

阎国忠[4]2013年在《攀援——我的学术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是"散步",那么我的美学就像是攀援。散步是一种休闲,一种享受;攀援则是一种拼搏,一种奋斗。我的美学更像朱光潜先生,但又没有朱先生那么洒脱,那么自如。朱先生是在用散步的精神做攀援的事情。宗先生做学问乐在其中,无需事后去检讨,去品味,写成的书可以压在床底下,任其生灭,不屑于做自述自评之类的事;我做学问则乐在其后,写出来就要发表,从一排排铅字里获得精神上的补偿,从反省、回味中领略类似散步那种感觉。但即便是反省和回味,对于我终究也还是一种攀援。

裴萱[5]2013年在《从审美现代性到美学启蒙:朱光潜的“审美超越”观》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学科体系的规范和建立,是在西学的影响之下产生、发展的,西方的审美现代性给予中国现代以来的美学建设和社会启蒙以巨大的理论价值。当西方的异质资源面临本土化和中国传统,当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学科体系冲击传统的"诗文评"言说方式,内在的张力性差异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从朱光潜美学而言,从美感体验到艺术化人生、从感性直观到从形象中得解脱这一美学体系正是处在中国现代美学转型期的"风口浪尖"之上,是中西差异的典型代表。探求西方审美现代性与中国启蒙美学之间的差异,进而发掘朱光潜美学理论中的审美独立与审美超越之间的胶着和张力,将给现代美学的建设带来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 孙丽巍. 黑龙江大学. 2001

[2].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研究[D]. 张燕楠. 辽宁大学. 2012

[3]. 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 胡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4]. 攀援——我的学术历程[J]. 阎国忠. 艺术百家. 2013

[5]. 从审美现代性到美学启蒙:朱光潜的“审美超越”观[J]. 裴萱.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