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造能力论文_董守玉

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造能力论文_董守玉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小学

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有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语言后再进行创作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己创作。音乐语言——即音乐表现手法,它以其特殊的方法,极富情感的音乐形象,为学生提供了情感情验的意境,要让学生怎样用心灵去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语言。

一、速度、力度不同的对比

速度、力度的恰当运用是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法,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了解音乐是如何与内容紧密联系的。

二、拍子、拍号、节奏变换的比较

变换拍子、拍号、节奏,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会随之起变化,比较以下两个乐句。

2/4 1 3 5 5 6 5 | ……《国歌》前奏

3/4 1 3 5 5| 6 5--| …… 《我们多么幸福》

让学观察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旋律是一样的,但拍号与节奏不一样。由于拍号、节奏的变换,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亦不同,前者听起来像催人奋进的号角声,而后者则是幸福、欢乐、活泼的基调。

如教材中节奏综合训练:

6/8 ××× ××× | ×·×:‖

2/4 × ×× ××× | × ×:‖

比较一下两首拍子、拍号不同的节奏练习真是同工异曲,效果也迥然不同,但如果—拍节奏练习按二拍子击拍,同时加快速度又可造成—拍子及之连音的奇妙效应。

三、突出主题的基本节奏型

歌曲在塑造音乐形象过程中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基本节奏型能更鲜明地突出音乐主题。例如2/4粉刷匠:

53 53 |53 1 |24 32|5--|

53 53 |53 1 |24 32|1--‖

22 44 |31 5 |24 32|5--‖

53 53 |53 1 |24 32|1--‖

它以×× ×× |×× ×|×× ××|×--‖为基本节奏型,生动地塑造了小粉刷匠勤劳、滑稽、可家的性格。

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这些音乐语言的主题、意境外,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先创作出一个基本节奏型,然后让学生围绕基本节奏型添加音乐旋律,使复杂的音乐语言创作变得简单易行。

四、音乐创作教学的目标

小学音乐教学是最基础的音乐教育,是创作的预备性阶段。采用音乐创作教学在于发掘儿童的音乐创造力,萌发儿童的创作意识,激励儿童创作的动力,并使之获得创作的经验。根据音乐创作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阶段音乐创作教学的目标是:(1)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活动中的再创作活动;(2)即兴的创作,以口头即兴创作为主;(3)简单的乐句、乐段的曲调创作。

另外,小学音乐创作教学要着力研究如何以音乐创作教学为手段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研究将音乐创作教学与音乐的各项活动相结合的可行方案;探究如何在音乐创作教学中既培养音乐创造力、开发智力,又提高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理解力及鉴赏力,全面地进行音乐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音乐创作的实施

(一)音乐素质训练与音乐创作活动结合

1、节奏训练与音乐创作结合。如采用音乐游戏“开火车”,进行节奏的创作和训练,作法是每次由5个同学分别当作火车头和车厢,其中一人手举 拍号 2/4当车头,其他4人分别手举:(1)×—; (2)××; (3)×× ×× ;(4)×××4种卡片当车厢,依次顺序站好,请同学思考节奏组合,当站成(1)(2)(3)(4)(2/4 ×—|××|×× ×|×× ××‖)的排列时,大家拍击节奏,感觉缺乏终止感,火车不启动。当同学重新组合,出现(4)(3)(2)(1)(2/4×× ×|×× ××|××|×—‖)排列时,通过拍击,大家认为此节奏流畅,有终止感。火车便在音乐与同学的掌声中启动开走了。

2、节拍学习,训练与音乐创作结合。如乐句3/4 5 3|5 3|4 3 2‖0‖显然其中有错误,当学生发现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修改。于是他们创作出下面的乐句:(1)3/4 5 0 3 | 5 0 3 | 4 3 2 | 1 — — 0‖;(2)3/4 5 3 —|5 3 —|4 3 2|1 — —‖;(3)3/4 5 — 3 |5 — 3|4 3 2|1——‖;(4)2/4 5 3 | 5 3 | 43 2|1 0‖As ,这样诱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歌曲学习与音乐创作结合

1、学习歌曲的节奏型与音乐创作结合。如四年级歌曲《我的小绵羊》有这样的节奏句:4/4× ·× ×× ×× ×|×× ×× ×× ×|×·××× ×× |×× ×× ×—|,引诱学生认识此节奏句的活泼跳跃的表现特点,并提出运用此句节奏创作曲调的要求,于是学生创作出许多动听的旋律,如有的同学创作曲调:4/4 1·2 34 56 5|66 46 55 5|6·5 43 22 23|54 32|—‖有的同学创作曲调4/4 i·7 i 7 66 5|66 54 34 5|i·7 i 7 66 55|65 32|—‖

2、学习歌曲旋律与音乐创作结合。如四年级的歌曲《在欢乐的节日里》,其中有这样的优美旋律4/4 4 64 2 4 |3 5 3| 3| 23 42 75 67|1 3 5—|‖1 3 1—‖要求学生从节拍和节奏上将旋律进行变化,创新的曲调,于是学生创作出许出“新”的曲调。中有的同学创作曲调3/4 4 6 4|2 4 3|·5 3 1|3——|2 4 3|2 7 5|6 71 3|5——:‖1——‖,有的同学创作曲调2/4 46 424|3 5 313|2342 7567|1 3 5|:‖13 1‖。这样的创作为进一步学习变奏曲式打下基础。

(三)音乐知识学习与音乐创作结合

1、调式学习与音乐创作结合。

2、曲式结构学习与音乐创作结合。

(四)歌曲表演与创作结合

将演唱与表演结合,让学生用不同的神态学不同的动作,边演唱边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五)欣赏教学与创作结合

欣赏教学主要让学生随音乐充分发挥联想,诱发想象力,让他们在头脑中的想法都焕发出来。

(六)器乐教学与音乐创作结合

低年级的节奏器的演奏配乐由学生来完成。这样尽可能让学生创作,为学生提供各种培养创造力的机会。

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采用音乐创作教学的方法,学生就会受到与创作有关的教育,创作就有了基础,强化学生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手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

论文作者:董守玉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造能力论文_董守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