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论文_刘文林 王大秀

浅议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论文_刘文林 王大秀

刘文林 王大秀 甘肃省永靖县第五中学 731605

从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存在不少问题。展望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在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成绩是主要的,但问题也不少,特别是山区教育尤为突出。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使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问题较多,篇幅有限,只能选择性地概括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简析如下:

一、程式化、模式化教育风气盛行

其表现有以下两种:许多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是按介绍时代背景、然后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接着概括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样的一种程序套路一直到教完本课,这是一种表现。第二种表现是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说,我就怎么教。教材上说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教师就按这样的“三段论”去教学生,去要求指导学生先写作。就连学生答问,也只能与教参上一致,调动一下语序都不行。前者是拿一种模式、程式硬套在丰富多彩的教材上,后者是对教材作一种简单的处理。二者的共性在于不求变化,不作深入研究,不因人因地制宜,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僵化、死板,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些教师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体会是:中小学语文课其实也好教。言下之意就是有一套现成的教学模式,有一本现成的“教参”,“好教”就是如此。

二、重课内,轻课外,不重视课外学习

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较,语文教材的特点就在于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着浓厚的生活色彩。这就决定语文教学是离不开课外生活的,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考察,课外学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量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在课堂外进行的。可以这样说,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课堂,课外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句话,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里所说的重课内,轻课外,主要是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缺乏有意识的给以引导和指导。表现一:只有百十篇传统名家名篇的教与学,而不寻找机会,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表现二:不给以正确的具体的指导,放任自流。认为学生一旦离开课堂或以走出校门,就于己无关。学生课外学些什么,有什么障碍,有哪些负面影响等,均不闻不问。有些教师出于完成学生作文训练任务的需要,虽然也喊喊“观察生活”,但是也只停留在口头上喊喊而已,从不具体引导和指导,这样就严重脱离了语文的教育教学。

三、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知识不等于能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己能获取知识的能力。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书本知识很丰富,在生活中却连基本常识都不清楚。

当然,重知识传授是应该的,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构成的基本条件。然而,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急需教师的培养和帮助,这样,可以减少转化过程中的许多弯路,缩短转化的时间。何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旦形成,能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更快地接受知识,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应取的态度是: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培养,双管齐下,二者并重,岂不美哉。

四、只重“一式”——讲授法教学,而不注重其他形式和手段的配合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从其本身看,讲授并无不好,它能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阐明规律,抒发情感,还能有效地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由于教授法有以上特点,加之它在我国历史久远,使用广泛,操作起来又十分简便,所以教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为了自己方便,为了“抢时间”,十分乐意接受,乐意采用这种传授方式。然而,讲授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积极性;它虽不注定“满堂灌”,却很容易导致“满堂灌”。有人说得好:“课堂是学生的用武之地”,教师何必自我陶醉呢?

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弥补“讲授式”的不足,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课堂方法上,要多种传授形式和教育手段相结合,注重多组织,引导学生活动。以求达到师生互动,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二,提高自身调控课堂的能力。我们所采用的一切教法都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可抓住“新、趣、情、思”四个字进行。无论是“引而不动”,还是“引而乱动”,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驾驭能力。

第三,加强预见性。对于山区学生存在语文基础知识不足,底子薄的现实,因此,课堂中要采用各种传授方式,要引进多种手段,这样,如何调控、驾驭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就成为执教者的难点之一。因此,加强课前预见性很重要,对如何应付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底,这样可以减少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摒弃这些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会更上一个暂新的台阶。我想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会给农村的孩子们托起美好灿烂的明天。

论文作者:刘文林 王大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2

标签:;  ;  ;  ;  ;  ;  ;  ;  

浅议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论文_刘文林 王大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