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类替代燃料汽车可行性分析

醇类替代燃料汽车可行性分析

刘志锋[1]2004年在《醇类替代燃料汽车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汽车工业的发展给能源、环境等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世界各国都加强了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作为代用燃料的一种,醇类燃料的发展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美国、日本、巴西等国通过多年发展,已掌握了醇类燃料成熟使用技术,并在一定范围进行了推广使用,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从1953年到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从0发展到444万辆,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21万辆,汽车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6%~7%。开始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汽车工业带来的能源和环境等压力也越来越大。能源问题已经是世界各国发展战略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石油是最重要的一次能源,而石油消费增长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部门。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汽车的迅速普及,预计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0%已成定局。另外,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压力,车用燃料(汽、柴油)的排气污染占流动污染源的70%左右。醇类替代燃料有利于解决汽车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石油资源短缺和环保问题,保证本国能源安全和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和对环境的要求,中国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对于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未来中国石油替代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醇类燃料作为液体燃料在储运、分配、携带、使用上都与传统的汽油和柴油相近,燃烧性能较好,清洁。从我国的资源看,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煤制甲醇燃料,特别是山西等富煤省份;另外,中国从1996年起粮食连续高产,陈化粮积压,农民增产不增收,发展燃料乙醇除了解决能源和环保问题外,又被赋予了减轻农民负担的特殊意义,也因此受到了汽车界不少人士的关注和推崇。发展石油替代产品的目标是要保证能为社会提供:供应上长期可靠稳定、经济上可以承受、对环境友好的洁净运输燃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国家资源特点和石油替代燃料的生产和技术多个角度,对石油替代燃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燃烧性、动力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诸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发展燃料甲醇汽车,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作原料,但是目前国内甲醇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或新建;在甲醇燃料汽车方面,我国从“六五”开始,进行了很多研究开发和车辆试验示范运行,在车辆的排放性、动力性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开发出了专用的甲醇燃料发动机,但是,从国外的经验看,甲醇燃料选用M85的高配比方案比较合适,配套使用灵活燃料汽车(发动机) 可以发挥M85的优势。从甲醇燃料的经济性看,目前,国内现有甲醇生产厂平均成本尚达不到要求,需要对现有甲醇装置改造,以提供燃料用甲醇,多种甲醇的改造与新建增产方案,在资源地区建设大型甲醇项目,甲醇产品成本最低,有较好的经济性,甲醇替代燃料经济性要好于乙醇替代燃料;分析全寿命周期,甲醇的能效不如汽油,常规排放物比汽油多,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多,甲醇运行成本低于汽油。发展乙醇燃料汽车,从资源方面看,我国粮食连续高产,出路单一、加工转化手段不足,地区产量不均,主要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燃料乙醇是粮食转化的重要途径。中国的燃料乙醇是在白酒酿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有差距,最近新建乙醇项目共可形成年产燃料酒精140万吨的生产能力,全部推广使用,可调配E10车用乙醇汽油1400万吨以上,占全国汽油年消费量的30%以上。使用低掺量乙醇汽油,汽车发动机结构无需变动,汽车性能基本不变,加油问题容易解决,是中国目前燃料乙醇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经贸委组织有关单位对中国目前主要在用车型进行了燃用乙醇汽油的行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燃料消耗稍有增加外,燃用乙醇汽油同燃用普通汽油相比,车辆各项性能基本不变,而且排放总体上更加清洁。对玉米生产乙醇成本进行测算,工艺确定以后,食用乙醇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粮食的价格,国家新建的几个燃料乙醇项目,可大大降低燃料乙醇的成本,预计可以达到3000元/吨~3500元/吨的水平。从全寿命周期分析,E10乙醇燃料能效比汽油略高。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认为甲醇燃料和乙醇燃料都可以作为近期2004-2010甚至中期2010-2020年的汽油替代燃料,主要依据是这两种燃料属于液体燃料,燃烧特性好,而且从国外经验看,没有技术瓶颈,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从近期利用看,灵活燃料汽车技术(M85)、玉米生产乙醇的综合利用技术都是国内发展醇类燃料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高岩[2]2010年在《醇类燃料对二冲程汽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在我国应用量较大,但其燃油消耗率大,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因此国内外对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醇类替代燃料在二冲程汽油发动机上的应用和研究仍属空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率先研究了醇类燃料在单缸二冲程发动机上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醇类燃料对目前所用的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根据发动机性能评价指标,在燃烧不同比例的醇类与汽油混合燃料的实验过程中,对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输出功率、转速和燃料消耗率等外特性和部分特性及排放的尾气进行了测量,对各种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在燃烧较低比例的醇类与汽油的混合燃料时,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在大部分转速时均有所提高;随着醇类燃料添加浓度的增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通过数据拟合分析,并且通过验证试验验证,最终确定在乙醇浓度为4%时,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均可达到最佳;在甲醇浓度为18%时,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均可达到最佳;同时,燃烧醇类和汽油混合燃料会降低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尾气中HC和CO的含量,使其尾气排放得到了改善。在醇类燃料的掺烧浓度低于20%的范围内增加醇类燃料的浓度时,尾气中HC和CO的含量明显减少。

廖水容[3]2007年在《基于KIVA的二甲醚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对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尤其是燃烧过程的研究成为当今内燃机研究的热点,其中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进行燃烧过程的模拟可以较好的全面预测内燃机的性能,代替部分发动机试验,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条件下进行各种不同工况的变参数研究,指导设计开发新型燃烧系统发动机,优化原有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还能对不同燃料的动力和排放性能作出预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二甲醚(DME)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的柴油机替代燃料。发展新的清洁能源,尤其是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点的汽车代用燃料已迫在眉睫。二甲醚由于其特殊物化特性,能够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烧,并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二甲醚在柴油机上进行推广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研究二甲醚的燃烧特性,对于开发和优化二甲醚发动机具有指导意义。目前,二甲醚发动机的研究主要有台架试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研究。国内外主要台架试验研究都是在传统柴油机上经过燃油系统的局部改造,进行二甲醚燃料的替代。而二甲醚作为柴油机仿真模拟研究历史很短。本文基于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主持研究开发的多维燃烧模拟程序KIVA研究二甲醚的燃烧。但是,KIVA本身程序里没有二甲醚的燃料库、相关参数、相关模型以及燃烧方程,KIVA程序本身不能够直接做二甲醚燃料的燃烧过程运算,要使KIVA程序具有运算二甲醚的燃烧的能力就必须建立二甲醚燃烧数值仿真计算平台。为建立二甲醚(DME)燃烧过程的数值仿真计算平台,在KIVA源程序中向燃料库(fuelib.f)添加液态DME的各种物性参数数据模块,并修改了DATA定义块,重新编译生成EXE可执行文件,针对二甲醚燃料建立了油束模型和燃烧模型,并把这些数学模型耦合入KIVA后形成子程序inject、pmovtv、break、colidenn、evapd、Chem、chempm、Pmom、pcoupl等。利用上述建立的二甲醚发动机燃烧的计算模拟平台,研究了二甲醚、柴油燃烧过程缸内平均压力、温度的对比;二甲醚、柴油燃烧过程缸内NO_x生成量、PM生成量的对比;二甲醚、柴油燃烧过程放热率的对比;二甲醚、柴油燃烧过程缸内温度场的对比;二甲醚燃烧过程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二甲醚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的动力及排放性能。通过对二甲醚的燃烧过程仿真计算与分析表明:在相同燃料喷射提前角和相同热值循环喷油量下,燃用二甲醚的发动机相对于燃用柴油的发动机具有较低的最高爆发压力和缸内平均温度,工作状态比较柔和;同时,燃用二甲醚的发动机相对于燃用柴油的发动机具有较低的NO_x排放量,并且PM生成总量远远低于柴油机,其数量级与试验研究结果吻合,且达到了欧Ⅲ排放法规的要求。燃用二甲醚的发动机相对于燃用柴油的发动机的燃烧时刻应相对提前。对应不同时刻的二甲醚发动机缸内最高温度均小于柴油发动机,且高温分布范围较小,这将抑制NO_x的生成。燃用二甲醚的发动机相对于燃用柴油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中,缸内组分O_2、CO、CO_2量较少。本文建立了二甲醚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仿真平台,仿真平台具有一定的精确度,能够用来研究二甲醚发动机的燃烧,为进一步剖析二甲醚发动机的燃烧机理提供了仿真平台,对优化二甲醚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左菲菲[4]2015年在《能源替代政策对石油经济成本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石油需求量不断提高,并且在全球石油储量骤减、石油价格不断波动的背景下,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石油经济成本持续走高,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寻求有效的能源政策来降低石油经济成本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不仅导致石油消费量的大幅增加;汽车尾气还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兴起,并以天然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纯电动车为代表。发展新能源汽车和高效节能汽车成为一类重要的能源替代政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选择了五种能源替代政策:推行天然气汽车、推行乙醇汽油汽车、推行甲醇汽油汽车、推行高效率汽车、推行纯电动汽车,并分别阐述了每种替代政策的具体含义。其次,分析能源替代政策影响石油经济成本的途径,搭建能源替代政策与石油经济成本之间的桥梁。通过建立模型,计算政策下的石油价格和石油价格-GDP弹性。然后,通过建立能源替代政策下的石油经济成本模型,对比分析基准情形与政策情形下的石油经济成本,得到实施能源替代政策获得的总预期收益。并依据政策获得的预期总收益减去政策所需的实施成本,进而分析不同能源替代政策的净经济收益。最后,本文综合考虑能源替代政策的经济收益、环境收益两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控制我国石油经济成本的政策建议。

刘丹丹[5]2008年在《醇类燃料中甲醇含量和甲醛排放测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醇类燃料主要指甲醇汽油与乙醇汽油,准确、快速地对合成甲醇汽油进行组份和含量分析,在代用燃料及工业生产的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以乙醇作为内标物用气相色谱测定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实验,考察了分流比、阀切换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同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醇类清洁燃料代替传统汽油、柴油虽然降低了传统发动机常规排放物的含量,但它们的非常规排放污染物——甲醛的排放浓度往往高于传统发动机的水平,以至于对环境及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本文广泛地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文献,着重从甲醇的理化性质、甲醛测试方法、汽车目前排放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面,客观地实验分析了人们关心的这一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分别进行了汽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和乙醇柴油的甲醛排放实验,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或醇燃料时,排气中都会产生醛类排放物,且随着混合燃料中的醇含量增加,排气中醛类排放物也相应增加,汽油的甲醛排放要高于柴油;同一种燃料进行测试时,甲醛排放随着功率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双叁元催化器对甲醛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本论文通过台架实验得到大量醇类燃料发动机甲醛排放数据,为今后开发醇类燃料汽车燃烧系统及制订排放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为了实现对汽车燃料的灵活转变,本论文还介绍了由长安大学自行研制的灵活燃料控制器,汽车安装本产品后,不仅能够燃用国标无铅汽油,也可燃用各种比例的甲醇、乙醇汽油,而且其使用性能可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通过对比加装了灵活燃料控制器后的发动机分别燃用M85甲醇汽油和RON93号汽油,可以看出,汽车对常规排放物CO、HC排放都有所减少,对NOx排放基本没有变化。

崔淑华[6]2010年在《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应用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石油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使得醇类混合燃料推广应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开展醇类混合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试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甲醇和乙醇作为内燃机替代燃料的特点及其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应用分析需要的角度,对试验用燃料E10、E20、M15、M30进行了燃料低热值、理论空燃比、理论混合气热值、汽化潜热等物理性能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并与93号汽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低热值、理论空燃比随着掺醇比例的增加而减小;而混合燃料间的理论混合气热值相差很小,且与汽油相当;混合燃料的汽化潜热随着掺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基于车辆发动机结构与控制策略保持不变的要求,在JETTA ATK发动机上进行了E10、E20、M15、M30与93号汽油的性能对比试验;发动机燃用E10和93号汽油时车辆排气管液体滴出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φa的增大;而发动机燃用E10和E20时,动力性能比燃用M15、M30有所提的高原因是其理论空燃比与93号汽油更为接近,φa的增幅较小。采用有效热效率ηet对发动机燃料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在中低转速、中等负荷工况时,燃用93号汽油的有效热效率略高于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有效热效率;当发动机在高转速工况时,由于醇类混合燃料汽化潜热大、燃烧速度快的特点,发动机燃用试验燃料的有效热效率的差别不明显。怠速试验时,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的CO、HC、NOX的排放浓度均低于发动机燃用93号汽油时污染物排放浓度;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量,呈现混合燃料内醇类含量越高,NOX排放量越少的趋势。在全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CO和HC的排放浓度均低于发动机燃用93号汽油时的CO和HC的排放浓度,总体上呈现混合燃料内醇含量越高,CO和HC的排放浓度降低的趋势;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量总体上低于发动机燃用93号汽油时的NOX排放浓度,但发动机燃用不同醇类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浓度,M30低于M15、E10和E20,而M15、E10和E20之间没有明显不同。不同环境温度下,发动机燃用E10和93号汽油时的车辆排气管液体滴出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低温环境条件下燃用E10和93号汽油时,均出现排气管有液体滴出物现象;在相同低温环境条件,发动机燃用E10比燃用93号汽油时的液体滴出量要多,环境温度越低,差距越大。

王晓丽[7]2006年在《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我国的能源与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节约石油资源,改善汽车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替代燃料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多元化新格局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项目结合国家“863”计划项目-“我国多元化的汽车能源战略及政策研究”,对现阶段国内外汽车能源使用状况、相关政策以及各种清洁能源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影响我国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的有关能源供应、环境效益以及市场推广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对目前我国为促进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所采取的有关政策水平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资源特点并满足汽车工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发展目标以及政策建议。论文在论述汽车能源多元化的内涵及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现状以及促进和实施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所采取的有关政策,研究了现阶段主要清洁能源、替代燃料汽车的技术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阐述了我国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种类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成本、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能源供应、汽车市场需求以及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了我国目前燃气汽车和乙醇汽油汽车的政策水平分别为半积极型和积极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燃气汽车发展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建立燃气汽车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燃气汽车的发展进行预测。最后对近期我国各类车用替代、清洁燃料的发展目标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对我国汽车能源多元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刘琼琼[8]2011年在《甲醇汽油标准的系列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出现两次石油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新型石油替代燃料的研究与开发来缓解能源危机。经过各个国家的试验研究证明,醇类燃料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内燃机燃油替代燃料之一。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由于其生产成本低,辛烷值高,自身含氧,加入汽油中使用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甲醇汽油将成为我国汽车的主要能源。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了《车用燃料甲醇》、《车用甲醇汽油(M85)》两项国家标准,陕西省也已颁布实施了《车用M15甲醇汽油》、《车用M25甲醇汽油》两项地方标准,促进了甲醇燃料的推广使用,而且规范了甲醇市场秩序。燃料的热值及燃料理论混合气热值是影响汽车动力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甲醇汽油的热值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各比例甲醇汽油、各种组分油及其燃料理论混合气的热值进行了试验计算,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数值依据。本文对以直馏汽油为基础组分油调制的M85甲醇汽油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从技术可行性、实用性方面证明了直馏汽油是很好的作为M85甲醇汽油的组分油,并对其以调配工艺中所用添加剂作了标准,即《车用甲醇汽油(M85)组分油》标准。论文中把陕西省《车用M15甲醇汽油》、《车用M25甲醇汽油》两项地方标准修正成《车用低比例甲醇汽油》标准。最后通过试验,对车用M100甲醇燃料及其添加剂的各技术指标进行设置,从而形成《车用M100甲醇燃料》标准。论文中试验的原理、方法和要求借鉴国内外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文形成的叁个标准还需要陕西省相关机构审核,审核通过后可适用于陕西省内甲醇汽油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曹银波[9]2009年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的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是我国石油消费的重要用户,车用燃料是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汽车用燃料将占石油总消耗量的50%以上,我国每年将超过50%的石油进口量,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直接威胁到国家能源的安全。解决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是开发新型替代能源,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生产成本低,辛烷值高,自身含氧,加入汽油中使用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甲醇汽油将成为我国汽车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燃料甲醇的国家标准,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用户权益,制定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势在必行。本着从无到有,再到优化,建议我国的燃料甲醇标准分叁个阶段实现。本文论述了《车用燃料甲醇》、《变性燃料甲醇》和《车用燃料组分甲醇》标准的制定。考虑到甲醇中含有的各项杂质及其理化性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工业甲醇的基础上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修改,得到《车用燃料甲醇》标准。在车用燃料甲醇的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变性剂,通过其与甲醇的互溶性、低温分层,以及发动机的台架试验检测变性燃料甲醇配制的M15和M85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冷起动性能试验进行变性剂的筛选和比例优化,并对变性燃料甲醇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设置得到《变性燃料甲醇》标准。按低比例和高比例甲醇汽油要求在变性燃料甲醇中分别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构成车用燃料组分甲醇,对各项技术指标的设置得到《车用燃料组分甲醇》标准。论文中试验的原理、方法和要求借鉴国内外标准和行业标准。第一阶段的《车用燃料甲醇》已经通过国家相关机构的审核,第二阶段的《变性燃料甲醇》和第叁阶段的《车用燃料组分甲醇》国家标准也将随之出台。

刘洋[10]2010年在《泰利福替代燃料系统在中国推广的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首要问题。寻求经济型能源和发展低碳经济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泰利福GFI是泰利福集团能源系统的一个商业分支,是全球领先的替代燃料(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系统的供应商。本论文对泰利福GFI进入中国市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本文主要对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在经济可行性方面,按照项目特点和市场表现,分叁阶段进行了推进和分析。展示了项目经济分析的过程,研究了经济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影响项目经济性的关键因素。论文涉及以下研究内容: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替代燃料车辆的应用;替代燃料叉车的现状与分析;项目的背景介绍;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社会可行性分析等。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核算比较,包括不确定因素对评价指标变化的影响,最终对项目可行性得出正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醇类替代燃料汽车可行性分析[D]. 刘志锋. 吉林大学. 2004

[2]. 醇类燃料对二冲程汽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D]. 高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 基于KIVA的二甲醚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廖水容. 重庆交通大学. 2007

[4]. 能源替代政策对石油经济成本影响研究[D]. 左菲菲. 合肥工业大学. 2015

[5]. 醇类燃料中甲醇含量和甲醛排放测试方法研究[D]. 刘丹丹. 长安大学. 2008

[6]. 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应用试验研究[D]. 崔淑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7]. 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研究[D]. 王晓丽. 吉林大学. 2006

[8]. 甲醇汽油标准的系列化研究[D]. 刘琼琼. 长安大学. 2011

[9]. 燃料甲醇国家标准的制定[D]. 曹银波. 长安大学. 2009

[10]. 泰利福替代燃料系统在中国推广的可行性分析[D]. 刘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醇类替代燃料汽车可行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