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整体性论文

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整体性论文

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整体性*

田鹏颖 姜耀东

【提 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在逻辑由劳动逻辑和资本逻辑共同构成。劳动逻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提,把人的一般劳动作为逻辑批判的起点,确立批判基础、明确批判指向;资本逻辑是马克思探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剩余价值核心秘密、再生产的逻辑继续。两者整体连贯、不可分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全过程,给马克思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使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 劳动逻辑 资本逻辑 整体性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思路的认识存在争议,观点略有不同。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以资本逻辑为统摄的认识思路;其二,以劳动逻辑过渡到资本逻辑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认识思路。前者认为资本逻辑是主导逻辑,且具有主体地位和支配作用,能够单独成立。后者认为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程中是以劳动逻辑为基础,通过生产、分工、交换等环节过渡到资本逻辑,但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可以分开论述和相互独立。那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是只有劳动逻辑,抑或资本逻辑,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果兼而有之,那么两者关系是统一的还是割裂的?笔者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运用了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且两者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即劳动逻辑是资本逻辑的前提,资本逻辑是劳动逻辑的必然,最终展现二者逻辑的统一。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共同支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

一、劳动逻辑:政治经济学批判前提

马克思劳动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具有核心地位,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观点和思想,具有先进性和超越性。马克思讨论的劳动是一种最本质的劳动,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起点进入到政治经济学论述中,指出“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1],同时切中资本主义的“要害”说明在私有制下人的劳动不是人的生命,是为了得到生活资料,失去了生活乐趣。

(一)马克思劳动逻辑的批判内涵

马克思劳动观是建立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和直接体现。这种劳动标志人的生产、生活本能需要,能够满足人的自身发展条件,又区别于动物劳动能够把自己的生命独立表现出来。马克思之所以要提劳动,因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起点,既能够进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生产、自我生产,又能够使人独立于社会存在之中,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是人自由自觉的生活状态的显现。通过劳动能够克服社会条件对人的束缚,利用物质材料进行对象化生产活动,转化成为我所用的生活资料。

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说明借助这一手段能够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程,表达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描述亚细亚社会是以一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把自然界作为先天的无机条件进入到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们自己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没有交换,只是简单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表现了劳动作为人的生存活动的开端。马克思强调:“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2]人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实践与自然的物质材料相互作用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从而得到自身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奠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前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逻辑是指:从人的一般劳动出发,以满足人的自身生存和精神发展需要为基础,通过劳动建立人与人、社会、自然的交互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劳动逻辑具有普遍性,是人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共有属性和无差别属性。马克思把人的劳动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来构建生活的美好,凸显人的美好价值,确证了作为人的一切条件,作为人生存和生活的起点,贯穿了人的生命活动整个过程。能够看出马克思以劳动逻辑为基础引申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死劳动和活劳动等概念,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必要劳动是能够维持人的生存需要的必须劳动;剩余劳动是必要劳动之后分离出来的活劳动。活劳动是从工人劳动中分离出来创造交换价值的劳动;死劳动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控制工人进行劳动的劳动。马克思说必要劳动不生产剩余价值,只有满足必要劳动之后分离出来的活劳动是能够生产剩余价值和交换的,之所以能够交换是满足了交换的条件,因为活劳动是自由的可以支配的能为资本家服务的。马克思一再强调这种活劳动的交换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下,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活劳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满足人自身需要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属性。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借助手机客户端等,不断覆盖信息传播的途径,用户习惯碎片化的快速阅读,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大限度地占据用户市场。新媒体信息传播注重时效性,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传统媒体在长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广电总局的管辖,内容的权威性被用户所认可。推动新媒体融合,由于进一步激发传统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同时,融合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优势,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纳米科学分委会第一任主席Mihail Roco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William Bainbridge共同发表了一系列研究会聚技术的论文。他们认为会聚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会带来社会融合,21世纪社会进步的关键便在于知识和技术的会聚。为实现社会福祉的知识和技术会聚包涵众多维度和时间尺度,其自身的特点也在不断演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见表1)。

(二)马克思劳动逻辑的批判基础

马克思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就把劳动看作改变社会的实践活动,“劳动对他的产品的直接关系,是工人对他的生产的对象的关系”[3]。劳动建立起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通过劳动的多重关系使人的发展得到确证。马克思通过劳动对象化的主体和客体性之间的要求进一步说明劳动的本质是什么,通过劳动能够改变自身状况,同时能够创造生产为我所用的物品。如果没有劳动生产,资本和资本主义社会就无从谈起。

马克思准确地看到劳动对资本的重要性(活劳动),不仅生产自己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还要生产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这一部分对资本家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他们利用一切手段延长和扩大无偿占有的劳动,对工人的劳动形成了剥削和控制。马克思从劳动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本质活动出发,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冷血和无情,严重束缚了自由劳动,消解了劳动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批判劳动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成为奴役、剥削和压迫人的手段,失去了劳动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人无法通过劳动肯定自身、获得在社会中的存在,无法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本应该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和获得财富,却收获了痛苦和贫穷,只能在劳动之外寻找快乐和自由。“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4]人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无法通过劳动获得自由发展的出路,人类要谋求解放必须打破颈上的锁链获得自由。

马克思指明资本家无情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对其生产具有无穷的价值,资本家为了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使用延长工作日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以牺牲工人健康为代价为其生产剩余劳动,使工人沦落到饥寒交迫的地步,彻底失去了劳动的自由。这正是马克思所要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剥削人的问题,为自由劳动寻找出路,确立了劳动逻辑的批判基础。

(三)马克思劳动逻辑的批判指向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进一步明确了劳动逻辑的批判指向,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不在于对工资制度的改革,而是商品,在商品之后掩盖着的物质生产关系。马克思开篇提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5]。这一时期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认识趋于完善,他在英国的图书馆里专心研究政治经济学,以劳动逻辑认识问题显得更加清晰。物质生产标志着劳动属性、物质生产的条件之一就是劳动,接下来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力这一概念,标志着马克思把劳动价值的理论问题推向了高峰,“工人向资本家提供的使用价值是工人的劳动能力,而不是劳动”[6]进一步把劳动逻辑进行升华和深入。马克思劳动逻辑的先进性在于要比古典经济学向前迈进了一步,李嘉图在探究劳动的价值如何衡量的时候进入了一个反复论证的循环逻辑,他认为劳动价值需要在劳动过程中得到衡量,但没有办法分离出劳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无法得出准确的劳动价值结论。马克思更加准确地对劳动进行定位,得出创造价值的不是劳动的全部,而是劳动中的一部分即活劳动,明确活劳动即抽象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前提,劳动能力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构成,决定劳动价值的是抽象劳动。马克思对劳动进行规定并得出劳动二重性,为其剩余价值学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显然,马克思运用劳动逻辑批判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劳动力变成了商品,自由劳动变成了雇佣劳动,一方是工人,另一方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两者拥有不同的商品形成对立,在对立的生产关系下隐藏着深刻的矛盾,这是他要继续探寻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洞察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雇佣劳动是不可或缺的条件,雇佣劳动是指:“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自由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劳动条件的占有者,作为代价得到工资所进行的劳动。”资本家想要通过自己前期投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获得剩余价值,就需要雇佣工人购买其劳动力为资本家服务,成为串联整个生产关系的重要环节。雇佣劳动带有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生产的交换过程转化为了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具有普遍交换性,通过剥削和压迫得到剩余价值,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消失,雇佣劳动也随之消失。

二、资本逻辑: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化

通过上述讨论得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提是劳动逻辑,在后期具体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上和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存在着逻辑转换,也就是说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壮大和发展,劳动逻辑面临新的问题无法给出有利的回证。马克思转向资本逻辑,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剖析社会未来发展动向,能在以劳动逻辑为前提下更深入、具象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展开彻底宣战。

(一)马克思资本逻辑的批判内涵

资本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重要元素“商品”,指出资本是对商品和货币的扬弃,商品是资本的转化环节。只有商品和货币在流通中不断运转才能扩大商品和货币的积累,货币要否定自身在流通中的作用,才能脱离流通领域独立出来展现储藏职能成为现实资本。马克思分析商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作用,来揭示商品背后掩盖的秘密,就是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和从属,劳动由形式从属转向实际从属,劳动彻底沦为资本的奴役。资本从开始只继承为自己服务的劳动形式,逐渐变成实际控制自由劳动生产剩余价值,沦为了机器的附属。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逐渐演变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占有,使马克思深化逻辑思考,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剩余价值生产、商品积累、流通运转、再生产等问题,揭示劳动如何被控制,工人如何被剥削,寻找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喜欢弄权的,一不小心,权为己所用,都有可能被这把双刃剑割伤自己的手指,严重的,可以割破自己的头颅。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有权可用的岗位,都是“高危岗”。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资本逻辑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规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已经运用资本逻辑对问题展开论述,在批判前期提出劳动力引出了资本的重要条件,看到劳动力(活劳动)能够创造资本的价值增值:“只有活的劳动能力且有这样的使用价值,因此价值即货币只有同活劳动能力相交换才能转化资本”[7],能够生产剩余劳动,但这一部分劳动不属于生产者的工人,却属于没有参加任何劳动的资本家。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8],资本在他的批判视野中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生产关系不是等价交换、不是平等劳动、不是共享劳动产品,而是资本家借助劳动工具、劳动资料,以及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对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进行无偿占有的过程,形成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而是资本家通过付给工人的工资遮蔽掉资本家无偿占有和压迫工人的关系,以货币为交换媒介在生产和消费的两端出现极不平衡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资本家占有绝大多数生产资料,而工人占有较少的生产资料,并且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具体分析,看到工人的劳动已经成为资本价值增值的工具,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病根”。

(二)马克思资本逻辑的批判对象

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结果,首先表现为资本和劳动关系本身的,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本身的再生产和新生产。”[10]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剖析得出的结论,对资本不是物而是关系的深刻回答,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性,只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工具不进行生产对资本家而言是沉重的打击,因为无法收回预付资本将导致他们破产。原材料在长时间内不作为生产资料出现就无法实现使用价值,最终使用价值的消失导致资本家的损失,这是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性。

作为磷肥的主要原料,磷矿石的涨价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据了解,西南地区磷矿石价格较年初上涨80元/吨,涨幅达28%;华东地区磷矿石价格近期同样开始快速上涨,较7月初上涨30元/吨。当前磷矿石库存降至低位,库存的快速下滑势必带动磷矿石价格上涨,而这让磷肥价格维持高位也有了底气,涨价有理有据,厂家自然不急于报价。因美元汇率持续上涨,硫磺价格涨势也进入快车道。而一铵、二铵作为很多复合肥料的原料,势必也会带动化肥市场整体涨价。

CO2麻醉斑点叉尾鮰无水保活中,保活温度是影响鮰鱼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保活温度为0~8 ℃,保活时间可以达到5 h,但温度达到10 ℃时,只能保活2 h左右就苏醒了,当温度升到15 ℃时,半小时内全部苏醒。将保活后的鱼置于清水中24 h,0 ℃的存活率为10%,2 ℃的存活率为30%,4~8 ℃之间存活率为95%以上。说明在4~8 ℃条件下,鮰鱼保活的存活率较高。

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连接资本家和工人的中介,使资本家和工人不断重复生产出自己的身份,同时生产出更加尖锐的矛盾。资本调节自身矛盾的能力随着再生产的不断扩大逐渐下降,进而不能够控制生产的实际需要,体现出资本的盲目性。当资本不能够掌握生产的命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资本关系本身的出现,是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生产形式为前提”[13],必然也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再看杨蓉,可就惨了,早年丧偶,寡妇一个,又遇到个不争气的孩子。齐海峰一时转不过来这个弯,好像她的这份惨,是李红带来的。

马克思找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节点,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强烈追求,带来的是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无情剥削,剩余价值代表了资本家的贪婪和冷血。马克思批判剩余价值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一切生产的目的都围绕着如何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展开,资本的虚伪性在这里被无情地揭穿了,工人想要实现自由就要打破资本吃人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孕育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消灭剩余价值就要揭穿再生产的关系。

(三)马克思资本逻辑的批判核心

马克思说资本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同时又生产了增值价值,这一部分增值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最直接的结果,它的产物,是这样一种商品,在这种商品的价格中不仅补偿了生产商品所消费的预付资本的价值,而且同时使生产商品时所消费的剩余劳动物化为,对象化为剩余劳动。”[9]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保存原有投入的价值,同时还能够得到一个新的价值增量。

同时资本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并不是像它进入这个过程时那样走出这个过程”[11],而是实现了现实的资本,生产出剩余价值和新的生产关系。剩余价值是现实资本中的一部分,作为资本家财产购买新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中,这一过程不仅生产出资本家,还生产出新的工人。资本的不断扩大把更多的人卷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造成工人越来越贫穷,资本家越来富有的两极分化的境地,“工人的贫乏化和上述的丰饶是互相对应,齐头并进”[12],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到了资本生产的商品极大丰富与工人无法得到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产生极大矛盾,这种矛盾达到不可调和地步,就到达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覆灭的阶段。虽然马克思的预计还没有实现,但并不能否定他察觉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命脉。

马克思用一个公式形象地说明剩余价值生产过程G—W—G′(货币—商品—货币),为买而卖,在交换过程中商品作为载体,第一次货币和第二次货币价值是不同的,第二次货币带有剩余价值,要比第一次货币更贵。资本家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价值,不仅得到了原有的预付资本,还得到了没有预付的价值部分,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秘密。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用付给工人工资的形式遮蔽掉对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实现了生产者不占有劳动产品、不生产者大量占有劳动产品的极不平衡现象。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劳动换来的是资本家的不劳动和对工人更残酷的压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进行扩张,雇佣更多的工人和购买先进的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延续和运转。

第四,阻碍农村富余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一方面,高额的回报率诱使富裕农户将富余资金投入到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去,其对农业的投入必然会降低;另一方面,贫困农户要支付高额的利息也不得不减少在农业上的投入。此外,非正规金融组织一般不问借款者的资金用途,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较大。少数人借钱用于生活性支出,如红白喜事讲排场,也有少数人借钱用于房地产投资,甚至有少数人借钱用于赌博、买六合彩、吸毒等违法活动,还有一些农民单纯以获利多少为目的,不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在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帮助下,建立起“小造纸”、“小化肥”、“小煤炭”等国家严令关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这些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整体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终极目标,就是探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灭亡的路径,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出路,也同样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内部自身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被取代,迎来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共产主义思想具有两大特征:一个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产阶级解放;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两大特征展现劳动逻辑和资本逻辑,两者双重统一意蕴共产主义路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解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破除资本统治永恒的锁匙,在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所有制关系,打破资本的统治和剥削。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追求抽象的概念,而是追求具体的现实社会发展状况,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关注人的本身,为人类求解放。

4.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本研究主要测度社会保障参与对社会公平感知的影响,而社会公平感知的测度结果为两分类的分类选项,且是数值型变量,各观测对象间相互独立。根据数据问卷结构和数据质量,结合本文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和参与环节对公民社会公平感影响的目的,选择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借助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属于广义上的线性回归,与多重线性回归有诸多相似之处,主要用于对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数据,其原理为发生概率处于没有发生概率再取对数,因此该模型符合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社会公平感知的模型设计为:

劳动逻辑和资本逻辑的统一,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对价值增值的贪婪和扩大,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打下了基础,为实现“自由王国”创造了物质条件。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再生产,生产出新的生产关系和更多的剩余劳动,减少了必要劳动时间,使更多的工人卷入到了资本生产中,随着机器的运用、生产效率的提高,一部分工人被抛出生产环节,不适应强烈的劳动形式,潜在地为工人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劳动提供了可能。机器生产运用的越多,这种潜在选择劳动的可能性越大,“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14],迫使人们重新选择从事更多机器无法代替人的工作,使劳动的形式从单一趋向多元,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追求剩余价值的必然趋势。资本追逐剩余价值要求把必要劳动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扩大了剩余劳动。工人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受到压缩,剩余劳动时间增多,为人的全面发展腾出更充裕的时间,工人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选择除了工作之外的其他活动。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即“个性得到自由发展”[15]。马克思认为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上,资本家积累财富的同时创造了更强大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工人用最少的时间生产更多的商品,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无法包容自身所创造的强大生产力,无法再回到强有力占有工人自由劳动的条件下,资本主义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逻辑就无法统治和统领,资本对人的控制就摆脱了,解除了对劳动的束缚,回归自由劳动的本身,资本主义社会就成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所以说“资本运动的逻辑不允许任何回到一种既是资本主义的又是公正的社会秩序的企图”[16],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不是统领而是走向统一。

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的统一,体现在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终落脚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目的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将是人的自由发展以及人和人的独立和平等,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打破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生产资料获得重新分配。当为资本家创造财富的生产工具被更广泛使用时,工人就获得了自主的生产权利,自己可以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雇佣劳动随之瓦解。生产资料不再作为资本家所特有的方式而存在,更广泛地集中到工人手中,资产阶级就失去统治阶级的力量。那个时候“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7],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这里人的自由个性才真正实现。无产阶级的联合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私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所有制关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劳动摆脱资本的统治,回归劳动的自由成为生活第一需要。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就不复存在,资本向自由劳动过渡,成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落脚点。同时追求构建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建立在无产阶级联合的基础上,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保障了劳动自由,作为生活需要才能不受侵犯。“一切人都将成为自由创造的个人。那个时候,而且只有在那个时候,自由创造力才能变成人所特有的生产方式,劳动才能变成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1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逾越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变革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由劳动作为起点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通过劳动实现变革,无产阶级自由联合追求共产主义社会摆脱资本的控制,回归终点劳动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显现了马克思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的整体统一。

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的统一,体现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刻回答。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写作了《巴黎手稿》《伦敦笔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完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诞生、发展、灭亡的路径。马克思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他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9],著作的艺术整体就是理论的整体,蕴含着批判逻辑的统一。马克思批判古典经济学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到李嘉图区分生产劳动,但没有明确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再到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关系是一种与国家颠倒的关系,使其确立了自己的唯物史观,为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为重建人的自由发展探索出路。马克思始终围绕着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作为全部现代社会体系的轴心,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货币的转化及其职能;资本的流通及其转化为剩余价值;生产扩大和资本增值及其再生产;社会大生产与人的基本需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等问题,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展现了一条清晰可见、完整统一的批判逻辑思路。马克思在诸多复杂矛盾中通过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的统一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找到了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社会关系,实现了劳动的真正解放,他认为如此一来,共产主义就不只是理想和观念了,而正是预见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只有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统一的前提下,才能探寻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界限,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复归人的自由劳动,实现享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建立一种自由、共享、平等的新的生产关系。任何一种试图割裂分开的逻辑思路都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整体系背道而驰。总而言之,马克思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关系是前后连贯、整体统一的,二者的逻辑关系不能割裂和分开。不加界定地单独提出任何一个逻辑都是破坏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整性,孤立了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的联系,割舍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够反映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整性,更不能实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终极目的,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5][6][10][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第6页;第450页;第286页。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第159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付出一生精力系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经受住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检验,并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马克思阐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贫富差距扩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等问题。马克思在170多年前早已洞察到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足以证明批判逻辑的深刻性和穿透力。所以我们今天不能忽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逻辑问题和探究思路,只有把理论问题弄清楚,我们才能在实践上找准根基,在现实问题上加以运用。

地方高校公共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公共数学课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高校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国内许多高校在公共数学课的培养模式和分级教学等改革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7].近年来,韶关学院在地方高校公共数学教学模式、分类分级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2页。

数字人文研究是一种新的文献打开、查询、呈现方式。数字人文最受人文学者青睐之处在于数字技术与人文领域的紧密融合。数字技术应用到史学,最典型的是将实体文献扫描为数字化,最直接的体现是数据库建设和史料数字化。并通过数据库来集中揭示,可以让你了解数字技术对人文学科或你的特定项目能起到什么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9][11][12][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3页;第543页;第544页;第54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6]【德】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18]白刚:《资本、革命与自由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学术研究》2016年第5期。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页。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47(2019)02-0010-07

【DOI】 10.19632/j.cnki.11-3953/a.2019.02.002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5ZDB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赵 玥

标签:;  ;  ;  ;  ;  

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整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