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语文是学生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知识的有效掌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学素养,还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语言沟通得到发展。然而,在部分地区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不进去”“看不懂”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环节组织不利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质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预习指导、教学情境、课堂问题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
一、加强预习指导,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步,也是对课堂知识了解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预习活动,不仅使学生的学习任务更具有目标性,还使学习活动的质量得以保证。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的预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给予相应的教育引导,保证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理解层次,从而达到有效预习、高效课堂的效果。
例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本预习的能力,我组织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展开自学活动。同时,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还分别设置不同的预习问题和语言环节,使学生的预习活动更具有实效性和方向感:
1、阅读第一自然段,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用怎样的手法进行描写?
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描述了哪些内容?
3、作者在对秋天的美进行描写时,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通过对预习活动的设置和学习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得到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教学情境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参与、课堂学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情境的引导,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本节的主体思想,在思想上得到初步的理解,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情特点,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索心理和求知欲,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太阳》的教学中,这是一篇关于太阳的文章,主体鲜明并具有思考型,因此,我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感,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太阳,丰富学生对太阳的认知和理解,学生看到绚丽多彩的太阳图片和科普资料,都纷纷的举起“小脑袋”对天空中的太阳展开思考。这时,我以“太阳公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为话题,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积极踊跃地举手回答。通过对课堂环境的构设和话题的引导,使学生的思考动力和学习兴趣得到充分启发,从而对下一步的新知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设置课堂问题,巩固学生学习质量
课堂问题的设置,往往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节奏,把握学生主体的学习基础,从而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活动环节,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向,在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发展。
例如:在《父爱之舟》的教学中,通过生活角度的渗透和阅读细节的把握,学生已对文章中的内容大概和主体思想产生初步的认知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巩固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理解程度,我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
1、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本文共分为几部分?分别讲述哪些内容?
2、认真思考,为什么作者以“父爱之舟”作为本文的题目?
3、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以那种描写手法对往事进行回忆?
4、在第2-4自然段中,作者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梦境?
通过对课堂问题的有效设置,不仅使学生课堂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还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积极性、主动性的特点,还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得以增强。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有效问题的回答,及时了解学习动态和课堂授课质量,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开展提供教育依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结构,优化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活动内容更具有主观意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黑晓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9(4):212-212.
[2]白勤玲.浅析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情感读本,2019(8):123-123.
论文作者:白军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质量论文; 情境论文; 太阳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