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论文_罗青林

如何让学生成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论文_罗青林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实验学校 516211)

摘要:在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下,素质教育的核心主题内容就是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有利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只有让学生成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学习兴趣;自主探究

实验操作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操作技能以及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主要课程。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特点。例如演示实验通常都是教师在“照本宣科”式的演示,学生只是被动观看,缺乏主动的参与;而学生的分组实验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模式,要按照教材中或教师事先规定好的步骤去做,内容单一,学生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照着做”的表面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应付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只有把物理实验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根据实验要求创设好条件,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做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才能实现教学相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把设计实验方案的权利还给学生

设计实验方案是开展探究实验的首要步骤,学生只有由单纯的操作者转变为设计者,才能真正进入探究实验的角色。相对于得出实验结论,由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能自主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放开传统教学的思维,把设计实验方案的权利还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实验目的,充分进行小组讨论,收集并优化实验方案。

例如在“估测课室的长度”的实验中,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八年级物理课本中“1.1 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内容,理解并搞清楚实验设计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说明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和重新设计。各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讨论后,得出了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案,其中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就有如下四种:

方案一: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方案二:使用滚轮进行测量;方案三:用脚进行丈量;方案四:通过数瓷块进行测量……

这样就把验证性、测量性实验改变为开放性研究实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把选择实验器材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就要选择实验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案,需要用到不同的实验器材,甚至有些实验器材是没有现成的。这时,老师可通过学校实验室提供一些仪器给学生自主选择,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一些实验器材。比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天平、刻度尺、温度计、小车、小石块、棉线、钩码、毛巾、水、木块、长木板、秒表、报纸等材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自行选择。有些实验方案则只提供一部分器材,其它所需器材由学生自制。例如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只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学生自己则准备了海绵、细沙、小桌子等,还有的学生找到了“钉子、饮料瓶、砖块、泡沫、运动鞋和高跟鞋”等。在“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利用PVC塑料“三通管、四通管”和透明软管自制了一个很好的连通器。这样,把选择实验器材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把一些观察性实验变为创造性操作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把选择实验方法的权利还给学生

例如“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中,在实验进行之前只讲清楚实验的目的,至于实验过程所采用的方法由各实验小组讨论决定。通过分析讨论,有的学生选择了传统的实验方法,从实验室中借了光具座、蜡烛、打火机、凸透镜、光屏等器材,按《实验册》上的步骤进行实验;有的学生采用了画图法,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画图,找出“凸透镜成像”的图形规律;还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前用卷尺制作了简易光具座,再从实验室借用其它器材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探究。

事实证明,这样不限制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多种设计,大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同时挖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上主动性就得到充分发挥。

四、把探究实验过程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基本上每一章都有相对应的探究实验,老师不要过分地担心学生“做错”和“不会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让他们多体验、多思考、多动手。把选择探究实验过程的权利还给学生,那怕是一些小型的演示实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而且还利用于班级学习团队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九(1)班各小组的实验方案不同,有的选择在实验室进行探究,有的选择利用教学楼的不同楼层进行实验;还有的要到运动场的沙池进行探究……不同的探究实验过程,让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感受,有成功的喜悦、新奇的体验,也有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把探究实验过程的权利还给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感受和体验科学的奥妙,理解和找寻科学的本质。有的同学就算最终没有完成探究实验过程,而不得不求助于其他同学或老师,但学生仍能从这一亲历过程中成长不少。

五、把交流实验结论的权利还给学生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们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所有。”学生通过多方向、多角度、深入细致的观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从而开放性地归纳出实验结论。老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观点公开,与他人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法。例如九(1)第五小组在进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实验时,由于使用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得出了“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并联支路电流的2倍”的实验结论。经过各小组同学讨论分析后,由学生找出了实验失误步骤,改进了实验方法,得出了正确的普遍性结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差异,探究能力差异,会有深浅不同的体会。把交流实验结论的权利还给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所得到的成果、结论或感受。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起争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出互相启发和展开联想的机会,触发灵感,集思广益,从而获得较多的创造设想。对学生在探究、交流中的表现,教师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勇于发现自己,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既发展了个性,又拓展了创新思维。

有计划、大胆地把物理实验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能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适时、科学的指导,扮演好一个“引领者”的角色,会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更具有实效性。

让学生成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其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以达到物理实验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促进物理实验的教学相长,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王开红.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J].教育教学论坛,2009(08)

论文作者:罗青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如何让学生成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论文_罗青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