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益论文_张树强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益论文_张树强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 746000)

摘要:针对当前的现状,思想品德课教师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有效教学。注重学生个体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如沐春风,达到教化的目的。

关键词:提高;课堂效益;方法

目前的初中思品课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益。

一、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冷落和贬低发展、探究,自我封闭,不与其他学科相融,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学科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二、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以学习者的知识的主动积极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中,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让每一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主动的发挥,让每个学习者都能从自身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在课堂中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获得益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是否感到安全,能否与教师、同学和谐相处,认真讨论,能否没有顾虑或顾虑较少地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演算的碰撞与融合,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就是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的方向。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评价与鼓励,激励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氛围。有效的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和谐一致、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支持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学会与教师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求知识,良好态度的养成离不开激励孕育的沃土。

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毫无疑问,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民主、平等的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1.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生活中,不意味着一种否定,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提问时,对学生的回答我最常用的评语应该是,很少对学生全盘否定;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尽可能不用“×”,而是用“?”来代替。这种做法包含着一种期待的色彩,能使学生不断自我肯定,不断进步。

2.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的肯定往往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精神,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四、关照学生思想,关怀学生的内心价值冲突

理论是灰色的,再多的理论不转化到现实中都是空谈。思想品德课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以获得心灵的快乐。

1.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准学生思想脉动

当今世界,是一个相对宽容而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思潮暗流涌动,各种价值观、世界观层出不穷。而当今中国尚处于社会变型期,旧的价值体系已经破坏,新的价值观尚未建立,社会缺乏一种统一的精神支柱,显得相对浮躁,各种快餐文化甚嚣尘上,如“超女”“快男”等各种非正常因素的快速成功,名利双收;网络游戏,悬念百出,惊险刺激;甚至一句无厘头的话也会迅速串红……所有这些无不显示着整个社会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无聊中,而这些对喜欢猎奇而不得不枯坐书斋的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将鲜活的知识引进课堂,才可能走进学生心灵,扫去学生心灵的污垢,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2.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理解学生不同层次的选择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有层次性的,这种需要一般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而复杂,由物质到精神。学生也如此,阶段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正如我们的理想,有时代性,饥饿的年代是温饱,温饱的年代是小康,小康的年代是富裕……每个人的认识和需求是一步步发展的,学生最初的认识或许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无论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操作,都应该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不同意见的争论。而不应该肯定一两个,打击一大片,这样,学生是不会心服口服的,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捕捉时机,适时引领,提升思想

学生思想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建构过程,是其自身实践、修养、生活经验与外在影响的有机结合。思想品德教师作为一个引领者,应该善于捕捉时机,适时引领,找到学生自身修养、实践、经验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只要教师愿意努力,用心观察,这样的契合点随时会有。如我在教学“创造条件,认识本质”的内容时,选取了新浪网的关于“醉别克”司机量刑问题的两则帖子作为教学案例。一篇帖子仅从事件本身出发,认为生命虽然可贵,但毕竟罪不至死,只是一个偶然特例而已;而另一篇文章则针锋相对,直指中国法律的漏洞,更是提出严重的“富二代”问题。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现象。这个案例不仅启发学生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热情,有利于他们直面现实,提升思维。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课堂应该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鱼得水,和教师保持一种相容可亲的人际关系,使课堂能在科学方法和人文关注的双重宝剑下走向辉煌。

论文作者:张树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益论文_张树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