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策略研究论文_宋连转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策略研究论文_宋连转

宋连转 甘肃省靖远县乌兰小学 730600

摘 要: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因现实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存在差异,而迫切想弥补的一种愿望状态。差异引领是指教师立足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需要而采取的不同扶持策略的实施过程。孩子的学习目标是“需”,教师的引领策略是“供”,只有按需而供,供需平衡,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进行差异引领,才能使教学更高效,才能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 个体差异 学习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重建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关键。本文就小学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差异

无论古今中外,教育管理都十分明确地提出,要想教育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学生。但是仅仅从整体上了解学生还不够,因为每个学生又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把握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所施的教育才有针对性,所以说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学生的差异是多方面的,甚至有些方面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无所不在的,在教师教学的每时每刻,这些差异都会有所表现。教师只有凭借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聆听才会发现这些差异,如在课堂上语言发达的学生老爱说话、肢体发达的孩子爱做小动作、空间智能发达的孩子爱涂爱画等。这些课堂上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是一种信号,是学生在向教师表示他们具有这些特长,希望被教师认可并接受。

二、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要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单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个性、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教学,以多角度的适应性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突出多元性和个性化,设计不同的智能活动,寻求积极的差异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制定出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设置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由低到高的目标,层次相邻,目标交叉,区间便于弹性滑动。设置目标力求做到具有全体性、层次性、整体性、张扬个性。

三、创造情境教学,使学生轻松地学习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从而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其学习需要的问题,保护他们提问的热情、兴趣和勇气。

四、突出“个性化”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与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兴趣、个性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因素同时又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优化设计方式, 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培养个性思维能力,重视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首先要改变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合——分”式的教学结构。第一步“合”就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步“分”就是学习新知识,进行巩固练习;第三步“合”就是课堂答疑和课堂小结;第四步“分”则是课内外作业的制定和教师对学习进行巡视指导工作。有“合”有“分”,二者相互兼顾、相互统一。

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差异教学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并考虑到各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肯定的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便能营造和谐的评价氛围。学生个体差异性和智能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本着激励性、灵活性、严肃性和辐射性的操作原则,要把评价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断地进行评估。只要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给以肯定性评价,以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不断“升级”。

总之,每个人都与他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塑造学生;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红霞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4,(6)。

[2]宋雪春 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4,(10)。

[3]陈婷婷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

论文作者:宋连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策略研究论文_宋连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