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

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

刘宝瑞[1]1995年在《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文中提出(一) 肿瘤是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演变是以癌基因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为主的多基因异常累加的结果。不同部位的肿瘤,基因异常的变化规律有相似之处,但差异很大。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8万人死于胃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的23%。以往对癌基因与胃癌的关系做了较多的研究。有关肿瘤抑制基因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报道不多,主要集中在p53基因。DCC(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和MCC(muta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基因是1990~1991年通过对结直肠肿瘤的研究发现并命名的三个较新的肿瘤抑制基因。业已明确,它们在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就可出现基因突变、缺失及表达下降等改变,在结直肠癌早期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结直肠癌以外,最近1~3年的研究发现DCC基因在食道癌、胰腺癌、脑神经胶质瘤及前列腺癌组织中均可发生基因缺失或mRNA表达下降;APC、MCC基因在食道癌、胰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也经常发生基因缺失和突变。为探索上述基因与胃癌

刘文能[2]2016年在《幽门螺杆菌对miR-221和miR-22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占目前世界恶性肿瘤第四位,肿瘤相关性死亡排名第二位。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仍居各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列,且呈上升趋势。在陈万清教授2015年发表的文章中对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胃癌占男性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女性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胃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第二位。胃癌的发病过程是一个聚集了遗传、外界环境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复杂的病理过程,且其确切的病理机制仍然不是十分清楚。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是比较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在世界范围内感染广泛,与胃炎、消化性溃疡乃至胃癌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被WHO正式列为Ⅰ类致癌因子。目前,多数研究显示在由慢性胃炎、胃粘膜溃疡、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直至胃癌的演变过程中,H. pylori可能起先导作用,成为胃癌发生的一个始动因素。因此,深入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将其应用于胃癌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H. 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且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H. pylori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十分复杂,虽然机体对于H. pylori感染能够引发强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但是并不能有效地清除细菌,而是导致感染状态常常持续存在,甚至伴随一生。H. pylori感染后引起炎症反应虽然是H. pylori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很多H. pylori感染者却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H. pylori在与人类长期共存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得以精细调控H. pylori感染的免疫反应。目前已发现的免疫调控因素包括:调节性T细胞、抑制型细胞因子、交叉抗原的免疫逃避等,但是关于H. pylori感染的确切免疫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胃黏膜上皮细胞作为细菌感染的第一道屏障,通过表达Toll样受体(TLR)启动胃黏膜固有免疫。研究发现在人类胃黏膜细胞中,Let-7b靶向结合TLR4mRNA直接调节TLR4的表达,继之影响核转录因子-KB活性及下游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产生,从而导致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聚集,在胃黏膜固有免疫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miR-30b可减弱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导致H. pylori逃过细胞的自我吞噬,从而导致H.pylori的慢性持续感染。许多研究均提示miRNA在H. pylori诱导的炎性反应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H. 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重要因素,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随着miRNA的发现及其作用的逐渐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H. pylori感染引起mi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胃黏膜炎性反应、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基因甲基化,进而参与到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H. pylori却感染后导致miRNA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转移有关。MiR (miRNA)是长度在19-25个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通过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靶向到达nRNA,进而行使阻遏翻译或引导酶切的功能。最近有研究显不,niRNA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他们的初级转录产物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后形成成熟miRNA分子,进而参与到调节细胞和早期胚胎的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代谢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中。目前发现miRNA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线虫和哺乳动物等生物中。迄今为止,共发现约8000多个miRNA。有研究报道,miRNA具有肿瘤抑制因子及癌基因的作用。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作用的miRNA被称为oncogenic miRNA,即oncomiR。 OncomiR的失调与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包括缺失突变、扩增突变、点突变及DNA异常甲基化等. miRNA的表达情况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对胃癌miRNAs表达的研究显示了它们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的用途。一些miRNAs,例如niR-9、miR-21、miR-27a、 miR-143、miR-145、miR-433和miR-451等已经被证实在胃癌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对miRNAs与免疫系统关系的研究是热点,miRNAs被证实参与了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抗体的产生及固有免疫应答调控过程。此外,miRNA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也日益成为现代科研的热点。研究发现miRNAs广泛参与细胞的发育、分化、细胞增殖凋亡、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以及各种生物学进程的调控。大约50%的miRNAs定位于基因组的肿瘤基因相关区域或脆性位点,作为新的一类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研究发现,miRNAs的表达失衡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目前,也发现多种miRNA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已证实miR-21、miR-106b-25、miR-221、miR-218等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其表达的高低与预后也息息相关。目前,Zhang等发现miR-21在H. pylori感染的胃癌细胞株中表达增高,且miR-21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癌基因的功能,从而提示由H. pylori介导的胃癌的发生也存在miRNAs的参与和调控。本部分研究基于既往研究及文献复习,我们分析了H. pylori感染对胃上皮细胞miRNAs表达谱的影响;筛选出了一系列差异表达的miRNAs,并以miRNA221和miRNA222为深入研究对象,初步探讨H. pylori感染诱导miRNA221和miRNA222高表达的分子机制,以及miRNA221和miRNA222调控肿瘤的作用,为阐明H. pylori的免疫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和方向。是否有其他更多的miRNA参与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胃癌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也是我们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胃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miRNA221/222是否与胃癌相关,两者是否参与胃癌癌变过程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尚未有开展。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miRNA221/222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及其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为在胃癌的诊断、治疗及其早期防治领域的实践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 RECK)基因是于1998年发现的一种新抑癌基因。RECK基因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 loproteinase, MMPs)抑制剂。研究表明,其可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多种MMP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于转移,是许多癌基因共同的负向调控基因。miR-21, miR-25, miR-222和miR-374也可以抑制RECK蛋白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展。RECK蛋白作为胃癌的重要肿瘤抑制蛋白,其上调因子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性。本研究旨在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导致miR-221和miR-222的失调情况以及其两者是如何作用于胃癌的病理发展进程。方法:1、miR-221和miR-222在H. pylori感染慢性胃炎和H. pylori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在给予充分告知及知情同意后,20例胃黏膜组织学标本的取材均通过胃镜取材获得,采集自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室。其中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平均年龄42岁,其中男性6人,女性4人),1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对照组(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各5人)。并经快速尿素酶检测、H pylori培养及病理组织学表现判定H pylori感染情况。胃癌组织和胃癌邻近正常组织的取材是通过对8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取材获得的。采集自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其中UIAC国际肿瘤TNM分期为6例Ⅰb期和2例Ⅱ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miRNA221和miRNA222在H. pylori感染慢性胃炎和H. pylori阴性正常对照组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2、miR-221和miR-222在H. pylori阳性的胃癌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组织学标本通过胃癌手术后患者的标本取材,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miRNA221和miRNA222在H. pylori感染胃癌组织和邻近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特异性stem. 100p引物完成逆转录,并同时采用灵敏的Taqman 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以上标本中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达水平。计算不同组织间niRNA221和miRNA222表达水平差异。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二样本t检验判定2组间的显著性差异,以p<0.05作为显著性判定标准。3、体内外分析miR-221和miR-222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检测。应用gain- and loss-of function实验方法来分别验证miRNA221和miRNA222表达水平变化对细胞功能的影响。胃癌细胞株AGS和SGC-7901首先将miRNA221和miRNA222前体序列转染至细胞内,使细胞miRNA221和miRNA222表达水平升高;相反,通过转染人工合成的特异性miRNA221和miRNA222抑制剂来降低细胞内miRNA221和miRNA222表达水平。通过CCK-8检测miRNA221和miRNA222对胃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不同miRNA片段后细胞增殖情况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转染miRNA221和miRNA222后肿瘤细胞非锚着依赖性生长能力的改变,以检测两者对细胞的侵袭力的影响。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二样本t检验判定2组间的显著性差异,以p<0.05作为显著性判定标准。4、预测、鉴定miR-221和miR-222的靶基因,检测靶基因与miR-221和miR-222在不同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首先用miRNAs靶基因预测数据库TargetScan 6.2软件预测miR-221和miR-222的靶基因,RECK可能是miRNA-221和miRNA-222的一个靶位。Lueiferase reporter assay结果进一步证明RECK是miRNA-221和miRNA-222重要的靶基因。并且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AGS细胞内表达增加,RECK蛋白表达降低。进一步构建靶基因报告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GFP荧光抑制分析、Western blot技术鉴定之;利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与miRNA-221和miRNA-222在不同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通过预实验我们选择两个对幽门螺杆菌干预因素比较明显的细胞株SGC-7901细胞和AGS细胞来进行后续的miRNA转染实验。SGC-7901细胞和AGS细胞分别转染50nM的miR-221或miR-222片段,100 nM的antagomiR-221或antagomiR-222片段,共转染40 nM的miR-221和40nM的miR-222片段,共同转染75 nM的antagomiR-221和75 nM的antagomiR-222,或共同转染阴性对照片段(RiboBio, China),再通过阳离子脂质体RNAiMAX的作用(Invitrogen, USA)分别检测相应细胞组中的相应m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组和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正常对照组间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达差异以及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织及周围邻近非肿瘤正常组织种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达差异。通过培养不同的非胃癌细胞株和胃癌肿瘤细胞株,经过幽门螺杆菌的转染,分别检测转染前后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达差异,来进一步验证。双荧光素酶法来验证miRNA-221 /miRNA-222和RECK 之间的假定结合位点。通过敲除和获得的方式来评估验证miR-221/222-RECK通路在胃癌的作用。结果:1、miR-221和miR-222在H. pylori感染慢性胃炎和H. pylori H. pylori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本实验首先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正常对照组和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组中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组中miR-221和miR-222的表达比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正常对照组中显著增高。2、miR-221和miR-222在H. pylori阳性的胃癌组织和邻近组正常织中的表达分析。检测miR-221和miR-222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癌组织和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患者胃癌邻近正常组织种的表达差异,结果提示miR-221和miR-222在幽门螺杆菌阳性8名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邻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定量检测转染幽门螺杆菌前和转染后miR-221和miR-222在GES-1, BGC-823, SGC-7901和AGS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转染后上述细胞系中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式显著增加的。3、分析miR-221和miR-222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力的影响。通过分别将细胞转染过表达的miR-221和miR-222微小片段,使用相应的miR-221和miR-222拮抗剂进行敲除,通过CCK-8细胞计数发现敲除miR-221和miR-222后AGS和SGC-7901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相反,miR-221和miR-222过表达的AGS和SGC-7901细胞增殖被显著提高。在细胞的培育过程中,AGS和SGC-7901细胞分别敲除内源性miR-221和miR-222后,其细胞凋亡显著上升,说明miR-221和miR-222能显著抑制AGS和SGC-7901细胞的凋亡。此外,在孵化24小时候,去除上层细胞,对基层细胞进行固定,荧光染色20分钟后,在放大1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相应AGS细胞和SGC-7901细胞系的侵袭力的变化发现,miR-221和miR-222的过表达可以显著增强AGS和SGC-7901胃癌细胞的侵袭力。以上结果提示miR-221和miR-222都能调节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力。4、预测、鉴定miR-221和miR-222的靶基因,检测靶基因与miR-221和miR-222在不同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在HEK-293T细胞株和SGC-7901细胞株的实验中,miR-221和miR-222都能显著抑制转染pGL3-RECK-wt质粒后的荧光活性,但转染的pGL3-RECK-mut质粒后的荧光活性无影响。AGS和SGC-7901细胞系中,转染miR-221和miR-222片段后都可以显著减少RECK蛋白的表达。同时,共同转染miR-221和miR-222后在RECK蛋白的表达中起到叠加作用。相反,抑制内源性的miR-221和miR-222后,AGS和SGC-7901细胞系中RECK蛋白的表达会显著增加。而且,同时敲除内源性的miR-221和miR-222后,RECK蛋白的表达会比单独敲除miR-221或miR-222增加更明显。以上实验结果揭示miR-221和miR-222都可以直接作用于RECK基因的靶点,并调节RECK蛋白的表达。因此,我们通过实验设计进一步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凋亡过程中miR-221和miR-222与RECK基因之间的作用关系。为了过表达RECK, AGS、SGC-7901细胞首先转染了PCDNA3.1-RECK质粒。miR-221和miR-222都不能抑制这个质粒蛋白的表达。RECK基因的过表达显著逆转了miR-221或miR-222诱导的较快的细胞生长。RECK过表达也显著抑制了miR-221或miR-222诱导的高的细胞侵袭力。以上结果均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导致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miR-221和miR-222在胃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miR-221和miR-222均可以结合于相同的RECK基因3'UTR序列端,从而调节其表达。证实了假设的miR-221和miR-222通过作用于RECK基因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增值和侵袭。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胃黏膜组织和胃上皮细胞中miR-221和miR-222的表达显著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胃癌组织中miR-221和miR-222的表达比幽门螺感染阳性的胃癌邻近非肿瘤正常组织中显著增加。miR-221和miR-222都可以通过有效结合于RECK基因的3'-UTR发生影响,通过在转录后水平调节RECK蛋白的表达来发挥作用。通过选取AGS和SGC-7901两个胃癌细胞株来进行细胞学实验发现,miR-221和miR-222都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增加胃癌细胞的侵袭力,负向调节胃癌细胞的凋亡。通过转染获得miR-221或/和miR-222片段和敲除相应miRNA的方式,本实验研究发现其调节途径是通过miR-221/222-RECK途径来完成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被WHO定义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素。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癌的具体机制目前仍没有完全研究清楚。通过本实验研究的结果提示miR-221/222-RECK途径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的重要调节通路。

马英玉[3]2008年在《中国人PINX1、caspase-8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微小癌灶的浸润和转移难以及时探查和治疗,是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阐明肿瘤浸润及转移的机制,确立可靠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极为重要。研究发现,随着肿瘤进展和转移的发生,肿瘤细胞内抑癌蛋白的表达量减少,逐渐失去对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抑制,表现为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编码蛋白量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为揭示抑癌基因失活的机理,国内外针对P53、P16等抑癌基因作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改变,即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l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可能是产生基因突变,导致抑癌基因功能失调,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微卫星是由2~6个核苷酸组成,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简单串联核苷酸重复序列。MSI是指由于复制错误导致微卫星的增多或减少。LOH是指一个位点上两个多态性的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出现缺失或变异。大量研究表明,抑癌基因MSI与LOH在肿瘤的多步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SI首先是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中发现的,随后在各种散发性肿瘤,如大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中均发现MSI。研究表明MSI的发生提高了基因的随机突变率,更重要的是导致了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引起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若DNA复制错误的结果是等位基因片段的缺失,则导致LOH的发生。研究发现,与抑癌基因相关的杂合性微卫星位点常伴有等位基因的丢失,即LOH的发生。所以,分析LOH已成为目前检测抑癌基因失活、发现和定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的重要手段之一。PINX1(Pin2/TRF1—interacting protein X1)是新发现的端粒酶和端粒的共调控基因,也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8p23,由7个外显子组成,有两种转录形式,分别编码174个氨基酸和328个氨基酸,其中pinx1—328含有两个结构域,一个是G—patch,常见于RNA结合蛋白或损伤修复因子;另一个是端粒抑制域(telomerase inhibitory domain,TID)。PINX1在正常人体组织中正常存在,而在肿瘤组织中则相应的低表达或不表达。研究PINX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对于了解胃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分子事件,探讨胃癌发生和转移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Emi等曾经报道了染色体8p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carcinomal,CRC),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和肺癌中LOH的发生率较高。而该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在胃癌中研究较少,更无中国人的研究资料。多种研究证明,凋亡机制的失调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caspase是执行细胞凋亡程序中的一种同型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绝大多数的细胞凋亡依赖于caspase的存在。迄今已发现14种caspases形成一个家族,在实施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asepase-8在肿瘤细胞的凋亡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的文献大多限于研究caspase家族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相关的药物应用。caspase-8定位于2q33-34,在成神经细胞瘤中,这是一个易发生缺失的区域,它的表达缺失与该区域的等位基因不平衡性有着显著相关性,表明caspase-8可能是一种侯选肿瘤抑制基因。随后发现该基因在结肠癌中也同样发生了体细胞突变。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胃癌中同样存在caspase-8的失活,更重要的是,还发现caspase-8在进展期的胃癌中的突变率高于早期胃癌。经过比较结肠癌与胃癌中caspase-8的凋亡活动,发现其有类似的机制。这些研究表明caspase-8对胃癌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有关该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研究PINX1基因D8S277位点,caspase-8基因D2S116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l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胃癌肿瘤进展的关系,为揭示抑癌基因作用机制和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石蜡包埋的胃癌组织基因组DNA。(2)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常规银染检测位点的遗传不稳定性。(3)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蛋白表达。(4)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蛋白表达。(5)SPSS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性。研究结果(1)胃癌PINX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肿瘤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①90例胃癌中D8S277位点LOH发生率在淋巴结转移组(18.5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00%,P<0.01);在胃癌TNMⅢ+Ⅳ期(21.43%),显著高于Ⅰ+Ⅱ期(2.94%,P<0.01)。②MSI发生率在淋巴结转移组(10.00%),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0.00%,P<0.05,Fisher's exact test);在高分化的胃癌中检出率(60.00%),明显高于中分化胃癌(9.80%,P<0.05),也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14.71%,P<0.05);浸润至粘膜和肌层的胃癌MSI检出率(50.00%),显著高于浸润至浆膜外组织的4.55%(P<0.01),浸润至浆膜层的胃癌MSI检出率(35.71%),也显著高于浸润至浆膜外组织的4.55%(P<0.01)。③PINX1蛋白阳性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85.0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50.00%,P=0.005<0.01);TNM分期Ⅰ+Ⅱ期(76.47%),明显高于Ⅲ+Ⅳ期(46.43%,P<0.01);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胃癌病人中PINX1蛋白阳性率为43.75%,显著低于60岁以上的病人的65.52%(P<0.05)。④此外,蛋白表达阳性组中LOH发生率(1.92%)显著低于蛋白表达阴性组(31.58%,P<0.01)。(2)胃癌caspase-8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研究:90例胃癌D2S116位点的SSCP分析中,均未出现MSI或LOH。结论PINX1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机制,MSI和LOH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胃癌的发生和发展。LOH在PINX1表达缺失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恶化及进展的一个指标,MSI则影响到肿瘤的预后及转归,二者对于淋巴结转移及PINX1蛋白表达的影响,表明PINX1不仅是个肿瘤抑制基因,而且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caspase-8基因D2S116位点未见遗传不稳定性改变。caspase-8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可能不是影响胃癌发生与恶性进展的主要因素,在不同肿瘤中,caspase-8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抑癌机制可能也具有差异。

张刚[4]2016年在《长链非编码RNA MT1JP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死亡率高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位。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消化系统肿瘤前列,每年新发病例数约40多万。由于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且缺乏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所以胃癌患者确诊时大多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手术切除和放化疗是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胃癌复发率高,尤其是远处转移和化疗耐药的频繁发生,使胃癌5年存活率为仅为40%左右。因此,胃癌不仅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同时也让社会家庭背负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目前已有诸多研究探讨胃癌的生物学特性,但在胃癌的临床疗效改善上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缺乏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预后指标以及有效的治疗靶点使得胃癌治疗始终存在瓶颈。因此,关于胃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发现更多的具有诊断潜力或评估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分子以更好的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胃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食因素诸如盐和硝酸盐的高剂量摄入、职业暴露、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吸烟饮酒等。然而在接触相同的环境因素的情况下仅有少数人最终发展为胃癌,表明个体对环境暴露因素的反应不尽相同,提示遗传因素参与其中。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关键蛋白编码基因上,即关键基因的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学功能的异常。然而,随着分子遗传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表观遗传学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机制主要包括: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s, ncRNAs)。基因组测序发现蛋白编码基因仅占总转录基因的2%,大多数基因被转录为非编码RNA。非编码RNA根据转录本长度不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长度小于200个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 (miRNAs)、、干扰RNA (siRNAs)和Piwi相关RNA (piRNAs)。另一类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称为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1ncRNA),其最初被视为“转录噪声”,不具备生物学功能,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ncRNA可以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以及表观遗传学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癌症转移、侵袭、细胞分化及凋亡等。随着对1ncRNA的研究增多,越来越多的1ncRNA在多种肿瘤中被发现,然而目前在胃癌中1ncRNA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阐释。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和qRT-PCR验证筛选的策略,寻找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1ncRNA,并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开展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实验,结合人群样本验证,揭示lncRNA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阐明1ncRNA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评价1ncRNA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靶标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长链非编码RNAMT1JP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筛选、验证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背景: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第二位,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致死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的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能够在转录、转录后以及翻译等水平调控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己有研究发现胃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1ncRNA,且这些异常表达1ncRNA在胃癌发生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1ncRNA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探讨。方法及结果:我们对5对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In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并整合GEO中胃癌GSE53137 lncRNA表达谱芯片数据,发现IncRNA MT1JP在胃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采用RT-PCR技术在7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验证以及TCGA胃癌公共数据中验证筛选结果,证实IncRNA MT1JP在胃癌组织中显著下调:分析IncRNA MT1JP表达水平与75例胃癌患者临床表型的关联性,发现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通过核质分离实验检测1ncRNA MT1JP亚细胞定位,发现IncRNA MT1JP细胞质中高丰度表达;我们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8例胃癌组织中1ncRNA MT1JP表达水平,以表达量中位数为标准将病例分IncRNA MT1JP高低表达组,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发现低表达IncRNA MT1JP的胃癌患者较高表达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了33%,Log-Rank P=0.03, HR=1.33 (95% CI:1.015-1.758)。结论:本研究发现lncRNA MT1JP在胃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且高表达的lncRNA MT1JP对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保护的作用,为lncRNA MT1JP作为评价胃癌病程进展以及评估预后判断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重要参考,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ncRNA MT1JP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依据。第二部分长链非编码RNA MT1JP在胃癌中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背景:长期以来,长链非编码RNA被认为是不具蛋白编码能力的无功能序列,一直未受到重视。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1ncRNA能够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等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ceRNA)理论认为IncRNA、mRNA、假基因等转录产物可以通过竞争性与miRNA结合,行使“分子海绵(sponge)”功能,使与mRNA结合的miRNA数量减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miRNA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方法及结果:我们构建1ncRNA MT1JP过表达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后通过一系列细胞恶性表型实验,包括CCK-8, Transwell及流式细胞检测等方法,观察1ncRNA MT1JP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结果发现1ncRNA MT1JP可以显著的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且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采用裸鼠成瘤实验研究1ncRNA MT1JP对胃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ncRNA MT1JP可以明显抑制胃癌细胞体内成瘤的能力。为探讨1ncRNA MT1JP对细胞表型的影响具体分子机制,我们以ceRNA调控理论为依据,通过报告基因、细胞过表达、干扰以及Western blot等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发现1ncRNA MT1JP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iR-92a-3p抑制抑癌基因FBXW7表达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结论:本研究发现1ncRNA MT1JP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能力并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1ncRNA MT1JP这种抑癌基因样作用可能与其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92a-3p对抑癌基因FBXW7调控作用有关。不仅阐释了1nc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为1ncRNA MT1JP临床应用价值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时岚[5]2009年在《PIP5KL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4-磷酸-磷脂酰肌醇-5-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4-phosphate 5-kinases-like 1,PIP5KL1)为磷酸磷脂酰肌醇激酶(PIPKs)家族的新成员。初步的功能研究发现PIP5KL1在细胞内主要起支架作用,使其它的4-磷酸-磷脂酰肌醇-5-激酶(PIP5K)成员定位到特定部位,并激活其活性,在那里生成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3,4,5)P_3)。另有报导PIP5KL1具有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的作用。但是关于PIP5KL1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PIP5KL1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及纯化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获得一定数量和纯度的原核重组表达蛋白,同时用该蛋白作为抗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此外,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IP5KL1,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和胃癌BGC823细胞。观察发现,转染PIP5KL1后肿瘤细胞生长缓慢、增殖速度降低、迁移能力受到抑制。将处理后的细胞注射到裸鼠皮下,发现形成肿瘤的时间推迟、生长变慢、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进一步验证了PIP5KL1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并显示出PIP5KL1作为分子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潜在价值。为了进一步探讨PIP5KL1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及正常组织芯片中PIP5KL1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PIP5KL1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PIP5KL1可能抑制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于是又探讨了其作用分子机理,结果发现PIP5KL1抑制了Akt的活化,提示了PIP5KL1可能通过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为PIP5KL1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张晓梅[6]2013年在《Raf激酶抑制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其相关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在早期不明显,多数病人—经发现已处于临床晚期,总体5年生存率仅30%左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而迄今为止,胃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不能满足临床对胃癌进行有效预防及治疗的需要。因此,探索胃癌发病机制、寻找胃癌新的肿瘤标志物及基因治疗靶点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复发转移预测和预后评估对于胃癌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胃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肿瘤细胞生长、凋亡、细胞周期、侵袭浸润等分子生物靶点的寻找成为胃癌基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属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PEBP)家族,是一种高度保守、广泛表达、具有多种生理与病理功能的小分子胞浆蛋白。参与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如Raf-1-MAPK、NF-κB和G蛋白信号通路等,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KIP是一个新的转移抑制基因,可以抑制前列腺癌、人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等肿瘤细胞的转移,体外干预实验证实RKIP表达减少可以影响肿瘤转移、血管生成,抵抗凋亡,破坏染色体的完整性,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某些肿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新靶标。本实验组张志强等的研究也显示RKI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其表达改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分化、浸润及转移有关[7]。但RKIP在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机制如何,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RKIP从癌前状态到最终癌变、转移这一系列胃粘膜癌变动态演变过程中的表达改变,寻找RKIP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粘膜癌变之间的关系。为明确RKIP基因在胃癌中的作用并考察其表达上调对胃癌恶性表型的影响,我们借助基因转染技术,构建RKIP(?)急定表达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研究RKIP基因在胃癌细胞增殖、生长、迁移、侵袭及凋亡中的作用,阐明RKIP在胃癌发生、分化及转移中扮演的角色。为进一步研究RKIP抑制胃癌的作用机制,我们分析了Cyclin D1、STAT3、ADAM-12这些与细胞增殖、凋亡、信号转导关系密切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RKIP表达在胃粘膜癌变动态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探寻RKIP蛋白抑制胃癌发展、转移及肿瘤分化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胃癌的诊断、预后监测以及基因治疗提供依据和新的线索。第一章胃粘膜癌变不同阶段组织中Raf激酶抑制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检测癌前状态、早期胃癌组织、进展期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RKIP蛋白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RKIP蛋白在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到胃粘膜癌变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明确RKIP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粘膜癌变之间的关系,探讨RKIP在胃粘膜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癌前状态组织88例(包括胃腺瘤性息肉7例、胃溃疡27例、异型增生组织及肠化组织54例,其中轻中度异型增生17例,重度异型增生23例,伴肠化生26例)、早期胃癌组织48例、进展期胃癌组织121例及36例胃癌转移的淋巴组织中RKIP蛋白的表达,分析RKIP在胃粘膜癌变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RKIP蛋白主要在胞浆表达,呈黄色到棕褐色颗粒,RKIP阳性表达如下:胃癌前状态88例,阳性表达62例(70.5%);早期胃癌组织48例,阳性表达32例(66.7%);进展期胃癌组织121例,阳性表达36例(29.8%);36例胃癌转移的淋巴组织,阳性表达1例(2.8%)。RKIP阳性表达率在癌前状态组及早期胃癌组高表达,但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KIP在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肠化及异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也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较非癌良性癌前状态及早期胃癌组显著降低(P<0.05),在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其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与癌前状态及早期、进展期胃癌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图片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6.0扫描,结果取累积光密度值(IOD)做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显示RKIP表达水平在癌前状态组与早癌组织中没有显著差异,P=0.151;而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前状态组显著下降,P<0.001;其在转移淋巴结组织阳性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比较亦有显著下降,P<0.001。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RKIP在不同类型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如下:RKIP蛋白在浸润至粘膜及粘膜下层、肌层、全层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8%、35.3%、20.8%;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42.9%、41.9%、39.5%;在肠型和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1.6%、38.2%;在Ⅰ期、Ⅱ期、Ⅲ/Ⅳ期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3%、47.8%、24.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22.7%、70.8%。RKIP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01),但RKIP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RKIP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在肠型及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169例胃癌病理报告中,其中52例有Hp检测报告,32例Hp阳性,20例Hp阴性,合并Hp感染的胃癌中RKIP阳性表达率为43.8%,Hp阴性胃癌的RKIP阳性表达率为40.0%,统计分析显示RKIP在胃癌中的表达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RKIP在癌前状态与早期胃癌组织高表达,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淋巴组织中低表达。2.RKIP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中表达无显著差异,与胃癌分化程度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亦无明显相关。3.RKIP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第二章上调RKIP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RKIP表达质粒稳定转染RKIP低表达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内外实验明确RKIP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细胞周期及裸鼠成瘤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RKIP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RKIP和空载体质粒分别导入RKIP低表达的胃癌细胞系SGC7901。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KIP 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借助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RKIP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力的变化;流式细胞计数观察RKIP表达对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并建立人胃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RKI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RKIP基因的SGC7901细胞RKIP mRNA表达较未转染组增加4.41±0.56倍,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KIP蛋白质表达量显著增加,表明RKIP基因稳定表达的胃癌细胞系SGC7901构建成功。RKIP基因转染的SGC7901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从第4天起与空载体转染组及未转染组SGC7901细胞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01)。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RKIP基因转染组、空载体组和未经转染组集落形成数(×102)分别20±4,57±7和59±9,转染RKIP基因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划痕后18h.RKIP基因转染组细胞划痕宽度2.91±0.21mm,而空白及空载体对照组分别为1.26±0.41mm,1.31±0.34mm,RKIP基因转染组划痕恢复慢,与其他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转染RKIP基因使肿瘤细胞迁移能力下降。Transwell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穿过基质膜细胞数分别为(256.5±37)个和(276.5±40)个,转染RKIP基因组则为(107.0±20)个,转染组穿过基质膜细胞数与其他两组对比显著减少(P<0.05),转染组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制。流式细胞计数发现,RKIP转染组G0-G1的细胞百分比(69.34±1.37%)较空载体转染组(63.42±0.49%)和未转染组(62.45±0.91%)明显增多,而RKIP转染组G2-M,S的细胞百分比(G2-M:8.21±1.64%,S:19.78±1.14%)较空载体转染组(G2-M:11.91±0.23%,S:24.67±0.27%)和未转染组(G2-M:13.71±2.36%,S:23.85±2.41%)明显减少(P<0.05),转染RKIP组细胞凋亡率较未转染对照组及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增加(3.59±0.51%vs1.07±0.29%,2.10±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裸鼠接种实验显示,空载体转染组和未经转染的SGC7901裸鼠组在接种后平均7天就可以长出明显的包块,而RKIP基因转染组长出肿瘤的时间显著延长,平均为21天,同时肿瘤瘤体生长缓慢。将瘤体积变化对时间绘制瘤体生长曲线,pcDNA3.1(+)-RKIP/SGC7901接种的移植瘤体积较空白组及空载体组明显减小,在第7,14,21,28,35,42天对三组移植瘤体积的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6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瘤块,称取瘤质量。pcDNA3.1(+)-RKIP转染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空载体转染组和未经转染组,差异有统计意义(7.36±2.10g vs13.63v1.61g,14.03±3.51g,F=6.503,P=0.03),说明RKIP重表达可以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在裸鼠中的移植瘤生长能力。结论:1)SGC7901胃癌细胞系RKIP mRNA和蛋白低表达,提示RKIP的低表达可能与胃癌有关。2)RKIP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侵袭力。3)成功建立转染组和对照组SGC7901胃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RKIP基因转染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降低SGC7901胃癌细胞的致瘤性。4)RKIP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干预胃癌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5)RKIP基因重表达有助于SGC7901的恶性表型逆转,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第三章Raf激酶抑制蛋白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胃癌细胞及良性癌前状态、胃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RKIP表达与Cyclin D1、STAT3、ADAM-12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它们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为探索RKIP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q-RT-PCR检测稳定转染RKIP基因的胃癌细胞SGC7901中的Cyclin D1、STAT3、ADAM-12mRNA表达变化,在体外从细胞水平探讨RKIP基因抑制胃癌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Cyclin D1、 STAT3及ADAM-12的表达有关。再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前状态组织88例;早期胃癌组织3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60例及25例胃癌转移的淋巴组织中Cyclin D1、STAT3、ADAM-12蛋白表达及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RKIP表达与Cyclin D1、STAT3、 ADAM-12表达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1)RKIP基因转染组的CyclinD1、STAT3、ADAM12mRNA表达量分别为未转染组的0.405±0.073倍、0.578±0.274倍、0.673±0.447,转染载体组中三个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为未转染组的1.038±0.543倍、1.772±1.078倍、1.003±0.434倍。RKIP基因转染组胃癌细胞中的cyclinD1、STAT3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RKIP基因转染后ADAM12基因表达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STAT3蛋白在胃癌前状态组、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例26.1%(23/88)、66.7%(20/30)、71.6%(43/60)、64.0%(16/25)。与胃癌前状态组比较,STAT3蛋白在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其表达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01)。STAT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但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中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3)CyclinDl蛋白在胃癌前状态组、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9%(21/88)、63.3%(19/30)、73.3%(44/60)、52.0%(13/25)。与胃癌前状态疾病比较,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CyclinD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并与胃癌分型有关,CyclinD1在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较肠型胃癌高(P=0.001),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4)ADAM-12蛋白在癌前状态、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转移淋巴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3%(39/88)、53.3%(16/30)、55.0%(33/60)、36%(9/25)。ADAM-12蛋白在癌前状态、早期、进展期胃癌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5)Cyclin D1、STAT3、ADAM-12累积光密度值(IOD)定量分析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6)相关性分析表明RKIP蛋白与CyclinD1蛋白表达两者呈负相关(r=-0.411,P<0.001);RKIP和STAT3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640,P<0.001);CyclinD1、STAT3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05P=0.004)。结论:1)RKIP基因转染可以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STAT3及cyclin D1、表达。2)STAT3、CyclinD1蛋白在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RKI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STAT3、CyclinD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胃癌组织中STAT3、CyclinD1蛋白的表达正相关。4)ADAM12在胃癌前状态、胃癌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各组间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图52幅,表22个,参考文献148篇。

郑枫芸[7]2007年在《中国人胃癌KAI1、SFRP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微小癌灶的浸润和转移难以及时探查和治疗,是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阐明肿瘤浸润及转移的机制,确立可靠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极为重要。研究发现,随着肿瘤进展和转移的发生,肿瘤细胞内抑癌蛋白的表达量减少,逐渐失去对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抑制,表现为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编码蛋白量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为揭示抑癌基因失活的机理,国内外针对P53、P16等抑癌基因作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改变,即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l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可能是产生基因突变,导致抑癌基因功能失调,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微卫星是由2~6个核苷酸组成,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简单串联核苷酸重复序列。MSI是指由于复制错误导致微卫星的增多或减少。LOH是指一个位点上两个多态性的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出现缺失或变异。大量研究表明,抑癌基因MSI与LOH在肿瘤的多步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SI首先是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中发现的,后在各种散发性肿瘤如大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中均发现MSI。研究表明MSI的发生提高了随机突变率,更重要的是导致了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引起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若DNA复制错误的结果是等位基因片段的缺失,则导致LOH的发生。研究发现与抑癌基因相关的杂合性微卫星位点常伴有等位基因的丢失,即LOH的发生。所以分析LOH已成为目前检测抑癌基因失活、发现和定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的重要手段之一。KAI1(Kang AI 1)基因是近年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Dong等首先从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分离鉴定,能抑制鼠前列腺癌细胞肺转移但不影响其致瘤能力。有研究证明,在多种癌组织和细胞系中检测到KAI1在分子水平上的表达,然而它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国内外报道较少,且结论尚有争议。胃癌KAI1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研究尚鲜见报道。SFRP1(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1)基因定位于8p11.2,其编码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它可能与受体竞争结合Wnt蛋白,或直接与Wnt蛋白结合,由此阻断了Wnt信号传导通路。目前发现,有十几种已知的高发性癌变(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肝癌等等)都出现Wnt信号传导途径的失调,越来越多的学者偏向于认为SFRP1基因的遗传学改变和SFRP1蛋白的表达失活,导致Wnt通路异常活化而引发肿瘤,而国内外研究尚未结合肿瘤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SFRP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SFRP1蛋白表达下调的临床学意义。研究目的研究KAI1基因D11S1344、D11S1326位点和SFRP1基因D8S505、D8S1722、D8S1180位点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l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对肿瘤KAI1蛋白、SFRP1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KAI1基因、SFRP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肿瘤进展的关系,为揭示抑癌基因作用机制和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石蜡包埋的胃癌组织基因组DNA。(2)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常规银染检测位点的遗传不稳定性。(3)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蛋白表达。(4)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蛋白表达。(5)SPSS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性。研究结果(1)胃癌KAI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肿瘤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①胃癌KAI1蛋白阳性检出率为55.4%。②随着癌组织浸润程度的进展,其阳性率呈降低趋势(P<0.01);KAI1蛋白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83.9%)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20.0%,P<0.01);在TNMⅠ+Ⅱ期(82.8%)明显高于TNMⅢ+Ⅳ期(25.9%,P<0.01)。③56例胃癌D11S1326,D11S1344位点的SSCP分析中,均未出现MSI或LOH。(2)70例胃癌D8S505、D8S1722和D8S1180位点的SSCP分析中,均未出现MSI或LOH。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KAI1基因D11S1326,D11S1344位点未见遗传不稳定性改变。KAI1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及恶性进展密切相关。KAI1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评估肿瘤细胞转移潜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SFRP1基因D8S505、DSS1722和D8S1180位点未见遗传不稳定性改变。SFRP1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可能不是影响胃癌发生与恶性进展的主要因素。在不同肿瘤中,SFRP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抑癌机制可能也具有差异。

王亚文[8]2017年在《miR-214及CREB1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胃癌是我国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浸润转移是胃癌的一个重要特征,常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揭示胃癌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是胃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除了基因学的改变以外,非编码RNA特别是microRNA(miRNA,miR),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是一类内生性的、长度约19-25个核苷酸的小RNA,主要是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降解靶mRNA或抑制靶蛋白的翻译,广泛参与增殖、凋亡、发育、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人类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尚未见miR-214在胃癌中的详细研究。本研究拟在人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检测miR-214的表达情况,进行miR-214功能学实验以探究其生物学作用,并鉴定其调控的靶基因。预测软件提示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REB1,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可能是miR-214的一个靶基因,本课题拟初步探究CREB1在胃癌中的表达、功能及分子机制,以期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靶点。第一部分胃癌中miR-214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目的:1.检测miR-214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miR-214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3.探究miR-214对胃癌细胞浸润转移及增殖、凋亡的影响。4.鉴定miR-214直接调控的靶基因。研究方法:1.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18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及4种胃癌细胞株(MKN28、BGC823、MKN45及SGC7901)、1种非肿瘤的永生化细胞株GES-1中miR-214的表达情况。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分析miR-214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miR-214的预后价值。3.胃癌细胞转染LV3-hsa-miR-214(过表达)、miR-214 inhibitor(抑制剂)及Negativecontrol(阴性对照)后,进行细胞迁移浸润和增殖、凋亡实验来验证其生物学功能。4.使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214的靶基因,通过荧光素酶检测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214调控的直接靶基因。结果:1.80例胃癌组织中miR-214的表达水平较18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下调约6倍,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下调更明显。同时,4种胃癌细胞中miR-214的表达水平较非肿瘤胃粘膜组织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调。2.miR-214的表达与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然而生存分析显示miR-214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3.miR-214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能力,而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4.靶基因软件 TargetScan 预测提示 FGFR1、CSF1、NOTCH2、CREB1、AGAP2等是miR-214的潜在靶基因。荧光素酶实验和Western blot证实CSF1是miR-214的直接靶基因。结论及意义:miR-214在胃癌组织和多种胃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在转移性的胃癌组织中降低更明显。miR-214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能力,而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CSF1是miR-214的直接靶基因。miR-214对其它靶基因(如CREB1等)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miR-214可下调CSF1的表达,miR-214可能通过调控CSF1发挥了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浸润的作用。第二部分胃癌中CREB1的表达、预后价值及miRNA对其的调控作用研究目的:1.检测CRE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CREB1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3.验证CREB1是否受到miR-214等miRNA的调节。研究方法:1.免疫组化检测185例原发灶胃癌组织、50例淋巴结转移灶胃癌组织、50例非肿瘤胃粘膜组织中CREB1蛋白的表达情况。2.使用卡方检验分析CREB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CREB1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3.使用miRWalk、starBase软件预测可能调控CREB1的miRNA,通过荧光素酶实验、Western blot验证miRNA对CREB1的调控作用。结果:1.CREB1在非肿瘤胃粘膜组织、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呈递增式表达。CREB1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相比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明显升高。2.CREB1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正相关。3.CREB1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REB1低表达的患者。CREB1与肿瘤分期联合构建的模型,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4.CREB1 是 miR-27b 和 miR-200b 的直接靶基因,受到 miR-27b 和 miR-200b 的负向调控。结论及意义:CREB1的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miR-27b和miR-200b可负向调节CREB1的表达。CREB1是一个有价值的生物标记物,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病人预后有重要提示作用。miR-27b/200b-CREB1信号通路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第三部分CREB1在胃癌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初探研究目的:1.探究CREB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2.鉴定转录因子CREB1的下游靶基因,初步探讨CREB1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在胃癌细胞中过表达CREB1或干扰CREB1的表达,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迁移浸润能力的影响。2.在胃癌细胞中,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IP-seq)分析转录因子CREB1在全基因组的结合谱,筛选CREB1可能调控的 mRNA、miRNA、lncRNA。3.在细胞转染CREB1过表达质粒或CREB1干扰RNA之后,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REB1下游候选lncRNA的表达水平。4.使用ChIP-qPCR(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证实CREB1与lncRNA启动子的结合。结果:1.过表达CREB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反之,下调CREB1表达则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2.ChIP-seq结果提示CREB1 可以结合到831 个mRNA、276个IncRNA、62个miRNA的启动子区。3.ChIP-seq的结果与本课题组前期做的胃癌转移相关IncRNA芯片取交集,将候选IncRNA范围缩减为9个。4.通过实时定量PCR验证,发现CREB1可正向调节lncRNALOC100270746、PIN1P1 及 ZEB1-AS1 的表达。5.ChIP-qPCR结果显示CREB1在lncRNA的启动子区有显著富集。结论及意义:CREB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LncRNA LOC100270746、PIN1P1及ZEB1-AS1的表达受到CREB1的正向调控。

柳珂[9]2012年在《转移抑制基因MTSS1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胃癌所具有的高转移特性是该类型肿瘤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深入探索其相关机制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候选基因MTSS1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目前研究认为其通过影响细胞骨架的改变迁移等而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联。该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目前尚是新的领域,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有关于胃癌中的实验研究报道。本实验拟研究MTSS1在胃癌组织中多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同时检测MTSS1杂合性缺失的情况,以明确在肿瘤进程中该基因失活可能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MTSS1在体内外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将MTSS1挖掘成为一种对于肿瘤的预后与转移具有指示作用的新兴标志物以及阻断胃癌转移的可能靶点。第一部分MTSS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的:研究MTSS1在人类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以初步探讨MTSS1在人类胃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在包含胃癌癌旁正常粘膜、原发灶、淋巴结或其他转移灶的胃癌组织样本1072例的组织芯片中,利用免疫组化、RT-PCR等实验技术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MTSS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探寻MTSS1在人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1)胃癌组织及胃癌淋巴结或其他转移组织中MTSS1蛋白表达强度和表达率较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明显下降。MTSS1在胃癌原发灶组织中表达缺失率为70.1%(751/1072),在胃癌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灶中表达缺失率达88%(103/117)。RT-PCR、Western blot中结果趋势也同上较一致。(2) MTSS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较多因素相关:随着肿瘤分化程度向低或未分化进展,MTSS1=的表达逐渐减少,故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01)。另其与肿瘤大小(P=0.005),肿瘤浸润深度,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均相关(P<0.001)。(3)MTSS1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MTSS1表达下降或缺失的胃癌患者其预后较MTSS1表达阳性的患者明显较差(18months vs76months; P <0.001)。并且MTSS1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因素一样,成为影响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结论:MTSS1表达下降或缺失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该基因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一个潜在的判断预后有效指标。第二部分MTSS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的相关机制研究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候选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1,MTSS1)在胃癌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中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含癌旁正常粘膜、原发灶、淋巴结转移或转移灶的胃癌组织样本各13例MTSS1基因位点上4个微卫星位点(D8S1832D8S2132D8S1179D8S1461)进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检测。结果:在MTSS1表达阴性的胃癌原发及转移组织中LOH发生率较高,总LOH率分别为46.15%和69.23%。结论:MTSS1基因位点频繁的杂合性缺失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三部分转移抑制基因MTSS1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细胞学功能研究目的:应用定向基因克隆技术,构建MTSS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TSS1,建立并鉴定能稳定表达外源MTSS1基因的胃癌细胞系。通过基因双向表达调控以研究MTSS1基因对AGS和MGc80-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1、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获得人MTSS1基因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T载体,测序正确后,经酶切、回收并连接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pEGFP-N1-MTSS1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pEGFP-N1-MTSS1表达载体和设计合成的干扰序列ShRNA431分别转染人胃癌细胞株AGS和MGc80-3细胞,根据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率确定转染效率,利用Realtime-PCR、免疫印迹法鉴定表达产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MTSS1活性的改变。2、以成功构建的分别能稳定表达外源pEGFP-N1-MTSS1,瞬转ShRNA431,空载体pEGFP-N1/对照NC的胃癌细胞系和未转染的AGS/MGc80-3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比色、平板克隆集落形成、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以及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等一系列细胞学功能实验及周期观察,探索胃癌细胞株中MTSS1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侵袭、迁移等的影响。结果:1、成功构建了pEGFP-N1-MTSS1表达载体,经鉴定显示MTSS1在AGS细胞中过表达,活性测定证实转染组的MTSS1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基因MTSS1的过表达与干扰效率均较高。2、对转染前后的细胞观察表明,重组体转染组细胞生长减慢,克隆形成率降低,对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有所抑制。细胞周期检测中MTSS1过表达组细胞被阻滞于G2/M期。裸鼠体内成瘤也受到抑制。干扰组中尽管生长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TSS1干扰后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体内成瘤的能力均较对照组增强。结论:本部分研究从体内外揭示了基因MTSS1参与了调控人类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MTSS1在对于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的相关事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安昭杰[10]2013年在《胃癌ZNF139mRNA表达及与RUNX3基因甲基化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胃癌是可以发生在胃各个部位的常见恶性肿瘤,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我国是胃癌大国,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余万,仅我国就占了其中的42%,而每年死于胃癌的患者约有80万,我国占了35%。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我国每年有近四十万的新发胃癌患者,也就是说,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名中国人死于胃癌。即便是国内领先的医院,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六点三,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对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研究极为重要。肿瘤在本质上是基因病。人体的正常细胞经受各种外界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的遗传致癌因素后,其DNA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原癌基因被激活和(或)肿瘤抑制基因的沉默两个方面。如果这种DNA损伤不能被修复,且通过转录、翻译继而在蛋白质水平不断被放大,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阶段的演进过程,细胞不但可以相对无限制的增殖下去,而且还能获得浸润和转移的能力(恶性转化),即形成恶性肿瘤。锌指蛋白是指含有通过结合Zn~(2+)稳定的短的可以自我折叠形成“手指”结构的一类蛋白质。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可以选择性的结合特异的靶结构,使锌指蛋白在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Krüppel家族锌指蛋白是锌指类转录因子中庞大的一类,研究证实许多Krüppel家族锌指蛋白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转录和表达,介导肿瘤发生演进。ZNF139属于锌指蛋白Krüppel家族成员,目前关于ZNF139在胃癌发生演进中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RUNX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属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human 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RUNX)家族成员,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杂合子丢失(LOH)和启动子高甲基化可使其失活,并可导致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研究以55例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MSP方法,分别检测ZNF139mRNA表达与RUNX3基因甲基化的状态,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此相关性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ZNF139在胃癌发生演进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5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正常胃粘膜,采用RT-PCR、MSP方法,分别检测ZNF139mRNA表达与RUNX3基因甲基化的状态,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ZNF139mRNA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ZNF139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0.6592±0.2291VS0.3540±0.08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1,P=0.000<0.05)。胃癌组织中ZNF139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 <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2Runx3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的基因甲基化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Runx3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4.55%(30/55)和7.27%(4/55),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8.778,P=0.000<0.05)。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 <0.05),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3胃癌组织中ZNF139mRNA表达与RUNX3基因甲基化程度的相关性及此相关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Runx3基因发生甲基化的胃癌组织中ZNF139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Runx3基因未发生甲基化的为胃癌组织(0.8030±0.1952和0.4866±0.1231),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7.017,P=0.000<0.05)。统计学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ZNF139mRNA的表达强度呈高度一致的正相关性(将ZNF139mRNA≥0.6计为高表达,将ZNF139mRNA<0.6计为低表达,McNemar Test=1.000≥0.05,Kappa=0.707)。Runx3基因发生甲基化和ZNF139mRNA高表达的一致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结论:1. ZNF139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关,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ZNF139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并参与了胃癌发展演进过程,影响着胃癌患者的预后。2.Runx3在胃癌组织发生甲基化的概率明显高于其正常胃粘膜中发生甲基化的概率。Runx3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提示Runx3基因甲基化可能也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3.发生Runx3基因甲基化的胃癌组织中ZNF139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未发生Runx3基因甲基化的为胃癌组织。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ZNF139mRNA的表达强度呈高度一致的正相关性,这种正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提示Runx3可能通过上调ZNF139mRNA的表达,协同参与胃癌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

参考文献:

[1]. 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D]. 刘宝瑞. 第四军医大学. 1995

[2]. 幽门螺杆菌对miR-221和miR-22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调控的研究[D]. 刘文能. 南方医科大学. 2016

[3]. 中国人PINX1、caspase-8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D]. 马英玉. 浙江大学. 2008

[4]. 长链非编码RNA MT1JP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刚. 南京医科大学. 2016

[5]. PIP5KL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研究[D]. 时岚.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

[6]. Raf激酶抑制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晓梅. 中南大学. 2013

[7]. 中国人胃癌KAI1、SFRP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D]. 郑枫芸. 浙江大学. 2007

[8]. miR-214及CREB1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王亚文. 山东大学. 2017

[9]. 转移抑制基因MTSS1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研究[D]. 柳珂. 第二军医大学. 2012

[10]. 胃癌ZNF139mRNA表达及与RUNX3基因甲基化关系的研究[D]. 安昭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