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总结,夯实知识“地基”论文_张彩红

优化课堂总结,夯实知识“地基”论文_张彩红

山东省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262500

摘 要:总结归纳式、板图展现式、拓展延伸式、读写结合式、诵读感染式这些恰如其分的课堂总结方式,学生自主体验、用心揣摩,既落实了三维目标,又夯实了知识“地基”,师生齐心协力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优化 课堂 夯实知识

一堂课没有完美的结尾总会让人心生遗憾。老子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是学生最疲惫、注意力最分散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堂总结这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注重总结方式

语文课堂总结的方式有许多种,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精心设计不同的总结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课堂最优化,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1.总结归纳式。这是最常见的课堂总结方式,是指教师在小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使新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经过“信息编码”而“定格”。师生用精炼的语言,把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以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巩固所学。总结可以是学生自主总结,也可以是老师简明归纳,还可以是师生齐心协力完成。

2.板图展现式。对课堂教学的精华、重难点进行总结时,可以利用板书或图示清晰、明了地展现,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3.拓展延伸式。拓展延伸旨在进行课堂总结时,推荐与文本相关的轶闻趣事,引领学生把思维和目光投向更远处,激活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自觉探究能力。

学了《老王》,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课堂总结:跟随杨绛女士,我们读懂了两个人,一个是虽贫困却有金子般心灵的人力车夫,一个是善良并时刻反省的高尚学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人的真谛。相信同学们会像他们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无愧于心的人!老师也真诚地希望大家走进杨绛的其它作品品读一下、探究一番,和大学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读写结合式。读写结合式旨在抓住文章主题的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独到的感悟,在读写中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题,加深印象,达到高效的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中,可以设计如下的总结:读懂了菲利普夫妇的可气、无奈,明白了于勒的可恨、可怜,知道了姐姐的爱慕虚荣,了解了二姐夫的势利、虚伪,洞悉了若瑟夫的纯洁、善良……你最想对文中的谁说几句话,道出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这样读写结合,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对文本的领悟程度。

5.诵读感染式。朗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更是传递和感染,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熏陶和修养。师生入情入境背诵美句美段,将其转化成自身的精神资源,才能达到浸润心灵的目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领会了《乡愁》故乡之思、家国之思的主题之后,学生的情感上升到一个无比激越的高度,师生配乐入情入境地背诵《乡愁》,浓浓的情思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喷涌而出。这样铿锵有力的总结震撼心灵,令人回味无穷。

课堂总结同课堂导入一样,根据特定的文本,采取恰如其分的总结方式,将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夯实知识“地基”,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高效在于实施

1.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升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展开,当然,课堂总结也不例外。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课堂总结,教师用一些典故、板书、图表或谚语等,简明扼要地总结课堂所讲知识,不仅可以突出授课重点,使课堂的教学过程更加紧凑、完美,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桥梁,实现知识纵向和横向的有机整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对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拓宽视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围绕学习目标,启发学生主动架构知识桥梁、夯实知识“地基”。课堂总结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简要总结和回顾,是对授课知识的概括升华,可以启发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温技能和方法,抓住重难点,将与本节课有关联的内容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完成了知识桥梁的架构。同时,增强了知识迁移能力,夯实了知识“地基”,对自我学习和发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创建。

3.围绕课堂总结,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继续完善教学设计。课堂总结,是教师授课知识的总结、归纳,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反思、完善。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善于总结、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知识,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彰显课堂魅力。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不断地总结、归纳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学习效率为总要求,优化课堂总结,完善教学设计,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地基”。

参考文献

[1]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2]张克勇 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J].甘肃教育,2014,(17):41。

论文作者:张彩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优化课堂总结,夯实知识“地基”论文_张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