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_何锡荣

优化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_何锡荣

何锡荣 桂林市阳朔县金宝新村小学 541902

摘 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关键词:教学语言 伙伴式心理环境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语言是师生对话的工具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有所减弱。但我们认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教师富有情感地面对学生用口语讲解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方面,应该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2.精致的语言是教学艺术化的媒介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然而,深入课堂,我们发现教师语言常常令人嚼之如蜡,黯然无色;学生语言苍白、贫乏,令人堪忧。

(1)教师语言黯然无色。

在进入课堂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①“流水账”语言:一堂课,教师表情严肃,语调平淡,没有重点突破。一堂语文课教师问“是不是呀”、“对不对呀”、“懂了吗”的问题多者加起来不下五十次,毫无价值的语言占了三分之一,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率。

②“指令性”语言:“我再说一遍。”“请大家给我听好了。”“打开书,读第一自然段。”……

③“处处铺石搭桥”: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教师说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学生因为受教师前半句的牵绊,后半句的回答往往毫无深度,说法单一,毫无个性。

④简单打断: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你能不能多想想”等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能有更好的回答。长此以往,学生爱说、爱动、爱幻想的天性就这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泯灭,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到比较枯燥,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学生语言贫乏单调。

教师教学语言贫瘠,直接受损者是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学生的语言必然苍白或“金口难开”。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的课堂语言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①静静等待。教师在讲堂上使出浑身解数,引、导、等待,学生依然静悄悄地坐在那里,右手握着笔,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老师“口吐”标准答案,时刻准备着记录,又似乎在说:您只管讲、写,我们会记下来。如此沉闷的课堂,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

②“我怕说错”。“下面我请同学来读读这一段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话音一落,班里五分之一的孩子举起了手,有些学生半举着手,有些学生左右观望。期间,有两三位学生把手放下,有几位学生不知是迫于老师的目光压力还是受同学影响,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课间私下里我找学生聊:“读课文只需张口、说感受,你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这些都不难吧,何以大眼瞪小眼呢?”学生怯懦地说:“怕读不好,怕说错,同学们会笑,老师也会怪。”小小的心里居然藏着那么多的顾虑,何以敢坦坦荡荡地说话呢?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过程

我校课题组从2013年11月课题立项伊始,就深入课堂,开展研究。通过听课、访谈、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我们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索:

1.创设伙伴式心理环境,使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渐成熟,形成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从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看,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师生交流、对话的场所与舞台,是孩子生活的天地、活动发展的舞台;是教师体验教学生命、展示教学智能的场所与舞台。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们要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双方合作的活动,关爱生命,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尊严、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要摒弃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惟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与学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把学生视为“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一种自我本身也“待教育”的心态,真诚地接纳学生,以平等对话者的态势参与到学生的世界中,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观念,更多地赏识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敢于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精致课堂教学语言,使课堂充满美的享受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何谓精致?笔者认为它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精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老师话来说有“四美”:

(1)音美,要讲普通话。

(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生动美。

(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

(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

但讲究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字字珠玑、句句似诗、出口成章,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师需要根据课堂上生成的资源随时调整自己预设的语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工了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

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科研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我们深入课堂一次次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碰撞,进而获得发展。由于受时间、学校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仅从课堂教学语言方面作了一些探讨。课堂教学语言没有固定的形式,我们在此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傅道春 教师行为优化教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肖锋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李勃祥 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培养与训练.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年版。

论文作者:何锡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优化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_何锡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