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远县一起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论文_尹红

湖南省宁远县一起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论文_尹红

(湖南省宁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宁远 425600)

摘要:目的 分析食用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的调查结果,为做好该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现场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毒蕈样本分子生物学鉴定和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宁远县中和镇枫木脚村村民进食野生蘑菇导致食物中毒,经流行病调查和蘑菇分子生物学ITS序列鉴定,该事件为一起误食中国新记录种丝盖伞属毒蘑菇(Inocybe latibulosa)所致中毒事件。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丝盖伞所致。

关键词:野蘑菇;丝盖伞属;中毒;调查

Investigation of a food poisoning event caused by eating edible wild mushrooms in Hunan Ningyuan

Yin Hong(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Ningyuan,Hunan,Ningyuan 4256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food poisoning event caused by edible wild mushrooms for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uch incidents. Methods The survey methods included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mushroom sample and clinic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is poisoning event,occurred in Fengmujiao village of Ningyuan county,was caused by eating a Chinese new record species of Inocybe latibulosa mushroom. Conclusion The food poisoning is caused by eating poisonous wild Inocybe latibulosa mushroom.

【Key words】:Wild mushrooms;Inocybe latibulosa;Poisoning;Investigation

2017年5月4日,永州市宁远县中和镇枫木脚村发生一起5人食用野蘑菇中毒的事件,5月5日接到病例报告后,我们立即对该事件展开了现场调查、处理,及时遏制了事态的发展。据调查,该事件为一起误食野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

1 资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调查

宁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中毒事件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对中毒病人进行访谈,主要了解进食可疑食品的情况、发病的情况、可疑食品的来源及加工情况;访谈接诊医生,了解中毒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摘录和复印相关的病历资料。然后由采菌者带领到相同的采菌地点采集进食的可疑蘑菇样本以及剩余的未煮食的野蘑菇。

1.2 毒物鉴定

采集的可疑蘑菇样本送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处进行分子生物学ITS序列鉴定。

1.3 数据分析

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2.1.1 发病情况

进食野蘑菇的5人均发病,在进食野蘑菇30分钟内均出现头晕、乏力等神经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等胃肠道症状。发病者年龄最大83岁、最小47岁,男性3例、女性2例,罹患率100%。

2.1.2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者有共同就餐史,均进食了同一食品。发病呈暴发性,进食后30分钟内均发病。发病者临床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神经和胃肠道症状。

2.2 中毒诊断与治疗

2.2.1 临床表现

进食野蘑菇30分钟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等神经和胃肠道症状。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异常,其中乳酸脱氢酶412U/L。血脂升高,甘油三脂6.68mmol/L。血淀粉酶127U/L。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2.2.2 临床诊治情况

5名患者入院后诊断急性食物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给制酸护胃、解毒、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中4名患者经宁远县人民医院急诊治疗后,已痊愈出院。另外1名患者症状较重,经住院治疗2天后,痊愈出院。

2.3 毒物鉴定

可疑毒蕈采自于针叶林下,菌盖直径2-4cm,中央具明显的凸起,菌盖表面丝质光滑,具明显可达顶部的沟条,颜色呈淡褐色,风干后呈褐色和黑褐色。可疑毒菌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陈作红教授经分子生物学DNA ITS序列鉴定为中国新记录种丝盖伞属(Inocybe latibulosa)。

3 讨论

我国野生蘑菇资源丰富且具多样性,据统计我国毒蘑菇有435种[1]。农村家庭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2004-2014年我国蘑菇中毒事件中,发生在家庭的中毒事件占87.5%[2]。通过对此次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5名患者有共同进食史,进食完全相同食品,餐后半小时内出现相似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罹患率100%,结合毒物鉴定结果,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GB14938-1994)可以判断此次事件为误采误食丝盖伞导致的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丝盖伞属(Inocybe latibulosa)在湖南省为首次报告。

老百姓对野生蘑菇普遍喜好,中毒发生多集中在夏秋季,公众对有毒蘑菇普遍缺乏辨别知识和能力,一旦误采误食,发病急、无特效药物,病死率高,蘑菇中毒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3-5]。对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极大,有效预防有毒野蘑菇中毒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有毒野蘑菇的中毒防制:1、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防控工作,列入食品安全重点监管工作中;2、加大有毒野蘑菇的宣传力度。在野蘑菇生长高峰期在农村和农贸市场张贴宣传海报和标语,重点宣传误食有毒野生蘑菇的严重后果,提醒老百姓不要随意采摘不明品种的野生蘑菇食用;3、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医疗救治。将蘑菇中毒事件监测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及时开展相关调查,提高毒蘑菇种类鉴别能力,为医疗机构急救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对蘑菇中毒的诊断和救治能力以降低因误食有毒野蘑菇引起中毒的病死率[6]。

致谢:对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在蘑菇分子生物学鉴定方面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图力古尔,包海鹰,李玉.中国毒蘑菇名录[J].菌物学报,2014,33(3):517-548.

[2]周静,袁源,朗楠,尹萸,孙承业.2016.中国大陆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及危害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5(6):419-424.

[3]陈作红,杨祝良,图力古良,李泰辉.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3-8.

[4]谷永香,周长林,莫兴群.一起食用野生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7,10(01):283.

[5]曹艳娥,张宪,徐阿生.两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4:44-45.

[6]李耀三.急性毒蕈中毒合并肝脏损害17例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3:88.

作者简介:尹红(1978-),男,本科学历,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相关防控工作。

论文作者:尹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湖南省宁远县一起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论文_尹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