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背靠背:对话3G门户邓玉强张向东张英明_3g门户论文

三人背靠背:对话3G门户邓玉强张向东张英明_3g门户论文

三个男人背靠背——对话3G门户邓裕强、张向东、常映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男人论文,门户论文,邓裕强论文,张向东论文,常映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公司,可以走得很远。”三位分别出生于1975、1976、1977年的北大毕业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对自己公司的预期。他们是3G门户网站3G.CN现任CEO邓裕强,总裁张向东、COO常映明。在3年时间里,他们建立了中国目前最大的手机门户网站3G.CN。谈及未来的人生规划,他们也几乎言出一致:“来不及考虑,一切都在摸索。”

对3G的好奇和兴趣,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互联网的新秀,这个公司有着非一般公司的独特:北大42号楼曾住同一寝室的三个好友,毕业后各自经历了不同的职业生涯,“漂”过不同的城市又因梦想重聚。“3G”的魅力,来自于不同的风格和面孔,更来自于三个男人背靠背的战斗姿态。

缘生缘聚

衣着

相由心生,不同衣着也代表不同的风格。在3G,三位老总的衣着风格特色鲜明:邓裕强是技术人士,低调朴实;张向东则永远是独树一帜的艳丽T恤,分外张扬;常映明则是衬衫西服一应俱全,标准职场人士。

记者:3G门户和很多的IT型新秀公司一样,公司创始人决定了公司的发展路径和管理风格。而3G门户网的三个管理者性情迥然不同,你们是如何在经历了不同的职业发展后走到一起,又是如何碰撞出火花?

邓裕强: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经历,这些事情在我看来,是注定的,或者可以说是上天的安排。我是一个很内敛谨慎的人,一向也很少主动与人交流,在问题的把握上,更偏向于独立思考,想清楚一件事情,便不再听取他人意见,而会很迅速地去操作,以苛求完美解决事情为标准。

还是在念书时期,我就认定自己目标,比如上高中,唯一的目的便是考好大学,更具体来说就是去北京,上北大。所以从高二开始,一年仅去一两次教室上课,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会向父母承诺会考多少分。只要目标清晰明确,就会开始行动,这也直接影响到后来创业3G门户。

其实这些信心来自经验,我每走一步都会注重人生智慧积累。毕业后,从电信到移动,就是为了掌握一套需要的技术和信息。等张向东来到广州后,就开始谋划一个长期酝酿的想法,做一个3G时代中国最大的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

张向东:我是一个没有长远规划的人,在我眼里邓裕强是一个英雄,是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英雄。他是一个从少年时代就有改变世界的梦想的人,更是极少数始终不屈不挠把梦想一点点变为现实的人。

邓裕强是一条汉子。他从来没有向世界妥协过,他按自己的原则建立自己的世界。和许多人一样,他一直在寻找,在那些恰当的时间点上,他接受生命的暗示,越来越清晰地走上自己想要走的那条路。

在南下之前,我在北京IT行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是在《新周刊》做了两年文字记者。那时邓裕强总是来我家里拿着啤酒谈他的创业想法,和大学时代的情景类似,我再次被他强烈的创业激情所感染,于是放弃了当时的事业投入到创业中来。

常映明:毕业六年后,再聚在一起,有时候看来这算是一种缘分,在来到3G以前,我从来没想过,我想他们也从来没想过。我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保守到需要很安全的环境,工作状态。

到3G开创自己的事业,从无到有,充满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我想最关键便是彼此之间的那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人们这样形容一个男人:结婚之前是动物,可以四方行走;结婚之后是植物,占据一隅生根发芽;有了下一代便成了矿物。已在苏州成为植物后,为何又像候鸟一样南下广州,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处于多方的考量。

2005年上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他俩见面后,张向东有意让我过去管理3G,一别之后,坚持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认识3G,并定期了解周会和月会的报告。来这里之前,我那位学统计专业的太太,给我计算了一个加权平均的收益风险,继续明基的事业结果是13,转向3G是13.1,这0.1成为了我的动力。

来到3G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个空间什么都没有,明基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2005年10月31日,先去看了办公室,11月1日就正式在3G门户上班。

共舞一台

口头禅

邓裕强沉思状(让我想想):“……”;张向东:“……不知道你理解不理解我的意思。”常映明:“坦率来说……”。

记者:企业管理中最困难的问题便是不能就“何事为先”迅速达成共识。当高层团队一旦有新的成员加入,或者在重大业务方向上要调整,就会出现争端,会形成参与度降低,士气低下,甚至波及下属,3G是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而达到和谐共处?

邓裕强:其实我们都是对权利的欲望不是很强的人,都不想控制一个人或控制一个公司。大家性格各异,结合得非常紧密,我擅长的东西,他们肯定不擅长,他们擅长的东西我肯定不擅长。

我不喜欢受一些制度和条条框框的约束,我喜欢自己控制自己。创业成功,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你必须要很了解这个行业,然后再去创业,而且必须要有相当的准备,包括资金、资源,还有经验等方面,要提前做好规划,不要说我不想干了,我什么都没想清楚我就去做。现在的3G门户网已是获得超过亿元人民币的风投,在广州和北京拥有超过300多名员工队伍,规模扩大、风投的二次介入等,未来是怎么样,我们无法控制,在目前创业,我们唯一的想法就是高效的工作,而所谓的利益争端基本没有。

张向东:他们都是我的同学,兄弟。我们确实很少吵,因为有信任。

常映明是3G门户结构的搭建者,我们的基本管理制度,包括各个部门的KPI表格,都是他一个人一字字打出来的。3G门户许多年轻人学会去审视自己的做事方法,管理项目的技巧,都是从他这里学的第一课。他们和我一样,对这个西北汉子心存感激。

我一直叫他“小明”,到现在改不了口,也不想改口。

常映明:雷同的管理者不见得可以创业成功。

很多投资人见到我们三个,说完全不像大学同学,的确,我们经历不同的职业,张向东比较开放,创意性强;邓总是技术型的个性,我是做管理的具体工作。公司可以向往自由,但是企业不可能完全自由,无政府状态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前几天邓裕强感叹,做3G最遗憾的是把两个朋友变成两个同事。我也深有同感,张向东应该是在《新周刊》的这段时间,采访了很多知名的人士,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开始接受别人的建议。邓裕强是一个对员工的感情是很深厚的领导,他的感情浑厚深沉,一般不会表达出来,但是在关键的时刻,情感就会马上爆发出来。

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有很踏实的感觉,三个人的配合,创意的感觉都很好。

背靠背作战

你说我说他说

邓裕强:“张向东是个很随意没计划的人,常映明的很多特质是我缺乏的。”

张向东:“无法评价邓裕强,非常感激常映明。”

常映明:“邓裕强比较偏激,张向东正从一个五四青年开始改变。”

记者:2005年,IDG技术创投基金进来;2006年,3G门户又获得由JAFCOASIA(集富亚洲)牵头,美国中经合集团和第一轮已进入的IDGVC共同参与的二期投资,数额超过1000万美元。资金的进入让3G门户飞速发展,你们公司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

邓裕强:很多事情都说不准,目前我是希望让3G门户网站做成规模。3G网络也会给3G门户的网站带来增值服务。

这个概念在3G到来以后会得到很大的扩展。所有的增值服务不一定都挂靠在运营商下面,就像网游、电子商务根本就跟电信没有任何关系。3G将是另一个互联网的话,还有许多自由空间,在收费渠道方面也会是多元化的,这样的话整个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跟互联网是有共同的特征。

伴随3G到来的还有相对成熟媒体广告模式。现在的目标可能是希望达到腾讯、阿里巴巴的高度。

常映明:3G门户现在的发展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给自己制定了未来的三个价值。主要是沟通、人才和重点业务整合这三个方面。传统企业会给一个时间去培养人才,可是互联网公司不具备这个周期,这种跨越式的成长,从管理的角度去看,公司未来两三个月未来沟通成本会增加,而且公司的系统化和人才结构都还有所欠缺,目前整个发展的速度很快,人才的梯队的搭建很关键。

三人简介:

邓裕强,3G门户(手机登录3G.CN)创始人,CEO,1976年生,1999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毕业。技术痴迷者。

张向东,3G门户总裁;3G门户创始人&CEO邓裕强的创业搭档、同班同学。1977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常映明,3G门户网(手机登录3G.CN)运营总监。1975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北大信息管理系。一个逻辑清晰的行动家。

标签:;  ;  ;  ;  ;  

三人背靠背:对话3G门户邓玉强张向东张英明_3g门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