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论文_马秀梅

构建和谐课堂论文_马秀梅

(甘肃临夏州广河县城关小学 731300)

【摘 要】:“和谐课堂”,实质上是教学中各方面的一种“度”的平衡。诸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而教的教学方式,师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构成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和谐、课堂、构建、

时下,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旋律,因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社会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于是就有了和谐课堂。“和谐课堂”,实质上是教学中各方面的一种“度”的平衡。诸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而教的教学方式,师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构成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课堂中要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

一、预设与生成要和谐。教学预设时要考虑这些方面:

1.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

2.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

3.怎么到那里?

4.是否到达了?

二、教与学要和谐。“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的完美统一是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教师的教学应逐步实现三重境界——“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

1.教不越位。在激趣质疑时、在点拨精讲时、在练习反馈时,教师的“教”主要是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2.学要到位。要优化“看”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到位,优化“做”的过程,让学生操作到位,优化“说”的过程,让学生表达到位,优化“想”的过程,让学生思维到位,优化“练”的过程,让学生反馈到位。

3.讲要到位。现在课堂上有人认为“谈‘讲’色变”,觉得违背新课程的理念。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师不讲,他如何学到东西?问题是什么时候讲,是否讲得科学,讲得艺术,其实必要的接受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

三、师与生要和谐。有人说:“如今的教师角色定位应当向大商场的售货员学习。现在大商场的售货员很少贴身式、保姆式的跟踪服务,他们总是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才出现。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疑惑不解、争论不休的时候发挥作用,”这应该是对教师作用的最好诠释。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多鼓励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努力创造一个充满活跃、快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在师生、生生间互动中,实现了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课堂在师生的互动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四、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要和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经常在课上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合作学习前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有太多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没有实效,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只是“优等生”演讲的舞台,其他的同学成了“忠实的听众”;一部分学生长期得不到机会展示自己。为了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在合作学习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在教学中,当提出问题后,首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把握合作学习的度。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能太多、太滥。

3.必须培养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如分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讨论问题。

五、数学与生活要和谐。《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许多人曲解了其中的要义,从过去的突出“数学化”忽视“生活化”,转变为现在的突出“生活化”而淡化了“数学化”,使得数学教学中应有的数学思维活动得不到正常开展,必要的思维训练得不到落实,许多课都演练成生活游戏课。因此我们要注意:

1.不要以“生活味”取代数学教学中应有的“数学味”。

2.不要将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或游戏课,不应以活动的”游戏性“取代数学的“知识性”。

3.数学学习活动要对学生的心智具有挑战与锻炼作用。  

  另外把实践带进课堂。新课标指出:观察和实践是探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动手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构建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了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学方法。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我们可事先让学生用硬纸板各做了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和圆锥体,课堂上将学生带到沙堆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黄沙注满,并反复地倒进倒出,逐步体会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数学课堂变得宽松乐学。

六、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我们可设立了“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奖品可以是橡皮擦、练习本。对发言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给予评价,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七、把民主带进课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只有建构起和谐的数学新课堂,才能让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论文作者:马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构建和谐课堂论文_马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