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刘桂芳

微课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刘桂芳

——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277000

摘 要:基于“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理念的正确引导,初中学校加强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并且尝试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探索智慧课堂的构建,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将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在构建智慧课堂方面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合理化的微课智慧课堂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学生学习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初中教育 历史教学 微课 智慧课堂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微课智慧课堂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结合微课技术的应用探索智慧课堂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系统分析,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基础性和人文性,合理的历史教学能够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但是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由于涉及到大量历史人物、历史年份、历史事件方面繁杂的信息,导致在实际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知识灌输模式中,无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历史兴趣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向,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究中实现对自身历史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师必须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全面改革创新。而基于微课技术的应用构建初中历史智慧课堂,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智慧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1.将微课应用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方面。初中历史智慧课堂不仅仅指课堂教学环节,与学生的课前和课后预习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结合微课的应用构建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微视频在课前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微课的应用完成预习活动,在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基础上,也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组织学生针对“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分享微课资源,在微课中集中体现唐代长安的视频、鉴真东渡以及玄奘西行方面的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并总结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在学生参与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自主观看视频并且对视频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能够在自主探究中深化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且形成对“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的系统把握,对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2.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应用。在课堂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需求采用不同的应用方式,增强应用的灵活性,提高智慧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系统学习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就选取几个常见的应用方向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初中历史教师构建智慧课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情境导入,优化教学导入效果。在教师组织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微课应用到教学导入环节,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能够在微课导入的作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方面,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针对“鸦片战争”一课讲解前就使用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虎门销烟的壮烈场景,并且在微视频中以沉痛的画外音说明鸦片流行对我国清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鸦片对人民的残害,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鸦片的危害,还能感同身受地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的抵触心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段历史,学生在精神共鸣和情感激励的作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使用微课开展教学导入活动,能够借助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动力,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且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情况下,学生对当时历史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有助于促进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

(2)知识梳理,攻克教学难点。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部分知识点过于复杂,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认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应用微课,辅助学生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梳理,攻克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对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后,由于这部分知识体系过于复杂,学生往往无法将不同朝代制度的变化形成系统认知,并且对政治制度的演化情况认识不够深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使用微视频三维立体模拟的功能,在视频中将从战国到明清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立体结构的变化情况向学生展现出来,并且针对较为重要的隋唐三省六部制进行更为系统的展现,让学生了解不同朝代制度的具体变化情况,确保借助微课的辅助学生能够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形成形象化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

(3)情感激发,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挥初中历史育人功能的必然选择。所以教师针对传统历史教学情感性不足的情况,可以适当地使用微课激活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

例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因此无法辩证地看待“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也难以理解领导人做出这一政治决策的初衷。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使用微课适当地穿插进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看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的视频,了解当时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初衷以及导致其形成巨大破坏性后果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而能够在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下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客观看待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确保这段历史教学能够发挥出警示教育作用,让学生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此,就能够借助微课情感激发的作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3.在课后巩固方面微课的应用。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微课教学视频应用到课后辅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方面,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学习中拓展眼界,深化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对“文成公主与西藏”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文成公主与西藏”对后世产生影响方面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历史活动的深远影响形成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微课视频中,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汉族和藏族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在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也为学生历史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学习情感的激发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切实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综述所述,在合理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智慧课堂,能够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的提升,学生的微课知识学习效果也明显增强,对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未来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初中历史教学需求积极探索微课的合理化应用,争取能够全面发挥出微课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系统学习微课方面的知识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邢璐璐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反思与展望——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例[J].祖国,2016,(21),238-238。

[2]王艺慧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析——以《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7,(1),89-89。

[3]王代平 例谈讲解类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2),00122-00122。

[4]徐燕 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研究——以《南北战争》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

[5]吴宝明 微课,给师生恰到好处的帮助——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为例[J].教育·文摘版:00191-00191。

[6]彭淑媛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桂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微课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刘桂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