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盎然的英语复习课论文_沈涛

趣味盎然的英语复习课论文_沈涛

沈涛

新沂市第八中学

提到复习课,无论是学生抑或教师都会皱眉叹气,试想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一节课,如何能发挥出课堂效果呢?如何能让一节低效、消极的复习课变得高效、充满生机呢?这一直是困扰笔者的一个问题。一直以来,笔者都在努力探求和摸索一条通向趣味盎然的英语复习课的路。经过潜心研究教材,调查研究学生心理反应,征询学生意见,沟通教师共同的困惑,形成一些想法并进行了一些实践体验。以下就是笔者要与大家分享的一些想法。

时间很快到了九年级,新课程的讲授即将结束,我们的英语课要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庞杂、繁重的复习任务,以及强大的中考压力经常弄得学生身心疲惫,应接不暇。此时,失去了新鲜感的复习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教师不注意采取措施,让学生摆脱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有的同学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英语成绩一落千丈。因此,身为英语教师此时责任重大,若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有一些小小的改变,花一点小小的心思,必然可以让你的英语复习课堂充满盎然的生机!

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曾经,对于一节课的开端,我总是充满了牢骚,气愤地抱怨学生没规矩:预备铃响了好久,上课时间到了,看到老师来了还不愿静下来准备上课,恨不得继续再玩一会儿。可后来换位一想,学生的这种表现可以理解:毕竟是好动的年龄,沉闷压抑的学习间隙,他们肯定要抓紧放松一下呀。多数情况下,教师不能理解他们,以学习再学习去要求他们,不顾学生的需要与感受,孤立地准备一节又一节的“好”课,只考虑自己如何抓紧时间完成一个又一个复习、训练任务,每天一副旧面孔和老腔调,每天机械的、乏味的老复习内容,当然令有些学生不愿上课而宁愿抓紧时间与同学再打闹一下,哪怕再多说上一句闲话也是轻松的。

我不禁联想到,每日艳阳高照也未必总让人欣喜若狂,再悦耳的歌曲也会让人久听生腻,再美味的盛宴也会让人久吃生厌,再宜人的美景让人久呆其中也想出逃。同样的道理,再好的课堂模式也要准备有多种变换方式以供交替使用,给学生不断地惊喜和刺激。这种惊喜和刺激就应该从头开始。让学生盼望着、期待着开始这节课,自然他们就不会课前做不好准备了。

笔者对于导入环节的处理是这样的:

1. 谚语诵读法。在课前规定学生将准备好的英语谚语抄写在黑板上,全班齐读,并比一比谁背得快。这样,学生的斗志被激起,在课堂开始前就已经准备比赛了,当老师进班时看到的是一片认真背书的状态。

2. 口语练习法。九年级即将面临英语口语、听力测试。利用口语书,提前规定每日必背篇章。课前2分钟小组竞赛,以小组成绩计算优胜。因此,基础好的学生担心小组内基础弱的学生影响小组积分,他们总是积极耐心的形成“一帮一”教读。如此一来,又营造出轰轰烈烈的朗读状态。

3. 板书错题法。将学生前一天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提前板书在黑板上,告诉他们自己讨论改正。让小组代表在讲台上当小老师讲解。这样,让很多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自信。

4. 游戏导入法。根据课堂内容设计小游戏,或呈现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或将知识点带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使用。例如,在复习各种动词时态时,笔者将每种时态各设计一个例句,提前写在小纸条上,课前交给每组第一个学生,让他们组内将字条内容以传话的方式,一次传下去,最后一生在黑板上写下所听的句子。这个游戏既练习了学生口语,又练习了听力和注意力,效果很好。再如,在复习“BECAUSE”时,笔者设计了故事接龙游戏,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接龙开头是这样的:“Last night because I went to bed late,I go to bed late.Because I go to bed late, I...”学生接龙最后结果令人捧腹。

二、 课堂内容推陈出新

在所有新课结束之后,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没有了新知识探索的热情,他们对于学过知识的复习提不起兴致,老以为自己会了,不愿意进行乏味的重复巩固。然而,这种重复和巩固又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来呢?

1. “我是小老师”。以小组轮换制,每组请一位学生尝试做小老师,复习每单元基本短语、句型及精选试卷讲评等。目的是复习基本短语、基本题型。当小老师的学生准备得很认真,有的也称的上作风严谨,课堂效果很不错。

2. “两两PK”。此做法目的是纠正易错题,避免再犯同样的错。每个人都有竞争的意识,让学生互出易错题,同桌“PK”,既紧张又刺激,对于PK的题目记忆也很深刻。

3. “接龙游戏”。此做法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词汇的能力,并练习了英语口语。首先将要复习的重点短语和句型用默写的形式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按座位顺序,让学生每人口头用单词编故事。看谁反应快、编写的句子准确而且有趣。实践证明,学生兴趣浓郁,平时不敢和不善于开口的学生也不得不讲英语了,复习过程中扣人心弦,“状态”百出,没有走神不听课的学生,效果显著。

4. “创造英语氛围”。坚持用全英语教学,并要求学生英语课坚持讲英语,用英语编对话,用英语质疑,用英语互相评价伙伴,用英语与同伴交流心得……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开口说的多了,说得也好了。

三、 富有思考性的课堂内容

苏霍姆林斯曾说:“一个人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我们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主要教学目也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精心的设计,使课堂内容富有思考性,一定可以促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沉浸在探索新知、追求更进一步能力提高的乐趣中。

1. 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语言现象及语言规律

在动词时态复习时,笔者先给出例句:

I have washed my clothes.

We have caught the thief.

They have done their housework.

She has been to Beijing.

The boy has planned to study hard.

The children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5 years.

让学生根据例句自己来总结归纳出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而且提示学生每个句子的言下之意,如:我已洗了衣服,(现在我的衣服很干净)。我们已抓住了那个小偷,(现在不用再抓了)。他们已做了家务,(家里很整洁了)。她去过北京了,(不用再去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得出现在完成时该怎么用,让学生总结出现在完成时是动作发生在过去,但要强调的是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产生的结果。且通过加横线的单词,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则与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的构成规律。因为是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记忆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2. 结合阅读训练,让学生在思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中考英语试题中,各类阅读文章占据很大的篇幅和比分,因此要求教师要经常、甚至每天进行阅读训练。

反思这两年的经验教训,笔者觉得训练阅读不能功利化地为了中考而阅读,试图靠搞题海战术,不加过渡地直接做题,迫不及待地核对 、讲解答案,一味地追求阅读完成量,热切地、急功近利地盼望中考出成绩,学生出分数,以致阅读训练完全失去生活情趣,令学生厌倦,导致学生应付性地胡乱选择ABCD,结果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多练是对的,关键是怎么练。笔者发现在阅读发动阶段我们应该向语文教师学习:(1) 以故事导入法引入文本,“认识”主人公,思考话题;并不急于下结论说明哪个答案错,哪个选项就正确,而是让学生在试读中先自己感受作者的生活、了解作者的想法;(2) 注意归纳段落大意,了解故事发展情节,便于通篇理解。(3) 根据学生遇到的障碍决定教师的讲解需要,根据讲解需要随时绘图示意故事情节与进程,讲解难解词语的意义,辨析选项词与干扰词的异同;(4) 不断质疑,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梳理作者写作思路、揣摩作者主要观点,提炼文章中心思想;(5) 最后才给出每题答案。我觉得这样上阅读课,让学生似乎令人忘记了是在进行强制性地阅读训练,让他们反感的阅读文章显得异常有趣,似乎是在看故事书、听故事。无论是教师和学生简直就是在享受阅读过程。

经过阅读处理训练阶段,学生学会了享受阅读。读成了习惯、形成一定的英语阅读的能力之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主训练甚至进行数篇连练,才会事半功倍。

3. 结合写作训练,让学生用英语感受和描述世界

中考前的复习涉及的词汇量大,情景多,作文话题范围广。如何通过复习课使学生会写作文、乐于作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发现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第一,要么没话说、要么说不对。第二,虽然能写出句子,但是不精彩。

针对以上问题,除了常规的指导诸如列提纲、分段落,还要用点高级词汇、少量复杂句、名言警句,注意书写质量与卷面整洁等,然后让学生试写练笔。笔者还尝试用自己的“听力作文法”增加作文的情趣,促作文水平的提升。

1. 听写范文

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练书写,要求既好又快。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按考试题目要求练习作文,并指导学生在试写后反思、比较,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最适合自己展开话题,有话可说?用什么方法最适合自己规范话语,使之符合英语语言习惯?什么样的文章给人看时显得有条理、有章法、有水准?学生思维活跃,作文积极性高,很多人也越写越好。

2. 听后复述

准备一段描写性的文章,先自己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是如何的一幅优美图画,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适当加上他们认为需要补充的东西。这其实是一个抽象——形象——抽象的思维训练过程。

3. 听后画图

表面看这根本不是在训练写作文,但有利于形成语感,积累常用句型、高级词汇、名言警句等,听多了、听惯了自己写文章时就很少出现“中文式英语”。

四、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轰轰烈烈地一节课结束,一定要记得给学生留下回味甜点。家庭作业的布置马虎不得,其中也可以充满智慧。如果一味的布置抄单词、抄课文之类的作业,学生必然消极应付,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1. 归纳类作业。比如复习九年上册第一单元词汇时,我留的作业是:找出尽量多的词语形容人的性格。并说说此性格适合的职业,并给出理由。2. 调查问卷类作业。比如复习关于青少年压力一课,我的作业是让学生调查同伴中存在的压力问题,并设法给出建议。(当然是英语完成的调查报告。) 3. 质疑式作业。让学生对于本节课复习内容,找出不少于8个典型的易错的试题。在课堂上展示,难住别人的算优秀题,给予奖励。

以上是笔者为了激活英语复习课,使之兴趣盎然的一些思考和尝试。上好复习课,使学生不仅收获英语能力的提升,而且取得英语学习的成功。这是笔者一直以来的心愿,愿笔者的尝试和思考能够对英语教师有些许帮助。

论文作者:沈涛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4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趣味盎然的英语复习课论文_沈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