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王丽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王丽娟

王丽娟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庄小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思想等方面有了彻底的改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可以说,多媒体的加盟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数学课堂大放异彩。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运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2-065-01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不当

(一)多媒体技术功能发挥不够

教学媒体集合了固定性、散播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具有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制作出来的课件并合理地运用于教学,才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而在当前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仍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远未开发其标准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别化教学,探索教学模式等功能。多媒体动态演示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的运用少之又少。例如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只是用多媒体来放一段音乐、放投影片,甚至就是播放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这样的做法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当然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这与传统教学使用的“小黑板”、“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并没有质的提高,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多媒体使用不恰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精心的设计,只是盲目使用,注重表面热闹,忽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等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小学数学老师的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文字、习题加图片,是典型的“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有的从出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直到达标检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上了电脑,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只是充当了几块“小黑板”的作用。

(三)多媒体制作不当,设计中存在着形式主义

在多媒体的设计过程中,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所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分成自主型、网络型、智能学习型、模拟操作型、资料工具型、训练练习型、课堂演示型和教学游戏型等有不同作用的课件,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有追求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过分追求了声、色、文字等外在表现,即仅仅利用多媒体来显示一些文字、公式和静态的图片,将课堂变成了“电子板书”课堂,没有发挥多媒体的特性,没有发挥其巨大的促进教学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重视了教学的程序化设计,课堂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跨度大,学生思维可能跟不上,课堂教学较难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控制节奏,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让人感觉眼花嗦乱、目不暇接。

(四)多媒体课件制作依旧以教师为中心轻学生主体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就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大多数是为某一节课而制作,在多媒体制作中,重视教师如何教学,但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如何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方面较为欠缺。在课件制作中,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此外,多媒体教学中体现在人机交互方式下的问题是练习较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机器的交流少、交互性差,双向性甚至多向性交流没有,这也是不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丰富表象知识,形成抽象思维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等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的演示,通过诱导、点拔,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突破思维障碍,形成抽象思维。如这样的一道题:把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本题要学生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颇感棘手。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利用屏幕上的“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能使学生顺利突破思维障碍,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抽象的思维概念。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数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集于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多种感觉器官,能使学生从多角度空间立体地接收信息,获取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觉知识,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如在讲圆锥的概念时,先用课件给出实物。如谷堆、铅锤,然后覆盖上与实物相吻合的轮廓线,最后把实物去掉留下几何图形,这样就使教学具体、明了,效果好。

(三)利用多媒体,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

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突出了学生个别学习或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变为启发构建,突出认识主体在构建中的作用。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即可进行整体教学又能个别辅导,从而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材施教,自由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利用媒体,教师可以系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据此调整教学安排,有效调整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学习空间。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其不可比拟的教学功能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多媒体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活泼而生动的教学环境,实现了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论文作者:王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王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