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论文_崔乃梅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论文_崔乃梅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 276826

摘 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相关学校与教师重点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育的必要性,阐述了设置问题并引入创智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积极转变课堂的教学生态这些实践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 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 创智课堂

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教育方式、教学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也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于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包括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相关学校与教师重点关注。

一、设置问题,引入创智课堂教学

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与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入创智课堂完成教学。在创智课堂的教学理念中,重点鼓励学生对工程、数学、技术、科学、艺术等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利用,实现创新性的、基于不同学科思想与方法的问题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引入并实施创智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设计实现后续教学流程的引出。例如,在组织主题为“降低电商运行成本”的创智课堂中,可以通过设定“快递的运送流程是什么?”“电商的商品直接较低到快递员的手中吗?”等等。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创新思路,为后续的思考做铺垫。

在创智课堂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或是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高阶认知能力,教师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利用项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解决方案的调研与制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解决方案的设定,制作成PPT,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形成可行性报告,在课堂中进行发表与分享。此时,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的更好发展。

二、带领学生体验“人工智能”

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有着不同的目标。在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施的目标为认识与感悟人工智能;在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施的目标为创造与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初中学习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施的目标为认识与体验人工智能,并初步实现人工智能。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利用亲自参与的形式感受人工智能,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此时,需要相关教师重点对学生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等展开培养。

在指导学生认识人工智能的环节中,相关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人机大战”、图灵测试等方式,使得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提升其探究人工智能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要重点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要素,并可以使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人工智能。在带领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确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人机对话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等,实现对人工智能原理的了解。在组织学生初步实现智能中,可以通过布置简单的编程项目,例如听话的灯等,促使其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完成学生创新思维、计算思维、编程能力等的培养,推动其更好地发展。

三、积极转变课堂的教学生态

1.实施“先学后教”。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相关教师要重点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示思维过程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掘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发挥出指导性作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引入信息化教育平台,利用微课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自行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形成针对性问题。在实际的教学阶段,利用小组讨论、教师针对性讲解的方式,完成问题的处理。此时,能够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学生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

3.落实绿色评价。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评价时,要结合“绿色指标”完成。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表现、品德行为等综合发展水平。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团队上传的成果介绍、实际效果图、汇报PPT等完成评价,并解决学生提出探究项目与主题的契合程度、资料的完整与质量、课堂表现等,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于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包括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相关学校与教师重点关注。通过设置问题并引入创智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积极转变课堂的教学生态,实现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使其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泽治 王敏 张云慧 曲春霞 人工智能背景下ZT创智课堂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18,(22),36-38。

[2]马涛 赵峰 王有学 高洁 海淀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128-132。

论文作者:崔乃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论文_崔乃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