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教学案例法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论文_于丽

智障儿童教学案例法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论文_于丽

于丽(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京南镇中心校 广西 苍梧 543100)

摘要:智障儿童由于自身智力能力发展的特点,对于理论性教育难以理解,而利用教学案例法,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到能力培养过程中,让给智障儿童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事物的来源以及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符合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智障儿童教学案例法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运用进行了以下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学案例法;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6-216-01

一、案例背景

以环保教育内容为例,研究教学案例法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应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社会经济繁荣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在经济繁荣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环境保护如今已经作为全球性问题,被列入教育教学中。智障儿童虽然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也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组成成员。通过对智障儿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有助于智障儿童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为生态环保做出一份贡献。

二、案例事件

第一步:前期准备――教师系统学习环保相关知识,在班上开展“环保”教学活动。通过学习,我明确了环保的核心内容,包括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利废利旧,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稀动物,开展植树护绿活动等。我决定将这些作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题,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次活动。

第二步:教学活动――社会领域:节约用水(轻度智障儿童)

设计意图:在和孩子们共同探讨水的用途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们所知道的知识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对水污染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都能知道乱扔垃圾会造成水的污染,对于工业污水对水的污染、森林被砍伐而造成的水的污染并不理解,因此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激发幼儿的爱水、护水之情有重要作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和咸水,懂得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2.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3.珍惜水资源,敢于指出并阻止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二)活动准备

地球仪若干个、咸水(盐水)、淡水各1杯、盆栽绿叶草本植物4盆。

(三)活动过程。

1.谈话:了解水分布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咸水,明白淡水资源的珍贵,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爱护珍惜水资源。

2.了解水的作用。

哪些地方有水?水有哪些用处?通过快速联想,懂得淡水对人类及有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3.总结: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适度拧开水龙头,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随时随地关紧水龙头,不要让清水流失。 一水可以多用,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手,洗衣服的水可以留着擦地、冲厕所。 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即冲即用,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要关上水龙头。 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发现有人浪费水,应及时阻止。

第三步:活动延伸――在班内进行环保宣传。根据每个月不同的主题,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资料和图片,在教室外设置一个环保宣传栏,每周更新一次,内容图文并茂。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积极强调使用废旧材料,在活动区材料投放中也要体现利废利旧的观念,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教育孩子们如何节约。在班上设置剩水节约桶,垃圾分类区等相关的布置。在教室外墙上布置一个“小卫士”火车,一节车厢上贴一个小卫士的照片,并把自己的做法进行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小卫士,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学生才能当上小卫士,以此调动孩子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三、案例分析

在活动区的材料提供方面,我们收集了大量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有一部分是老师动手制作的,有一部分是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的,这些玩具不仅丰富了活动区,而且潜移默化地将节约的思想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班上的剩水桶和垃圾分类区,也充分地发挥了作用,孩子们知道喝不完的剩水可以用来洗手,废旧纸张等可以回收卖废品,卖废品的钱可以用来买奖品鼓励为环保作贡献的小卫士们。孩子们争当小卫士的积极性特别高。教室里的灯有人负责关了,厕所的水有人负责关了,垃圾有人清理了,虽然有时候孩子们做得没那么好,但有这样的意识不能不说是可喜的进步。在班上能做到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为了使实施活动的措施行之有效,并能持久地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除了平时教育活动和环境的熏陶之外,对整个月的活动总结、评价也很重要,小卫士评比活动将会一直开展下去。

结语

以生活实践的方式对智障儿童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符合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提升智障儿童对环境保护的了解程度。同时,环境保护教育的开展,可以增加智障儿童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并且树立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促进智障儿童的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绘画治疗对自闭儿童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J]. 董杏妹,刘秋竹. 科技视界. 2018(29).

[2]促教师成长 谋学校发展——《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学校个案研究》结题报告[J]. 杨建新.小学教学研究. 2017(17).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的个案研究[J]. 潘木兰. 名师在线. 2017(07).

论文作者:于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智障儿童教学案例法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论文_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