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张玉蓉

(山西省大同市卫生学校 山西大同 037009)

【摘要】目的:探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9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学生课堂学习中,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能力、理论知识自我总结能力评分;专业课程学习中,会阴清洗、宫颈上药、母乳喂养、产前检查的专业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45-02

引言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美国教育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行为能力认知与评价,”理论体现,是个人能力肯定与评估的主要途径。有研究表明,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理念,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教学期间,可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工作学习状态,由此,本文从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96例,探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9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

观察组学生一般资料:性别:女:48例。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17±1.15)岁。

对照组学生一般资料:性别:女:48例。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53±1.07)岁。

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信息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说明本次活动探究结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小组内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回示-教师总结”的方法开展教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个人操作案例的经验总结,经验说教两方面。

1.2.2观察组:教师创造教学条件,指导学生成功,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与评价,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主要包括:

(1)教师课堂教学期间,结合学生护理专业理论整体学习水平,采取分项教学练习法,指导学生对妇产科护理技能进行训练,然后采取集中化练习,辅助学生完成各项操作技能。如,教师针对“产前检查”学习难点开展教学时,教师按技能操作结构,分为腹部检查视诊、腹部检查听诊、盆骨外侧量等几个分项部分进行学习。当学生掌握了各个部分的操作要点后,教师再分项对应进行练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2)教学课程的科学排列。教师开展妇产科临床护理方法前,仔细的对教材进行研读,并遵循由简单到繁琐的顺序,进行课程安排。如,教师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时,先从会阴擦洗、会阴冲洗等基础护理手法开始教学,然后是母乳喂养、宫颈上药等内容。教师的这种教学内容安排,能够让学生的初步学习期间,就体会到临床护理学习成功的喜悦,做好基础护理学部分教学,为学生后期复杂的护理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自我效能感。

(3)及时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教师为辅助学生形成自我效能感,增加学生的学习意识,也需进行课堂教学反馈。如,教师课堂教学期间,及时对学生在会阴擦洗练习中,错误的手法进行纠正,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同时,若教师发现学生课堂练习中操作较规范的,可给予口头表扬,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或者,让其在集体前操作展示,充分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练习,构建一种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教学氛围。

(4)辅助学生摆脱负面情绪。教师为充分发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需做好学生心理指导,消除学生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期间,产生的挫败感、焦虑等情绪。如,教师针对妇产科综合护理学习时,为确保综合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克服”护理操作练习中的困难;同时,通过言语鼓励,操作指导等,减少负面情绪,对学生临床学习中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临床教学学习情况。其中包括: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理论知识自我总结能力三方面评分。本次以我校自制《学生课堂学习状况评价问卷》调查结果为准,满分90分,得分与效果成正比。

观察两组学生《妇产科护理学》学科学习成绩评价。主要包括:会阴清洗、宫颈上药、母乳喂养、产前检查四部分。课程评分百分制,得分越高,评价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以SPSS22.0系统统计结果为准,t表示计量结果。当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课堂学习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学生课堂学习中,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能力、理论知识自我总结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评价与认知,是自我评价中的一部分[1]。自我效能感,能够为个人后期行为提供目标引导,在促进个人能力提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理念,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教学课堂学习中,可增加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自信心,提升专业理论操作、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较有效的促进学生提升的方法[2]。

开展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探究中,教师首先开展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分节教学,帮助学生打好专业操作的学习基础;其次,通过课堂练习指导,学生榜样示范,课程内容有简单到复杂的过渡教学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妇产科专业护理操作中的成功感,建立知识学习自信;最后,利用分组合作教学法,课堂言语鼓励法,挫败感调节指导方式,降低负面情绪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课堂学习中,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能力、理论知识自我总结能力评分;专业课程学习中,会阴清洗、宫颈上药、母乳喂养、产前检查的专业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巴艳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4):125-126+129.

[2]周晨慧,徐道华,刘琼玲,李红赞,黄娟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4):3810-3812.

论文作者:张玉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张玉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