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

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

杨晓丽[1]2009年在《中国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金是反映实物资产流动和金融资产流动的金融流量,资金流动是影响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因素,任何区域的经济运行事实上都离不开资金的参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以区域资金流动问题为切入点,无疑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资金流动的一般理论入手,从定性和实证角度对我国区域资金流动的渠道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对资金流动贡献率最大的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地区分析,由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快,利用外资引发的资金流入最多;而中部地区资金流动的渠道狭窄,财政转移支付是中部地区资金流入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资本市场资金呈现净流出,呈现负效应;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市场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较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当前,其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是财政转移支付,各种渠道的资金利用效能较低。在区域资金流动的机制分析及其模型构建中,提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水平、区域金融的发达程度、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中国区域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最为发达,是市场驱动型资金流动模式占主导;中部地区属于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型的资金流动混合模式;西部地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贡献度最大,这表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主要是依靠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属于政府主导型的资金流动。从区域资金流动的效应分析,首先,区域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资金在各地区的变化必引起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实际运行中,中国区域资金流动表现为行政机制驱动和市场机制驱动的区域资金流动,驱动机制不同,目的不同,流向也不相同,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距形成不同的影响效应。实证检验得出东部地区多样化的资金流动渠道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驱动着资金流入的进一步增多,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中部地区目前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金融发展较为落后;而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投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西部资金流动增长速度较快而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但经济增长对中西部地区资金流动的驱动效能未能体现;其次,从区域经济差距方面分析,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在逐年增大,通过泰尔指数的对比得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与中国区域资金流动的差异特征基本上相符,资金流动的区域化差异能够较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的差异。同时,中国资金流动的区域差异更主要的表现在各区域内部的差异上。因此,基于省级行政区域的研究更能够体现区域资金流动的差异化特征。在对策建议方面,提出要完善区域资金流动机制首先要不断健全资金流动渠道。完善区域资金流动机制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引导货币资金的重新配置,引导资金流动的效率;二是依靠政府的“有形之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区域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动的公平,从而做到效率与公平兼顾。同时对区域资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指出,当前伴随着资金流动过程产生的信用风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风险。最后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资金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尤其是在政策优惠终结以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是决定区域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

蔡得久[2]2000年在《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运行过程是资金流动和实物流动的统一,并且资金流动决定实物流动。因此,资金流动状况决定着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资金的配置与调控不仅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焦点。本文从资金流动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相互联系入手,以资金循环为主线,对资金流动与经济运行机制的耦合、资金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宏观资金流动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论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对全文所运用的基本概念和假设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这部分是本文的逻辑起点,后面的论述均由此逐步展开。 第二部分(第2、3、4、5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从理论上对资金流动与经济运行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第2章归纳和整理微观资金流动理论。第3章着重探讨宏观资金流动理论。第4章围绕货币、金融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分析货币、金融与通货膨胀对资金循环的影响。第5章集中探讨资金流动阻滞的原因、表现及其协调机制。 第三部分(第6、7章)对我国微观资金流动状况和宏观资金流动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一方面,是前面的理论研究在现实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对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企业高负债运行、资金流动严重阻滞的原因作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6章对改革前后我国企业资金流动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第7章则侧重分析我国宏观资金流动阻滞的原因、表现和对策。 第四部分(第8章)探讨利用资金流量表对资金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资金流动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对资金流量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所以,论文的最后一章探讨了运用资金流量表进行资金流量分析的方法以及运用资金再分配投入产出模型进行资金流量预测的方法。

马守荣[3]2014年在《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宏观金融运行的稳健性是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重要监测对象,宏观金融运行稳健与否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的健康平稳发展。宏观金融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不断,特别是近些年来频发状况,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的债务危机。这些现象表明,宏观金融运行中的异常情况有必要开展监测,以有效减少金融风险的累积,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一,在对国内外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界定宏观金融运行的相关概念,分析金融机构部门内部、金融系统、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间的资金流动关系,分层次论述宏观金融运行功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定义金融运行异常的概念,并确定其统计标准、构建其基于资金流的金融运行异常统计监测框架体系。第二,对已有金融运行异常监测方法及测量模型进行全面比较,从金融机构部门和金融系统运行以及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运行的关联性3个方面初选金融运行异常统计监测指标,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监测指标进一步筛选。第三,利用单指标和多指标异常点检测方法对金融机构部门运行的异常进行统计监测。选取反映流动性、信用违约、市场适应性和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境内外资金融机构运行的指标,利用联合估计法对反映金融机构部门运行的单个指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指标异常监测;在指标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多指标异常监测。测算结果显示:重大事件对金融机构部门运行的冲击而产生的异常种类有所差异,其中,存款性金融机构运行异常与监管改革具有耦合性,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运行异常与其自身业务有较强的关联性。此外,在各单独指标所反映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成分分析法监测到的异常点与重大金融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金融机构部门整体运行异常出现频率较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更高。第四,将金融系统运行异常情况分为结构性异常和周期协动性异常两个方面,利用2002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数据,分别采用联合估计法和谱分析法对此两方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基础货币结构变化主要与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密切相关,广义货币M2结构变化主要与银行的存款利率紧密相关,而国内信贷结构变化主要是受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影响。此外,基础货币与M2和国内信贷间均存在周期协动性,且表现在主周期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货币创造过程较为稳定,不存在周期协动性异常。第五,基于资金流对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进行关联性异常监测,将其分为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各子部门间、总体间的关联性异常两个方面,分别研究两者间的关联性是否产生异常,并通过DCC-GARCH模型测算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各子部门间的动态相关系数、SDS模型测算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总体间的协调度,以此反映金融机构部门对实体经济服务功能的运行状况。结果显示,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各子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异常出现较少,说明资金在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各子部门间的流动较为顺畅;但是从实体经济总体运行来看,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异常多于正常,这说明金融机构部门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服务功能不具有协调可持续性。最后,分层次利用因子分析对中国宏观金融运行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中国目前金融运行现状,提出监测金融机构部门和金融系统运行的政策调整建议,给出基于资金流的金融机构部门与实体经济运行关联性异常的相应对策,并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

马长有[4]2005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支大林[5]2002年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推动力,不仅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到了理论支持,而且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验证。区域金融是金融发展的中观层次,区域金融成长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方面。区域金融是指一国内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样,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大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金融运行和发展本身不仅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而且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世界上区域经济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实践证明,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正在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对区域金融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相对滞后。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和实际的需要,选择了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作为论文的选题。 本文中心内容由五部分构成。 一、金融发展一般理论概述 对区域金融的研究始于对金融发展一般理论的概括和分析。麦金农和萧的金融深化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9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家将内生增长理论引进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生共长关系进行了深透的阐述。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 二、区域金融及区域金融成长 区域金融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显著区别。区域金融有其自身特点,表现为区域金融的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环境差异性等属性。区域金融成长的环境因素诠释了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背景与根源,事实上它揭示了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互动机制的作用方式。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大致平行和制约的关系,两者联系紧密。区域金融成长会加速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压抑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成长研究和探讨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的规律,反映金融结构与金融运行的空间差异和具体分布状态。区域金融成长内含于经济状态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不同的经济区域为区域金融成长提供了不同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空间;同时,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区域金融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区域金融成长从量上的扩张表现为区域资本投人的增加,从质上反映为区域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三、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对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区域金融成长理论的实证考察。现代经济中金融对经济的贡献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促迸了要素投人量的提高:(2)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幻金融业产值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在对中国金融改革实践的过程中,金融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得以充分体现。 四、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 区域金融发展的载体是区域货币资金。区域经济发展的“双二元性”使得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形成非均衡性,从而决定了区域间货币资金的流动。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是区域金融成长的重要表征与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根本途径。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资金在区域间的流向取决于各个区域投资收益的差别,资金就在投资收益的杠杆作用下从低收益区域流向高哎益区域,从而通过资金流动引导着其他要素的流动与组合c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使得资金过剩或短缺状况得到缓解,与其他要素怕技术、劳动)组合比率趋于合理,最终流出、流人方的收益都有所提高。经济均衡运行下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与经济非均衡运行下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是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两个阶段中货币资金区域流动的两种模式。 五、西部开发与金融深化 区域间货币资金不平衡是我国现阶段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从区域间资金合理流动这一角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实践表明,在我国区域金融制度由行政均衡向市场非均衡转变以及现实的非均衡的区域金融发展格局中,我国西部地区资金短缺、资金流失、资本形成困难问题尤为突出,困扰和制约着西部的发展。西部开发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鉴于资本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取决于资本产出率,而西部仅靠现有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投融资方式,很难满足西部开发大量的资本需求。为此,从金融深化的角度,从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角度,直接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资产的特征、结构和效率。拓展西部金融市场,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今后长期内的资金筹集问题,势必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切人点。

胡晓[6]2012年在《美国经济失衡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经常账户持续逆差并不断强化为主要表现的美国经济失衡,是各国政府、学者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虽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的对应策略,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对美国经济失衡的特点和本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虚拟经济的视角对美国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对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持续性、解决对策和中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问题,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重点梳理了关于美国经济失衡的相关文献,对主要的观点和结论进行了归类,同时,对虚拟经济领域内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了介绍,本章最后还对文献进行了述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第三章对美国经济失衡的特点和本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美国经济失衡具有规模持续扩大,持续时间长、汇率调节机制几乎失效、制造业贸易逆差是失衡的主要来源以及美国经济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失衡等特点。其次,美国经济失衡本质上是美国经济内部结构失衡和国际资金流动失衡。美国经济内部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失衡,是投资需求相对消费需求不足和制造业在经济中比重下降,国际资金流动失衡表现为国际资金持续流入美国;第四章分析了美国经济虚拟化的事实并对美国经济虚拟化的理论机制进行了研究,本章根据虚拟经济理论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对美国经济虚拟化进行了测度,相关核算指标体系数据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虚拟经济逐渐成为美国的核心经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机制,研究表明美元虚拟化和世界本位货币地位、促进经济增长、获取全球经济利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以及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等因素是美国经济虚拟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原因。第五章从需求结构的角度研究经济虚拟化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机制。本章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经济虚拟化对投资-消费需求的不对称影响导致经济中投资需求相对消费需求不足,由于投资需求是生产性需求,这样会导致经济长期储蓄投资失衡,对外表现为经常账户的持续逆差。利用美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虚拟化对投资没有影响,对储蓄有负向影响,说明了经济虚拟化对美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对称性影响的存在,进而导致经常账户持续巨额逆差并不断强化;第六章从生产结构的角度研究经济虚拟化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特别是制造业持续巨额贸易逆差的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的资源转移效应、支出效应和投资效应的综合影响可能导致制造业在经济中比重下降,由于对制造业的需求比较稳定,这样经济虚拟化就会导致制造业持续巨额贸易逆差。利用美国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美国经济虚拟化是制造业比重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七章从国际资金流动的角度研究经济虚拟化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机制。由于美元世界本位货币地位的存在,美国经济虚拟化改变了世界资产市场的供需结构,加剧了国际资产市场的非均衡发展,导致更多的国际资金持续流入美国,使美国资本账户出现持续顺差,导致了经常账户持续逆差的存在并不断强化。本章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利用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八章研究了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本章对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持续性、失衡的调整对策以及美国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的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经济会因为美国经济失衡面临较大的风险;美国经济失衡存在持续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美国在经济失衡中能够获取全球经济利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失衡的动力和压力,只会对经济失衡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把失衡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美国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失衡的解决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在当前美国经济失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经济面临较大的风险,需要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美国经济失衡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第九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章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为美国经济失衡提供了一个一致性的研究框架,从虚拟经济的视角为美国经济失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解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拓展,同时,本文从经济结构和国际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研究美国经常账户持续逆差问题,是对现有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和创新。

周恩源[7]2012年在《宏观流动性管理:对货币政策的替代》文中指出由于金融资产在金融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货币与产出、物价的关系变得不再稳定,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也面临诸多困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宏观流动性理论,将货币与金融资产纳入到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宏观流动性管理政策。宏观流动性的内涵在于寻找金融体系中与产出具有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并且可以通过对宏观流动性的监测和调控实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对经济运行的资金流量分析显示,融资过程中形成的资金流量一方面与产出对应,另一方面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而与信用扩张水平相对应。由于信用扩张水平作为一项金融变量满足可测性、可控性与相关性的要求,因此真正体现了宏观流动性的内涵。可以根据宏观流动性的需求函数和效用函数构造包含宏观流动性的一般均衡,从而分析宏观流动性对产出与物价的影响。宏观流动性的传导机制有物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和全要素生产率传导机制。总体而言,宏观流动性是通过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对宏观流动性的界定可以从经济整体的四大部门进行分析,分别是非金融私人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非金融私人部门宏观流动性界定为社会融资总量,金融部门宏观流动性则为金融机构总资产与产出系数的乘积,政府部门宏观流动性为政府部门净融资额,国外部门宏观流动性为国际投资净头寸的变化金额。以上四部门宏观流动性加总构成了经济整体的宏观流动性总量。货币分析是特殊的宏观流动性分析。宏观流动性分析既包括了货币资产变化引起的信用扩张水平变化,也包括了其他金融资产变化引起的信用扩张水平变化。同时宏观流动性分析通过资金流量直接与产出对应,而货币分析由于是存量分析,其与产出的对应关系需要以货币流通速度稳定为前提。因此,宏观流动性分析是涉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完整而统一的分析框架,而只有在特殊条件下货币分析才能替代宏观流动性分析。对中国宏观流动性总量以及各部门的宏观流动性的分析显示宏观流动性指标与总产出以及各部门产出之间具有稳定的相关关系。因此,不仅可以通过监测、调控宏观流动性总量来调节经济整体运行,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测、调控各部门宏观流动性来分别调节各部门经济运行。私人部门的信用扩张可分为非金融部门与金融部门两部分进行分析。非金融私人部门信用扩张水平可以由社会融资总量表示。金融部门的信用扩张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部门信用扩张导致金融业增加值的增加。这方面的影响可以从金融部门宏观流动性得到反映。二是金融部门信用扩张将同时导致其他部门信用扩张,进而造成经济波动。这方面的影响可以由非金融私人部门宏观流动性反映。三是金融部门在信用扩张的同时会导致金融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影响经济运行。在金融体系的信用扩张占据更为重要地位的背景下,金融不稳定性问题出现新的特征。通过货币分析框架来监测、调控政府购买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可行的。只有通过宏观流动性框架才能实现监测、调控政府购买,协调配合财政与货币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欧债危机的案例显示,正是由于欧元区各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缺乏统一的配合协调框架才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使用宏观流动性分析、管理框架则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国外部门宏观流动性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个部分。直接效应是指国外部门宏观流动性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净出口的变化,从而影响经济波动。间接效应是指国外部门资金流量的变化还会间接导致国内私人或政府部门宏观流动性的变化,从而间接导致经济波动。经常账户下的资金流动会直接改变国外部门宏观流动性,而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资金流动并不直接改变国外部门宏观流动性,但通过改变国内部门宏观流动性同样对整体经济形成影响。通过宏观流动性视角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解决政策的内外协调问题。宏观流动性指标可以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类。数量型指标中,宏观流动性总量和各部门宏观流动性指标应选作中间目标,而金融部门宏观流动性指标应选作监测指标。价格型指标中,基准利率应选作中间目标,而长短期国债利差、企业债国债利差等各类金融市场风险利差指标应选作监测指标。同时应当创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工具,构建宏观流动性管理框架。

连建辉[8]2007年在《商业银行制度演进的逻辑——一个基于社会资金流动视点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指明从社会资金流动视点观察,银行的经济性质是社会资金流动的管道,银行的基本功能是为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提供管道服务。商业银行制度演进的实质,是社会资金流动管道功能的发展,是对现代市场经济中资金流动新态势的真实再现。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路径,是实现从原来的国家融资工具向社会资金流动管道的转变。

朱建锋[9]2011年在《多政府财政经济行为的资金流动仿真建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社会金融系统呈现出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组织等特点。政府财政经济行为作为社会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由于复杂系统涉及的因素众多,相互关系复杂,直接用数学方法难以对这些复杂性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多主体仿真研究成为研究复杂性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采用基于Agent的计算机仿真建模方法,以政府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的多层级多部门的财政资金流动仿真模型,完善了实验室已有的金融网络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各层级、各部门的财政收支行为进行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从而达到通过模拟大量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来仿真实现宏观经济现象的目的,为进一步的多主体经济仿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与技术支持。首先,基于对财政收支理论以及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分析,本文建立了包括中央、省、县在内的三级财政体系,并对各级政府进行了部门划分,选取了和家庭、企业等主体关系最为紧密的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等三个部门作为建模对象。随后,对政府部门Agent进行了详细的事件表和规则库的设计,同时对政府部门Agent之间的资金交互行为做了分析设计,进而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政府Agent仿真模型。接着,设计了多主体仿真系统框架,对与政府部门Agent有资金交互行为的企业、家庭和银行三类Agent做了分析与设计,建立了以政府Agent资金流动为核心的多主体仿真系统模型。最后,基于Java开发语言,本文开发实现了多政府多部门的资金流动仿真平台,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实验,对政府日常经济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

孙博[10]2016年在《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子银行问题应该辨证地看待。中国金融市场并不成熟,金融垄断较为严重,长期滞后的金融环境与过多的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需求,影子银行的发展实际上是市场自发的金融创新行为。事实上,影子银行的发展也确实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了我国金融整体环境。影子银行产品的高收益拟合了高回报投资者的需求,也为居民提供了新型的资产增值渠道,最终助推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影子银行机构扩充了投融资渠道,弱化了我国的金融抑制程度,有效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活力;影子银行业务的创新加速了金融业竞争,提高了整体效率,为金融市场带来了创新;影子银行创新不断倒逼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也存在很多问题,积累了一定风险,但是瑕不掩瑜,不能因此就完全压制影子银行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现在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临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接近极限,亟需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因此,影子银行作为目前一种比较主要的金融创新形式,更要从规范、引导其合理发展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让金融市场发挥出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鼓励金融的合理创新,促进金融普惠。本文通过细致研究,明确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与规模,估算了2002年至2016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具体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及经济功能,设立分位数、VAR等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影子银行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依存以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揭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漏洞,给出了合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具体论述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用数据解读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与驱动因素。本文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是“绝大部分依附于商业银行的,存在监管缺陷的非银行信用中介体系。具有期限错配、信用错配、流动性风险转换功能,涉及监管套利”这一定义。在此基础上,采用社会融资规模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以及企业债券部分的合计值估算了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以及我国影子银行2002年以来的历年数据及结构变化。据此估算,截至2016年7月我国影子银行总规模接近38.7万亿元人民币。通过对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路径的研究发现,中国银行系统对金融发展滞后以及相对严重金融抑制的自主突破,监管套利与金融创新,及其他一些与欧美类似的共性驱动因素共同促进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这些驱动因素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第二,解析中国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总结中国影子银行的运行特征。资金的主要来源与流向显示,中国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动并不均衡。银行理财产品、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民间借贷、融资信托、信托受益权、私募股权基金、金融租赁以及其他工具的实际运行机制,显示出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特征:一是过度依存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使得金融创新流于形式,资产证券化实为表内业务表外化;二是信用转换、期限错配带来的风险累积为金融稳定带来隐患;三是投资结构不均衡,资金过度流向投机部门造成“金融空转”和严重的监管套利;四是业务以通道业务为主,与地产行业、地方政府债务过度关联,扭曲了经济结构;五是业务链条较短、业务性质较简单,资产证券化创新缺乏深度与广度。第三,深入探讨和实证检验中国影子银行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首先,利用分位数模型检验中国影子银行对利率市场化进程推动效果;其次,借用格兰杰检验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关联程度;再次,通过脉冲影响图观察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中国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子银行体系整体拓宽了投融资渠道,促进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了金融业务创新,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了中国金融环境变革并昭示我国未来金融发展方向;通过修正宏观调控方式、货币政策指标等,倒逼了我国的金融监管及政策改革。第四,合理认识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形式与传导机制。在经济新常态、新形势的结构性冲击下,市场风险可能引起行业风险,进而传导至过度集中于这些行业的影子银行体系;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或间接增加影子银行资金成本;业务创新缓慢、机构信用流失、风险控制缺失、评级机制不健全等加剧影子银行经营风险;同业业务不断扩张信用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不断暴露,信托公司的兑付风险积聚,民间借贷危机事件频发,影子银行各组成部分通过流动性转换、期限错配不断累积信用风险,可能会影响我国整体金融稳定;银行和政府的“隐性担保”行为,更放任了影子银行内部高风险业务的泛滥,使得风险由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向商业银行、政府信用甚至经济基本面传导扩散。第五,提出具体的规范与引导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建议。首先要明确目标与思路,立足中国实际,既要关注当下,也要立足长远。关注当下,要以规范各类影子银行业务、完善金融市场为有效进路,完善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构建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框架;立足长远,则要进一步引导影子银行业务规范发展,鼓励合理的金融创新,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模式,全面助推我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国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与效应研究[D]. 杨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2]. 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D]. 蔡得久. 东北财经大学. 2000

[3]. 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D]. 马守荣. 湖南大学. 2014

[4].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

[5]. 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 支大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6]. 美国经济失衡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D]. 胡晓. 南开大学. 2012

[7]. 宏观流动性管理:对货币政策的替代[D]. 周恩源. 浙江大学. 2012

[8]. 商业银行制度演进的逻辑——一个基于社会资金流动视点的分析框架[J]. 连建辉.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

[9]. 多政府财政经济行为的资金流动仿真建模与实现[D]. 朱建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0].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D]. 孙博. 吉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