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路看今昔论文

乡间小路看今昔

文|唐 超

我的家乡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登特科村,村庄位于嫩江岸边,四周被绵延起伏的青山和清澈如镜的绿水环绕。一直以来,这里降雨频繁,一到下雨天,道路便泥泞不堪,村民出行成了难题。不过,前几天我与母亲通电话,闲聊中得知老家的路变了模样。

母亲兴奋地告诉我,现在,村里面每条土路都硬化成了水泥路,街道旁还安装了路灯,村子附近的“111线国道”即将变成高速公路。不仅如此,村中央建起了几千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广场、篮球场以及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的活动室,就连厕所也告别了“脏乱臭”,面目一新,被村民纷纷“点赞”。此时我才意识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就跟我说过,村里的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虽是玩笑,话却不假。由于路坑坑洼洼,都是沙石和泥土,晴天尘土弥漫,住在附近的村民可遭了殃,扬尘不断飘进家里。雨天路面坑洼,脏水四溅,惹得过往的车辆和村民怨声载道。再加上疏于管理,路边的家家户户门口堆满柴火垃圾,把原本就狭窄的小路堵得更不通畅。

登特科村是呼伦贝尔市最大的行政村,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到了收割时节,农用车上装满沉甸甸的粮食,限制了车子的灵活度,再加上路面崎岖不平,每每路过泥坑车上满满当当的庄稼都要晃上几晃,十分惊险。一旦车陷入泥坑,车轮卯起劲来转也于事无补,除了溅出几点泥巴,车只是老老实实地原地打转,甚至越陷越深。人们不得不依靠“车拉车”的笨方法,再加上三四个小伙子用力推车。这样的日子久了,各家农用车工具箱里都放着一捆粗绳子,生怕自己哪天也落了坑。如果遇上连续的阴雨天,本应收好的庄稼要拖上好几天,耗费了人力不说,还耽误收割进度。这条不起眼的小路,像是农忙时的“蜀道”,让村民有苦说不出。

微课是依据教学和学习理论,以短小精致的学科教学视频为载体,以单一知识点为内容、能应用于多种学习方式的,易于传播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1]。微课具有诸多优点,时间短、内容精、主题明确、易传播、反馈性强等[2],获得了教育界的极大肯定与推广。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材料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各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3]。然而,就目前材料实验教学现状来说,教学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长期以来,登特科村经济发展落后,与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现在,村民不用出一分钱,宽敞笔直的水泥路就直通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出行以及农产品运输,为农民增收开了个好头,也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而路修好以后,母亲回老家的次数更频繁了。

乡村修路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儿,但却是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的好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起初我认为这些离我们太遥远,直到真真切切的变化出现在我身边,我才发现美丽乡村的福音早已吹到了内蒙古大地的每个角落。

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推出以来发展迅速,由于其阅读的便利性、推送的实时性、建设的多元性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非常热衷的一种信息传输模式。其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数量已经累计2 000多万个,而且仍处于迅速扩展阶段。随着微信服务号、订阅号接口功能日益完善强大,各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和业务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从泥路、沙石路到硬质路面,村民脚下的路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宽广。道路的变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人们生活质变的象征。今日的登特科村早已褪去了旧时面貌,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的绿树映衬着笔直宽广的街道,活动室里聚集了大批村民锻炼健身,村民在活动广场兴致勃勃地跳起广场舞……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如画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跟随着时代的脚步,登特科村正一步步向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奋勇前行。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责任编辑/王英楠)

标签:;  ;  ;  ;  

乡间小路看今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