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论文_杨淼慧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论文_杨淼慧

摘要:古诗歌赏析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关键内容,对古诗歌的考察基本上是以古诗词鉴赏作为主要的考察。但是在古诗歌赏析过程中,经常有同学会出现一些对诗词概念上的理解错误,从而导致在古诗歌鉴赏过程中出现了丢分的现象。但是通过对古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掌握后,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的发生。本文简述了通过诗眼、背景、意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对古诗的鉴赏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方法

前言:在高中的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并能够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性进行掌握,从不同角度进行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发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考试中的语文成绩能够进一步提升。为使高中生能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对古代诗歌更好的进行鉴赏,本文就以下方面进行诗歌鉴赏的方法分析。

一 通过诗眼进行古诗赏析

古诗的诗眼是指一首诗中能够体现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并能够对整首诗歌进行概括的词语。通过对古诗的诗眼进行掌握,可以使同学通过古代诗歌的具体内容感受到诗人所想表达的具体思想和情感,从而掌握诗歌的主旨,进行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赏析。在对古诗的诗眼进行赏析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对这个词语的本意和在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意进行赏析,并且要对其词性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阐述。其次,要通过古诗诗眼的掌握,进行对诗眼在诗歌语境中其所表达的出的实际效果进行赏析,并且要通过诗歌的主旨进行对其在情感表达方面的效果进行概括。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问”就是这首诗歌的诗眼,在对其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苏轼的豪放性格,通过这一“问”,体现出整首诗的具体感情,并体现出了本诗的主旨,也就是对朝政和江湖的释怀及感慨[1]。

二 通过诗歌的背景进行古诗赏析

诗歌的背景,也就是诗人所处的政治文化时代以及个人的人生经理。在对古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借助诗歌的背景来进行对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对诗歌进行理解和掌握。如对杜甫的《登楼》进行赏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可以通过其生活的背景是唐朝逐渐衰落的时期,并且经过安史之乱,生活比较困苦。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唐朝因为逐渐衰落,并且动荡不堪,因此而伤心感叹。但是杜甫还是想为国效力,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的典故,体现出了自己的抱负和气概。并且对诗人的情感和风格进行了体现。通过运用诗歌的背景对诗歌进行赏析,可以较好的掌握诗歌中的具体情感和诗人的思想[2]。

三 通过诗歌的意象进行古诗赏析

古代诗歌的意象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是一种情感的铺垫进而体现出诗歌的意境。意象是诗人通过客观的物象进行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诗歌的意象进行对古代诗歌的赏析,从中发现诗歌所包含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情感。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赏析时,要从诗人运用“明月”、“天涯”等意象来表达自身对亲人的思想念之情,并通过“烛火”、“披衣”来进一步对亲人思念之情的体现进行鉴赏。并且从诗歌中体现出的愁思,和具体的荒凉意境进行分析,从而对这首诗歌进行鉴赏。再如刘长卿的《余干旅舍》进行赏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霜叶”、“古城”、“独鸟”等意象进行分析,从中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内心较为孤寂但是思想的情感表达,并通过其中所描述的意境中,领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除了这种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外,还有一些表达自身特点的古诗,如李白的《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大鹏”就能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形象的表达,从中体现出了李白在青年时的气势和胆量,并对当时的不甘落后、不畏权贵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表达。

四 通过修辞手法进行古诗的赏析

古代诗歌中经常用的很多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借代、夸张、对偶等。在对苏轼的《江上看山》“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的鉴赏过程中,需要对其修辞手法进行分析,这首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群山比喻为马群,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群山环绕之境,并在诗歌最后一句中将飞鸟比喻为孤帆,从中体现出了船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就运用了修辞的手法,通过颜色来代替相应的叶和花,描写粗了叶生长的繁茂和花随着时间出现的凋零。从中体现出了诗人孤苦凄凉之情。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方法。通过“三万里”、“五千仞”这种夸张描写,从中感受到了陆游对国家的热爱,并且通过夸张的手法在下面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中体现出其对难民的同情,并将这种情感通过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的非常形象和具体。

五 通过表现方法进行古诗的赏析

在对古诗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表现手法进行鉴赏。首先要对一首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叙述,比如、白描、烘托、动静结合等。并对表现手法在诗歌中所能达到的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其表现手法来对古诗歌的创作者,也就是诗人进行创作情感的描绘,如凄凉、愤懑、愉悦等。通过这种对古诗歌鉴赏中运用表现手法进行对其分析的题目,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解读并合理的赏析。《悯农》就是利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来进行的创作,利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了农民在耕种时的辛苦。王昌龄的《送魏二》中“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中就是运用了动静结合中的虚实结合进行创作。通过前两句中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动作为实景,而后两句通过回忆来描绘了一个虚化的长夜漫漫,独自孤寂的场景。通过这种写法可以看出这首诗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提到的只是一些高中语文学习过程对古诗鉴赏的一般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同学的诗歌鉴赏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这些鉴赏方法进行有效的利用,就会使同学对诗歌鉴赏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伟. 古代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的分析[J]. 新课程(下),2016,(08):94-95.

[2] 黄云德. 高考诗歌鉴赏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7,(03):34.

论文作者:杨淼慧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论文_杨淼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