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论文_王晴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论文_王晴

王晴(内蒙古包头市一机一中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04-02

上世纪30年代, 叶圣陶先生提到:“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同。”[1]阅读与写作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力,相辅相成,始终是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为“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2],是对教学方向的说明与指引,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完善。而读写结合作为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的实践方法,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本文以借鉴为方式,以学习为目的,结合《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实例,谈谈对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思考。

一、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

“写作基于阅读。” [3]回顾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古代并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除启蒙时期的识字教材外,阅读教材才是日后教与学的重点。学生虽然没有在书本上明确学习到写作的方法,但是通过大量而反复地阅读、记诵四书五经等文献,确实可以潜移默化地领悟并掌握到写作的规范与要领,这个过程就是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思想的成功实践。在之后的发展与改革中,出现过阅读与写作教材的分编,也有以阅读为主、兼顾写作的综合型语文教材。总之阅读与写作始终是不可分割、相互结合的。

二、读写结合的相关实践

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主题式仍旧是语文课堂组织材料的基本原则,而课堂操作则始终围绕阅读与写作展开。具体来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而我们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等篇目进行梳理整合之后,可以开展题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专题教学,具体安排为四部分内容,共八课时。分别是《诗经》——中国诗词的源头,《楚辞》——浪漫主义诗歌先驱,汉乐府诗歌——朴实无华的人性之美,魏晋诗歌——乱世中的文人情怀。《归园田居(其一)》作为魏晋诗歌的的代表,安排在第4课时。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堂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落实“读”,让学生重视从文本出发,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拿《归园田居(其一)》为例,学生初中已经学过陶渊明的作品,对其人其文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就这首诗而言,先让学生在阅读当中寻找诗眼,之后抓住诗眼“归”字,弄清“为何而归”、“归向何处”、“此处如何”等几个重要问题,对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即深入体会陶渊明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理想追求以及初步掌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共分为四部分,即复习导入、品读诗歌、感悟诗眼、交流写作,将读写思想贯穿始终。就学生的现有水平来看,让他们主动思考品味鉴赏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需要设计问题,布置任务,将“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贯穿到诗歌教学中。问题设计在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既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思考,又不能把他们的思维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所以教师的问题设计既不能大而无当,又不能过于琐碎。而写的环节则主要包括课前于文有感,随笔写;课上圈点勾画,批注写;课后表达交流,尽情写。

在复习导入部分,以联想为主,回顾之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同时引用叶嘉莹先生的评论,用“质朴背后的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奠定学生对陶渊明精神本质的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部分为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内容,以阅读为基础,辅以批注。在教师正音范读后,学生以自读及齐读的形式,在小组范围内,掌握诗意,抓住诗眼,以批注的形式记录小组意见。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田园是真实存在还是又一个精神世界的“桃花源”,通过这样的反馈与评价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三部分深入探讨诗眼“归”字深意,这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以批注的形式,把阅读感受转化积累为写作素材。从“归向何处”、“此处如何”以及“为何而归”三方面展开。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具体体现在通过阅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发现和对描述性语言的注意,还有对生活中常见素材的挖掘,为自己的写作积累选材和写法上的经验。而对深意的探讨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比如谈谈是否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田园,进而引入《五柳先生传》及《乞食》,探讨陶渊明当时的生活是否真的有如诗歌描写般美好。再充实写作背景,对比《杂诗(其五)》进一步思考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归纳陶渊明的人格特点,给予学生情感态度的指引。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总结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要求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如钟嵘《诗品》中的评论以及元好问的《论诗三十四首(其四)》等,并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开展交流与写作练习,设题如下:

“陶渊明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他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因之,他的生活也像他的诗一般那么自然而冲和。”[4]这是林语堂先生对陶渊明的评价。

“如果再放宽视野,引出另一个异类,那么就会发现,连曹操、诸葛亮与魏晋名士之间也有共同之处了。例如,他们都名重一时,他们都意气高扬,他们都喜欢扎堆……而我们要引出的异类正相反,鄙弃功名,追求无为,固守孤独。他,就是陶渊明。”[5]这是余秋雨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里的话。

在阅读上面两则材料的基础上,第1题“结合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写写自己的认识。”第2题“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最终选择归隐。你觉得陶渊明的选择正确吗?如果你觉得不正确,那么你能为他提供怎样的建议?或者说他还可以作出怎样的选择?”

以下是学生作业片段:

我认为,陶渊明是个自私的人。他空有报国之心,但胸无报国之志。宁愿回乡忍受贫穷饥饿,寻求自己精神上的解脱,也不愿承受官场与国计民生的重担,他甚至还没有屈原有勇气,屈原也看到了现实的丑恶,可是他还在奋力抗争。如果人人都像陶渊明,报国无门就归隐田园,偏安一隅,那国家岂不无人治理,江山社稷还不沦落衰败?就算不以今天的视角来审视陶渊明,按照古人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陶渊明做到了修身,齐家也勉勉强强,那么治国和平天下,他实在谈不上有所作为。

——高一5班 靳文泽

其实选择就意味着放弃,陶渊明选择了放弃年轻时的志向,但是他收获了田园闲适。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坚贞不二,为国捐躯,设身处地地为陶渊明想一想,归隐田园是他最好的选择。就算继续在宦海浮沉,不见得能多么有利于国计民生,反而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一种过于残忍的伤害。

——高一5班 贾泽欣

以上两名学生的语文学科期中考试成绩均处于普通班的中等水平,习惯背诵范文应对考试,课堂上也没有突出的表现。但是从他们的作业可以看出,通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及批注鉴赏,在思考的深度、素材的提取及语言的选择方面,都是有所提高的。

当然,实践与探索才刚刚开始,本文只是阶段性的小结,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理论学习都要求进一步地充实与提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细节,也需要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上的指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91.

论文作者:王晴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论文_王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