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次+四模块”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论文_张钦衡

“四层次+四模块”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论文_张钦衡

张钦衡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省德州市 253034

摘要:本文的研究是明确“四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提出“四层次+四模块”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此达到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水平的目的。本文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以及实例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以及对具体实例的分析,为文章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得知,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的改革水平可以从实现课堂实验模块、实现综合设计模块、实现科技创新模块、实现工程实践模块四个模块入手。通过对“四层次+四模块”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四层次;四模块;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

前言:现代科学及工程的发展迅速,因此对电气自动化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变得极高,这就要求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模式还普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上,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人才的要求。只有构建“四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对提高电气自动化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电气自动化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为核心目标。为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教学成果,高校应首先转变实践教学理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该校确立“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核心,能力、知识、素质全面发展”的实践教学理念,对学生的理论联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1]。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整理分析,全面整合教学资源,将原有的分散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再进行集成,进而设计出“四层次+四模块”的网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前后结构衔接、层级结构分明、整体教学科学合理。

二、“四层次+四模块”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实验模块

实践教学的基础模块是课堂实验模块,同时课堂实验也是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课堂实验模块主要包括基础演示实验、综合性专业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基础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养成规范实验的习惯,同时学会科学使用各种电气设备。综合性专业实验是通过对综合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型实验,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目的。专业设计性实验主要对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进行着重培养。

(二)综合设计模块

综合设计模块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独立实验、开放性自主实验、课程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独立实验的内容是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整个部分课堂实验的内容,构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实验课程,如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验中,将电气设备的种类、安装调试、设备操作、运行数据分析、设备检修、一般工程设计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相关的内容串连在一起,使学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方面的知识掌握更加系统化、具象化,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电气自动化工程整合了自动控制原理、电工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的实验,设置电气自动化安装调试及运行数据分析的实验。开放性自主实验具体指的是将实验的时间、空间、管理与部分实验内容开放,通过利用实验室现有的管理技术、仪器设备、师资力量、实验环境等资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此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进行着重培养。课程设计环节是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计环节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电气自动化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科技创新模块

科技创新模块具体包括科研练习、创新实验、科技竞赛、专业设计共四个方面。上述的课堂实验模块以及综合设计模块是较为普遍的实践训练,而科技创新模块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科研练习是从课堂讨论、热点探讨、社会调研、基地实习到最后参加科研项目,按照一套循序渐进的程序进行,已达到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并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3]。创新性实验指的是基础理论知识强、科研能力强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发组成团队,自主申报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创新思维制定科研方案、选择电气设备、设计实验步骤,再由学生自主完成科研实验,在试验完成后,学生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撰写创新科研报告。科技竞赛是让学生参加各种自动化创新设计竞赛,比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电脑机械设计等。专业设计是在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课程后,为学生安排专业综合设计,训练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四)工程实践模块

通过课堂实验模块、综合设计模块、科技创新模块三个模块的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地提高。而在工程实践模块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地提高[4]。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与社会企业接轨,从实习中获得更加直观的实践经验,在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中获得基本的实践生产操作流程以及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处理办法,实现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结论:本文的研究是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自身发展的需求,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模块:课堂实验模块、综合设计模块、科技创新模块、工程实践模块。培养电气自动化人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并为社会不断输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学习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2015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四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5644

参考文献:

[1]赵杰.电气自动化一体化教学初探[J].职业,2017,11(31):88-89.

[2]张芮,高彦婷,汪精海,等.“四层次、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建设——以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5):115-121.

[3]孙吴松.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南方农机,2017,48(06):185.

[4]马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7,15(03):150-151.

论文作者:张钦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四层次+四模块”教学模式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论文_张钦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