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初探论文_谢飞娥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初探论文_谢飞娥

广东省兴宁市华侨中学 广东 梅州 514500

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从初中实际教学来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环节。因此,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如下几点可行性措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不好文言文,极大部分是因为文言文的理解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激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生动直观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文言文所处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同时还可以还原历史场景,加深学生的记忆。

在教《狼》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屠夫”,一组扮演“狼”,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对话,还原课文中“杀狼”的过程,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狼和屠夫的神态、表情以及心理活动等进行适当地加工再表演,体现狼的“奸诈、狡猾”、屠夫的机智、勇敢。在表演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热情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经过讨论,学生从中明白了: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更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被充分激发起来了。

二、加强朗读,以读促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言文只有会读了,读好了,才算理解了,才能背下来,所以,文言文教学“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课堂上用了充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朗读。

在引导朗读时,首先要强调读准字音,即应按现代汉语字典标准音来读。此外,应特别注意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异读:1.破音异读。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的“食”应读为“shí”、“石”应读为“dàn”;2.通假字异读。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应读为“yuè”,通“悦”;3.古音异读。如:可汗问所欲中的“可汗”应读为“kè hán”。

其次要强调节奏,即在学生读通的情况下,划分朗读节奏,引导学生读顺、读流畅。如《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这一句偏长,帮助学生正确划分节奏,“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再结合注释,句子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还要强调读出语感,即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气势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语气与思想内容相适应。如:《孙权劝学》是一篇劝诫人们要多读书、多学习的文章,情节简单,通篇以人物对话为主。孙权在劝吕蒙读书时,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不可不”这个双重否定的出现,语气强硬,所以应读出孙权态度的坚决,也表现出他身为君主的地位。而鲁肃和吕蒙是同僚,他称赞吕蒙说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答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些句子便可以读的轻松一些。课堂上,我让每组各推选三位同学来表演文中对话,情境再现,再选出表演得最惟妙惟肖的同学进行表扬,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借此加深学生对人物个性的把握。学生不仅收获了笑声而且还收获了知识。

三、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进一步探究,并能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使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上升为能力。比较阅读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用现代文和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记承天寺夜游》时,刚好在第一单元学了现代文游记,我便让学生将这篇文章和现代游记进行比较,再根据现代游记的特点学习这篇文章,同学们很容易就找出了游踪,明确了第一段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交代了小石潭的发现过程。接着引导学生找出小石潭的特点,再让学生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深入探求作者的思想境界。课文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的理解分析,去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四、体验实践,融会贯通

体验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核心特征,离开体验就不会有真的阅读产生。常见的体验可分为言语体验和生活体验。言语体验是以生动丰富、形象可感的言语,营造出特定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言语所构建的世界里畅快地游走;而生活体验则是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体验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感悟融合起来,形成新的体验。

如《岳阳楼记》的第4段,作者描绘的是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了活力。这时可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主角,在这湖光春色中游览,感受其韵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进而体会“登斯楼也”的心境已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在教学时使用此法,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兴趣高涨。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教师着力加强自身文言文的素养,切实提高文言文欣赏品味水平,同时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定能不断地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

论文作者:谢飞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初探论文_谢飞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