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生本课堂初探论文_徐静丹

写作生本课堂初探论文_徐静丹

摘要:本文着力了分析当下语文写作教学高耗低效、师生俱怕的现状与原因,提出构建写作生本课堂的理念,并以具体案例探讨关注情感体验、注重创造性表达、开发写作资源以学定教等具体策略,以期提高写作教学效度与吸引力。

关键词:生本;写作课堂;情感体验;创造性;以学定教

当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特征的“生本课堂”理念正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诸多领域都在尝试践行之。然而,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的写作教学,却鲜有变革的春风拂过,许多写作教学课堂依旧暮气沉沉,收效甚微。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写作教学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研究远没有达到整个语文教学的40%,“写作教学降到了非常次要乃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写作生本课堂的努力践行,能否给负重前行中的写作教学带来新的气象呢?以下,我们将对照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逐一举例诠释:

写作生本课堂标志之一: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因此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写作教学向“生本”靠近最大的难题。充分挖掘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能让学生在动笔写作的时候处于情动于衷、发诸于外甚至不吐不快的状态,是写作课堂关注生本的最显现特征。

“科海泛舟”专题写作,按照惯例会如此指导:上完《敬畏自然》以科技环保为主题的课文后给出 “科海泛舟”“科技是把双刃剑”之类的作文题写作成文。上交的许多作文笼统宽泛,难以入目。课文里的故事必竟与学生的生活有难以逾越的时空距离,而科技所涉宽广,让他从何下文?除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写就科幻作文之外,剩下的就只能空谈泛论了。此时,何不给学生创设一个平台,感动他们、激发他们、诱导他们书写心中真实所思所想。于是,我们有了这么一次“狠狠奢侈了一把”的经历:

三节课,围坐观看《人工智能》。影片不负众望,过程中学生微笑、惊叹、流泪、沉思,之后坦然地接受当晚练笔作业,留下了美丽的文字:

上帝在制造人类之时就给人类编入了两个程序——一个叫贪婪,一个叫自私,这两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们为什么恐慌,因为人的自私心理不容许一个和人类一样拥有情感、智慧的科技产物共同分享世界!

假如世上还有一个我,我会毛骨悚然。如果世界上有两个我,我也只能成为一个费尽心机,一个沦为牺牲品。

……

学生的见解之独到、认识之深刻、表达之精妙远远超乎我意料之外,难以忘怀之后当我们交流练笔之时,学生眼眸中的生机、饱满的热情,我们情不自禁地约定,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再好好奢侈。

写作生本课堂标志之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

“写作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学完了《傅雷家书》,学完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那为人父母殷殷的劝慰、苦心孤诣的引导让正处青春叛逆期的学生艳羡无比,受用无比。正值月考结束,学生心里有太多情绪需要表达,太多的苦闷需要宽慰。于是这样的一次写作实践便应运而生:以父母的口吻给自已写一封信。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写作实践,无论从表达的流畅和思维的深度,是以往任何一次单向的叙述式的书信体习作无没比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把长久以来希望父母体谅他们的心思,将考试失利、生活挫折招致的苦闷,将不易言表的爱情观念、怀念感恩等等话题都借父母之口,自然妥贴又颇不及待地表达出来:

那温情脉脉的语气令人动容:亲爱的女儿,妈妈从未给你写过一封信,如今拿起笔心中甚至有些忐忑,我在想,当你拿到这封信内心是紧张、是惊讶,还是欣喜?如果没错,你一定是以极其便捷的方式将它打开,然后在看完之后又默默地放进抽屉保存吧……

那无可奈何的落寞会让人心酸:看着你每个星期五放学回家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但当我的笑脸迎上你冷若冰霜的脸时,我总是觉得我们之间仿佛隔了一层透明的屏障,我努力想靠近你,却发现这屏障越来越坚固。

那发自肺腑的劝慰之语令人振奋:你说你不愿这么学习,我说你必须这样学习。劳心劳力,谁都不愿这样,可谁的生活轨迹都必须在这一条路上重合,就当作你所看的《西游记》里的西天取经之行吧,在茫茫题海中找到你的价值,书写你的价值,你最终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可见,写作课堂如果能切实关注生本,揣摩学生情感的需要,创设顺畅表达的情景,搭建合适平台,同样可以在写作中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的表达可以是非常有新意和灵活的。

写作生本课堂标志之三:以学定教、因需而教

任何课堂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写作教学亦复如是。

校一年一度的理工奖学金正在评选之中,要求候选学生将自身的经历和优势以文字稿形式成文,届时广播宣读,即时评选。然而学生的初稿如此庸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教师对于我近十年努力的肯定。这次的东海理工奖学金,我亦努力进取才艺奖项。

关于古筝,我无法准确地表达。不知从何时起,练琴跟学习一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知从何时起,若有好些日子没有碰琴,便有不自觉的不习惯油然而生;不知从何时起,再也丢不掉用汗水和泪水倾注的学琴生涯……

费心思量,决定将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这样一节写作指导课应运而生:首先交流演说稿打动人心的若干要素,明确在不夸大不虚美的基础上新颖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至关重要。然后随时现场采访参选同学,在尊重现实前提下,对文字稿进行斟酌修改。下文便是我们最终完成的修改稿节选,宣读效果非常出色,参选同学高票当选,以下为竞选稿节选:

我不知是如何走过来的,一步一步走过来

那些泥泞路上的石子和沙砾感觉还是这般清晰

那些公交车上的推攘和拥挤触还是那样真实

风太大,小小的我抵挡不住,就要被吹走

雨太大,小小的我无处躲避,就要被浇透

附在妈妈略显单薄的背上,

我努力把伞撑稳了,这样就不会淋湿

我们走得很慢很慢,慢到我以为我们一直要在风雨中走下去

可,风终是停了,雨也不下了,阳光独独洒在我的面前

在那张琴上,灿灿地生辉

琴身上雕着“梅花三弄”

我轻轻起音便是一首行云流水的傲雪梅花图

琴板上刻着“周公梦蝶”

我闭眼入梦便是一场终不会醒来的学琴生涯

琴弦上滴过的每一滴泪水

我缓缓伸手便擦掉一切不愿回想的劳苦辛酸

总而言之,当我们从一选题,二指导,三范文,四实练,然后到下一周再周而复始的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走出,能以“亲生”的姿态关爱学生情志,智慧地审视、开掘写作教学资源,灵动地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在文字的书写中自由自在地放飞,我们就离理想的写作生本课堂近一层,离高效富有魅力的语文教学近一层。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315000)

论文作者:徐静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写作生本课堂初探论文_徐静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