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王国的颠覆——论徐小斌《羽蛇》的母女关系论文_杨妍慧

女性王国的颠覆——论徐小斌《羽蛇》的母女关系论文_杨妍慧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徐小斌的《羽蛇》用冷峻的文笔建构了一部隐匿在男权社会之下的诡谲的女性历史。作品由母系家眷血缘的统摄铺展开来,其中玄溟和若木,若木和羽这两对母女是内核,不惜笔墨的展示了控制、反抗、复制、漠视、逃离与救赎的错综复杂母女关系,揭示在男权社会统治下母女关系的彻底颠覆。

关键词:徐小斌;羽蛇;母女关系

中国当代作家徐小斌一直致力于“女性世界”的书写,她1998年发表的《羽蛇》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被称为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力作。在作品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在“阴盛阳衰”的家庭中存在的两对典型母女关系。母女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女性的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当代女性文学世界的母女关系书写中,出现过三次高潮,即从“五四”时期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再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每个高潮期都有自己的显著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时期,显示了母女关系从和谐到疏离再到反叛的演变过程。”[1]《羽蛇》对母性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观和审视。

一、控制与反抗

玄溟是这个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与女儿若木既存在招架关系又存在反抗关系。玄溟的儿子因伤寒斑疹病死,而玄溟一意孤行,始终把儿子的死归因于光顾着照顾若木而忽略儿子。玄溟对若木的敌意与怨尤由此而生。冷酷无情的玄溟将女儿若木的初恋扼杀在摇篮里。以此为起点,玄溟严格束缚若木与异性的交往,达到滴水不漏的程度。29岁年龄的若木一直待字闺中,心急如焚的玄溟替女儿安排了表面幸福内在空虚的婚姻。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是无可逃避的女性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儿面对现实的方式和态度。

玄溟专政与严酷的手段给若木的精神造成严重的创伤,她总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待人,对待自己的母亲则满是狐疑与怨尤。在厨房里、饭桌上、大厅里,这样的争执每天都在呈现。这对母女原本是温雅的两个女人,却恰恰是在面对彼此的时候,展现出了自己最恶毒、粗陋的一面。玄溟与若木之间不像母女,反而像有着深仇大怨的陌生人,直到玄溟临死前,若木还因不满玄溟说绫难产却能平安出生是她的成绩,与玄溟计较,但是玄溟耳朵已聋,若木所有这些表现实则是对母亲玄溟最本质的反抗。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爱,权力就会滋长,暴力和恐怖就会接踵而来。”[2]玄溟这样的母亲,在没给女儿带来一点幸福和甜蜜的同时,也为自己徒增烦恼,中日不得安宁。玄溟的整个人生在恶毒的辱骂自己的女儿,直到怀恨而终。

二、漠视与逃离

玄溟对自己的女儿采取的是一种极度控制的方式,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既没有疼爱也没有关心,这种情感状态使得若木生活在苦海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伤痕累累的若木采取了和母亲玄溟一样的做法,对自己的女儿羽严加管控,毫不考虑女儿的感受和想法。若木不喜欢羽,可以说是憎恶至极,把她看作是自己的恶梦,甚至认为她是,因而对羽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羽的整个人生是粉碎的,她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她期望母亲的疼爱而不可得。内心急切渴望母爱而终不可得的羽蛇,在痴迷、恐惧与憎恨中选择了逃离,她不想自己像外婆、母亲等女性那样进行无知命运的考验,厌世与叛逆构成它生存的主要目的。

羽以肉体的痛苦来缓解精神痛苦的方式,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自我解脱,这一切都像是在向众人宣布她与现世的扞格难入。女性自身的焦灼和精神破碎感在种种近乎疯狂行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女性这种感情的极端化和歇斯底里,是对自己将来做母亲的一种归隐和逃难。

三、自我救赎——获取母爱的另类方式

在《羽蛇》中,母亲与女儿是一组共生共存的矛盾体,这体现在母对女的控制与女对母的反驳上,对母性神话的解构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谛视间离的母女关系进行的。羽把寻获他者之爱当成生命之柱,她怀着坚强和迷恋不停的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并通过自我救赎来获取母爱。

羽曾得到过金乌的关怀,但这种爱意随着金乌自己的寻母一举一动消失了。羽的成长遭遇了无与伦比的波折,之后,羽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羽把金乌的间离归因于自己小时候杀死弟弟,为了获得金乌的见谅,她独自一人来到西覃山金阕寺拜谒法严,在流了很多血、汗和泪之后,法严大师告知她可以赎罪了。羽带着被唤起有些卑微的自我回到家里,却发现金乌走了,羽心灵最美的幻影破灭。羽心灵深处对母亲真爱的渴求并没有消失,另外寻找母爱的步伐也没有终止,往后的生活,她仍在赎罪,继续她那苦难的人生。在这之后,无论是与安小桃的相遇还是与烛龙的相互拯救,都为实现自我真实全面的突破和救赎。

羽蛇达到自我救赎的境界,是在她做完脑胚叶切除手术、变成一个“正常人”,“尽管她的躯壳还在,但她的灵魂,她的记忆,她的心智全部消失了,消失的那么彻底。”[3]真实而真切的羽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羽蛇》这部作品中所体现的母女关系是复杂的,无论是玄溟与若木之间的控制与反抗,还是若木与羽之间的漠视与逃离,再到羽通过另类方式寻求母爱来完成自我救赎,我们清晰看到了母女之间自我复制相互依赖又彼此怀恨在心。徐小斌对母亲谱系的梳理和复杂母女关系刻画的背后,潜藏着着其对地母形象的倾覆和对女性独特命运细腻深沉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陈雪梅.从和谐到疏离与反叛——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书写的关照[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

[2]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寻找灵魂的现代人[M].王义国,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73.

[3]徐小斌.羽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405.

作者简介:杨妍慧(1991.11-),女,山东滕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论文作者:杨妍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女性王国的颠覆——论徐小斌《羽蛇》的母女关系论文_杨妍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