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全钢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应用论文_任风海

高层住宅楼全钢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应用论文_任风海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73

摘要:全钢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是在传统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全模块脚手架基础上,将架体各部分按照设计定型模数在工厂加工制作成主框架、水平桁架、钢制脚手板等再运输至现场进行快速组装的一种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该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不仅提高了传统脚手架防火功能,改良了架体的立面防护网抗衰老、防穿透性等性能;提高了施工效率、安全性能;更优化了附着式脚手架的产品外观及使用性能,实现了脚手架的实效化、节能化、工具化及标准化。

关键词:高层住宅楼;全钢集成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

本文结合北京某群体高层住宅楼集成式附着脚手架施工,涉及4栋剪力墙结构住宅,层高均为2.8m。其中3栋28层高层住宅楼,建筑高度75.48 米,单层建筑面积分别约为1133m2、563m2、563m2。1栋18层中高层住宅楼,建筑高度47.48米,单层建筑面积约为606m2。该工程采用架体高度为14m,宽度为0.6m,部分悬挑架体长度为1.9m。应用不坠落理念,每个机位保证3个独立装置,双重控制自动报警系统。

一、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设计

1.1 脚手架架体设计

脚手架架体设计包含架体支撑跨度设计、架体宽度设计、架体高度设计等。脚手架架体设计需充分考虑现场条件、荷载、结构特点等因素。架体支撑跨度应≤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应≤5.4m,架体宽度应≤1.2m。架体高度设计需根据楼层模板配置数量、层高等确定,一般情况下架体高度为4-5倍的标准层层高,同时也需考虑架体提升至层高大于标准层层高的楼层时,作业层的防护高度需满足规范要求。

1.2 附着装置平面布置设计

附着装置平面布置设计需考虑墙柱位置、塔式起重机及电梯位置、卸料平台位置等因素。附着支座一般含防倾导向装置、防坠落装置及导向座等,其中防坠装置与升降设备必须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

1.3 塔式起重机附着位置设计

脚手架在塔式起重机附着处的跨中采用独立的可拆分方式连接。架体通过塔式起重机附着时,每次只能拆除一步架,当架体通过后即恢复,恢复好后再拆除下一步架体,按此方法循环,直至通过塔式起重机附臂。

二、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

2.1 安装前准备工作

1)根据方案中先确定架体附着支座位置,在相应位置预埋穿螺杆的套管或螺杆供后期附着支座安装,在暗柱或墙的位置不便于预埋穿螺杆的套管时,可直接预埋螺杆,螺杆埋入混凝土中一端需具有抗拔构造,锚入长度需满足规范要求。 2)在架体构件进场后,需组织相关人员对架体各构件进行进场验收。

2.2 集成架体组装工艺流程

本工程架体机位间距一般为3.62m,集成架体施工进度应配合主体结构施工要求,安装平台应随结构施工至3层,安装架体预制底平台板。首先对架体竖向主框架进行拼装,其次安装每层水平桁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装架体顺序为:搭设、调整找平架→铺设和加固平台板→第一根6m竖向立杆→1-3排桁架,铺设脚手板,安装立面防护网→吊装主框架并校正并预埋安装1、2道附着支座→第二根6m竖向立杆→4-6排桁架,铺设脚手板,安装立面防护网→预埋安装3道附着支座→外排安装2m立杆,组装立面防护网→组装完成。各构件组装主要通过螺栓连接。其他单元体模块组装方式类同。

2.3 集成式附着脚手架安装

1)搭设找平架。施工至标准层后,在原来临时双排外脚手架上搭设找平架,升降架内排脚手板距结构外皮距离为425mm,架体脚手板宽度为600mm。2)组装架体。找平架搭设完成后应严格按照图纸及施工流程组装架体。严格把控支撑桁架与拟建结构之间的距离,及时跟进结构施工进度,掌握找平架距离,拉线找平划分单元。按照施工先后需要由角部处开始组装,逐个安装脚手板、立杆、内外水平桁架、导轨等。依据设计图纸单元连接搭设,并确保结构模板空间在涉及范围内。3)吊装主框架。根据设计要求将主框架与内外立杆连接件进行螺栓连接,再将主框架、吊点及立杆水平螺栓连接。临时定位固定主框架和附着支座,校正导轨主框架垂直度,并将顶板预留吊环与架体临时拉结,保证架体主框架垂直度≤30mm,顶部晃动≤50mm。4)安装固定附着支座。安装时确保主体构件脱模并达到设计强度,移动附着支座就位,安装Ø30穿墙螺杆,两侧附加100*100*10垫片,螺母紧固至外漏丝扣不得少于3扣。支座背面必须满贴结构混凝土面,并立即在支座两边打紧2个扣件,同时检查防坠装置的灵活性、可靠性,安装顶撑。5)架体分组。坚持不出现“同组不同流水段”原则,配合流水段,兼顾均衡架体工作量,可合理将架体分组,并避免出现不同组内榀数过多过少的极差。为利于施工防护,将分组缝设置在先施工流水段,并跨过后施工流水段。铺设操作面各步上,分组缝处设组间翻板,提升前翻起,到位后恢复。6)架体防护的安装。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全防护包括作业面防护、底板翻板、架体与结构间隙防护、组间防护四个部分。架体第5步与结构间设置内挑防护,以确保施工作业面安全;底板翻板设在密封板与结构楼板间隙,采用宽度200mm定型板,扣在楼板上宽度 不小于100mm,扣在墙上时以45°-60°为最佳;架体与结构间隙采用水平防护板铺装;组间防护用短管扣件连接两侧立杆,每步一道,再用密目钢板防护网封严。

2.4 验收

架体安装完成后,先由安装单位自检,自检后报验总包单位,总包单位验收合格后再由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安装单位等共同验收,并填写《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首次安装完毕及使用前检查验收表”。

三、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应用

3.1 提升

1)提升架每次提升之前必须由监理单位、总包单位、租赁及安装单位共同验收,并填写《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下降作业前检查验收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提升。2)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升降采用倒挂电动葫芦提升,并配设专用电气控制线路,该电控专用线路设有漏电保护,错断相保护,过载保护,正、反转,单独升降,整体升降和接地保护,自动控制、同步升降控制等装置,且有指示灯指示。线路绕建筑物一周架空布设在架体内。3)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提升注意事项 ①升降前必须对架体进行清扫,禁止架体上放置零星材料、机具,以免提升时发生坠落造成安全事故;②升降前应做好必需的准备工作,检查吊点、吊环、吊索情况,防坠落附墙支座情况及密封板情况等,并对使用工具、架子配件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提升;③新安装附着支座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方案设计要求,方可提升架体;

3.2使用及维护

1)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脚手架上荷载,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严禁超载使用,荷载应尽量分布均匀,避免过于集中。2)架体维护保养。为了保证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正常使用,避免事故隐患, 应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①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每次升降前,需对附着支座内的摆针及弹簧进行检查;②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维护保养,加注润滑油,检查电动葫芦自锁装置、链条情况等;③检查构件焊接情况,悬挂端下沉情况,吊挂件、钢丝绳及钢丝绳夹的松紧情况等。

3.3 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拆除

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拆除顺序一般为安装的逆过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假体垃圾清理,准备拆除→将架体内所有提升装置拆除,并吊至地面分类码放→安装起吊点→略收紧塔吊绳→拆除连接螺栓→收紧塔吊绳使下节略脱开→松开附墙支座连接→吊拆脚手板→地面上拆除,材料码放。架体拆除后各构件可运返至工厂进行破损构件的维修及保养后,即可投入下一项目使用。

结束语:

全钢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针对建筑结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工厂全部定型钢制加工,现场螺栓扣件拼装,一次安装多次使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防火性能,降低了施工投入和安全风险,提升了施工企业形象和节约环保意识。全钢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作为建筑10大新技术之一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必将得到迅速普及和优化,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六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学术期刊《房地产导刊》2016年14期.

[2]刘同照.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年6期.

[3]郭正兴.升降脚手架的型式与发展综述建筑技术,2016(9):607-608

论文作者:任风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高层住宅楼全钢集成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应用论文_任风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