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课堂——化学教学新境界论文_田海芹

绿色课堂——化学教学新境界论文_田海芹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摘要:绿色课堂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高效课堂,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创造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以改善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关键词:化学课堂;魅力;真实;绿色 绿色是最自然朴素的颜色,是生命最鲜活的色彩,是生命成长的标志,充满生机和活力,它是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象征。绿色思想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反对污染和过度开发,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谓绿色课堂是指在“绿色思想”的指导下,以人为本。从课堂的各个环节入手,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创造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以改善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一、魅力化学 近年来,化学的名声实在不大好。不断报道的是食品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瘦肉精、膨大剂、塑化剂等化学试剂以及公众“憎恨”的化肥、农药和环境污染‘使得人们对化学的误解、冷淡与隔膜越来越严重,甚至将化学与“污染”“有害”“危险”联系在一起,认为都是化学的错。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有责任弘扬化学学科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态度,并能向大众大力宣传化学的魅力。 1.化学的实用魅力。很少有人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和蔬菜增产的三分之一,很大功劳源自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如果没有它们,地球将只能承载世界目前人口的三分之二。没有化学就没有使人类疾病得以治疗的合成药物人类的寿命起码要减少一半。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没有化学,生活也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化学,会落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病无药的尴尬境地,化学学科与人类 的生存、生存品质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2.化学的历史魅力。化学家傅鹰曾对化学史的重要作用做如下概括:“化学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展示化学家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学习他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时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采用的思维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和所呈现的科学道理,从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通过学习重要化学理论发展的过程,理解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了解化学的本质,更好地领会化学思想,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经典物质合成和使用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化学的内外魅力。化学是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化学的外在魅力在于化学现象之魅力,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姿态万千,美丽的雪花,璀璨的钻石,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节日夜空五彩缤纷的焰火鲜艳夺目的霓虹灯,都是化学创造的魅力。 化学魅力不仅在其外,更深藏于内。化学原理、定律看似简单、抽象、枯燥,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碳家族结构魅力无穷,新贵石墨烯是由碳六元环组成的两维周期蜂窝状点阵结构,它可以翘曲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成一维的碳纳米管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有着许多潜在的魅力应用。 二、真实化学 目前,化学教学中非真实性化学问题(虚假化学问题)、过高的学习要求和过度的训练等现象比较严重,会误导师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人为地增加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将化学教学导向歧途。理想的化学教学应当是不断追求真实的化学情境教学,亦即探究的、实验的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的化学教学。 1.真实化学,把握知识深度和宽度。现代化学知识浩如烟海,选择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知识就至关重要,学习中学化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化学学科意识,将知识变成智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化学教师应深入钻研、领悟化学课程标准,抓住化学核心知识,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材提供的知识进行多样演绎,落实好教学起点,把握好难度标准,落脚点在“最近发展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总之,抓住最基本、最关键的知识,打牢基础最重要。 2.真实化学,注重与实际联系程度。真实性化学问题强调体现化学的真谛及其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其情境、设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能真实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独特价值。它能拉近学生与化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是学生重要的潜在动机资源。真实性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或策略更适应于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吧现在化学问题解决的学习经验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及工作中。通过真实化学问题能有效整合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发现真问题和解决真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的愉悦,学会解决化学问题的真方法,使得化学问题的本然价值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3.真实化学,增加教学与考试的关联度。当前高中教学功利性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是高中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量的训练是学生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如何把平时的练习与高考试题匹配和关联起来是有效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和编制习题时都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之中,学会从化学学科角度去思考和解决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是指设计对环境没有或只有极小副作用的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绿色化学的理想就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把污染治理转变为污染防治,从而在源头上消除化学污染。教师应将绿色化学知识自然、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绿色化学事业的发展。 1.渗透绿色化学知识。要使学生具备环保意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着重介绍绿色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温室效应、保护臭氧层、保护土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讲解绿色环保的化学产品对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健康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验等方面,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角落,让学生真正了解绿色化学,树立起绿色意识,培养学生绿色的化学观念,并且可以用绿色化学的原则去解决现在和将来的环境问题。 2.推广绿色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要贯彻绿色化学观点,尽量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如将实验尽可能微型化,微型化学实验是用微小型的仪器,尽可能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以减少试剂在器皿上的附着量,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进行实验,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实验的“三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化学实验中的具体体现。还可以转化实验废物为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另外,还可以改进实验操作规范化,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将会按要求回收垃圾,将废液倒入指定地点。做到废物利用和药品的循环使用。 3.深化绿色化学活动。开展绿色化学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如举办绿色化学知识讲座,到社区、农村、企业宣传绿色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绿色化学理念,去主动爱护环境。设计绿色化学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调查废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 绿色课堂的理念显然已经超越了我们当下对化学课堂的一般认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绿色课堂的创建,无疑还需我们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与理解就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创建绿色课堂的道路上前进。参考文献[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6期

论文作者:田海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绿色课堂——化学教学新境界论文_田海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