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下的农村地区经济贡献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基于多元回归分析论文

城市化下的农村地区经济贡献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基于多元回归分析论文

城市化下的农村地区经济贡献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

赵润楠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 农村作为被高速城市化遗忘的角落,是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根源,收入差距问题也一直被认为是农村发展的瓶颈。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收入差距和消费问题对经济的贡献与普遍认知不同,说明在新经济发展时代下,机械缩小收入差距和刺激消费已经不符合现状。转变中国农村的贫困发展模式,应该从收入差距带来的问题溯源,找到合适的经济增长点,走出发展困境,杜绝盲目的政策建设。

关键词: 农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一、引言

1.背景

中国目前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中位居前列,经济发展状况始终是处于稳定中上升的状态。城市化进程也是在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基本排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首都北京的城市化更是已经达到了80%以上。

2019 年两会,农村问题又一次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在2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到来之际,农村的发展情况与目标是否达成有重要关联。而这些贫穷的地带的形成往往被认为是收入差距造成,同时农村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也是存在的,因此有必要重视和研究收入与贫困现状的内在联系,并验证农村对经济的贡献情况。

2.研究价值及意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众所周知的情况是高水平的迅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较低的质量,这样高的城市化水平之下存在有严重的不充分和不均衡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和农民的比例并没有明显减少。这些居民可能没有耕地,没有稳定工作、只能进城务工,没有社会保障,属于“三无”农民或市民,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边缘或弱势群体。我国重视发展工业和城市化建设,因此农村及农业的发展从建国以来就稍稍滞后于工业了,加上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将收入划分较细致,而农村居民除了务农和打工外几乎没有其它工资性收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在国家给出调整政策后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大,因此亟须解决问题及收入差距的现状。

二、研究过程

1.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

从统计局数据中,农村和城市在收入和消费水平上的对比,数据时季度累计数据,无论是年初还是年末,累计只会越来越加大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和消费差距不可小觑;城乡的巨大收入差距可达2 倍之多,更严重的情况是近三年的季度数据中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对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把握没有很准确的切入农村,农村地区的收入近年来也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虽然“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点方面,但成效不是十分显著,先天性的经济差距难以轻易改变。

为了建构乡愁所传递的这4层不同涵义,诗人采用了隐喻套转喻的认知手段。这一隐转喻模式不是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的交互运行和融合,即它们“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杨波,张辉 2008:1),构成了一种嵌套方式,如图2所示。

2.回归分析经济贡献

log(GDP)=1.5210+1.6915log(cityincome)-0.2169log(cityconsum ption)-1.0755log(ruralincome)+0.7247log(ruralconsumption)

“如果你保证不让除我们之外的第三者知道这件事,并在限期内完成委托,这些钱就是你的。如果做不到,我现在就去找别人。”

“啊,海峰没跟你说?谁都知道,紫藤是蒋家的。”夏梓桑故作惊诧,掏出一个上海的户口本,接着说道:“紫藤绝对不是林志的孩子,可以到医院去鉴定。他不姓林,跟着妈妈姓紫,道理就在这里。紫藤的户口,从一出生就在上海注册了,还是海峰托我办的,你看这户口簿。”

由此可以清晰看出一些不符合常识的结论,城市收入和农村的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呈正相关;而农村收入和城市消费却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根据回归方程,其他因素不变,城市收入提高1%,GDP 提高1.6915%,而农村收入每提高1%,GDP 下降1.0755%;城市消费提高1%,GDP 下降0.2169%,而农村消费增加却可以带来0.7247%的提高,但城市消费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通过R 语言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为了减小数量单位的影响,将各数据取对数分析,不影响其因数。

由R 语言分析可看出,R 平方和调整后的R 平方都非常接近1,在无数据处理的情况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回归的拟合效果好;p-value 为1.698e-13,远远小于0.01,回归方程非常显著。

Multiple R-squared:0.9999,Adjusted R-squared:0.9998

自古以来,蓝宝石就有“帝王之石”之称。传说蓝宝石可让佩戴者免遭人妒忌,并可蒙受神灵垂爱,于是古代国王就在颈间配戴蓝宝石,作为避免受伤的强力防御物。19世纪,正是由于一颗被世人誉为“拥有它者必为王”的卡鲁大帝的护身蓝宝石,改变了拿破仑一世和爱妻约瑟芬的命运。

三、结论及对策

1.讨论

农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分散,国家对于农村地区的政策一直没有达完美的因地制宜。从回归方程中得出的结论,讨论分析:城市消费目前的状况可能是饱和,消费拉动内需的状态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而农村地区无条件缩小收入差距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不是合适的,以产业政策、精准扶贫等为特色的发展方式来促进消费更为有效,从回归方程中发现,事实上单纯缩小收入差距可能并不会对农村地区带来显著的进步。

2.对策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的民生问题,加快农村改造步伐,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调控,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平等对待同在城市化进程下的农村地区,为其与城市化协调同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对于农村地区,应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拉动内需,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更要因地制宜。

同时,农村居民也要更新观念。一是不要只消极等待和抱怨国家政策不公平,而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加之科技发展后农业的机遇更宽广,农村地区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特色农业和技术,使农村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二是进城务工的态度,虽然农民进城务工确实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但人们仍然没有平等对待这一情况,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都把进城务工作为一种低能力象征,总认为应该低人一等,国家应该整体扭转这种错误认知,进城务工后的农民可以将见识和眼界带给农村地区,促进劳动力回流也是一种带动地区发展的好方法,人们应该用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去对待。

参考文献:

[1]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47(1):54-65.

[2]赵剑治,陆铭.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9(1):363-390.

[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季度数据.

中图分类号: F124.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2-0011-01

标签:;  ;  ;  ;  

城市化下的农村地区经济贡献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基于多元回归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